看看谢维和教授的主题演讲都讲了什么—— 1.小学教育的“顶灯”理论——用“顶灯”而不是“探照灯”照亮学生的认知世界 赞科夫先生在其专著《论小学教学》中提到,小学教育是入门性的,强调的是小学生对外部社会的认识的直接的完整性。“直接的完整性”与“间接的完整性”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如果小学讲究的是“直接的完整性”,中学讲究的就是“间接的完整性”。 在小学的课堂中应该是把整个世界直接地呈现给学生,中学课程应该是间接地把整个世界呈现给学生。怎样把“直接的完整性”和“间接的完整性”关系表达出来?我们用“灯”来解释说明。 学生进入小学仿佛是走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如果作一个比喻的话,就如同从一个很光亮的地方走进一个黑洞洞的房间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用什么方式让他大胆的往前走?我们需要开灯。 这里有两种“灯”可以选择,一种是“探照灯”,一种是“顶灯”。打开“探照灯”,能把到达目标的路照得透亮;但是在这个“探照灯”没有照亮的地方,或者在探照灯灯柱外面的地方仍然是黑暗的,这黑暗里面可能藏有猫、狗,或者有不安全的因素。也就是说,尽管这个时候有一个“探照灯”,他仍然不敢往前走,因为路虽然是清晰的,但是路周围的环境是不知道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小学课程不像初中、高中那样学科分得那么细,而是需要把整体展示给学生,这时候需要的是用“顶灯”,即打开顶灯之后一下子把整个房间给照亮了。 如果小学阶段教育我们就用“探照灯”,他虽然能往前走,但是看到的世界是不完整的,而且还心有余悸;而中学阶段教育恰恰需要用“探照灯”,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特点是分科教学。这种分科教学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教育的目的最终是要把不同的学科整合起来,即为间接的完整性。 2.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知识专业化吗? 什么叫做教师的专业化?如果教师专业化只是知识的专业化,那么物理老师只要对物理学知识熟悉就可以了,就不需要师范学院了。 教师的专业化究竟体现在哪?我们这些年是不是做好了这件事?其实,知识的专业化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核心的东西。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是教师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的认识。就像恩格斯讲的,一门科学最重要的、本质的规律来自于对它研究对象的认识。我们所讲的教师专业化其实就是对学生的了解。 但我们真的研究过我们的学生吗?我们应该怎么定义学生?学生就是专门在学校学习的人吗?这是表面的定义。实际上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学生属于边际人,英文叫做“marginal person ”,即边缘人。从一个社会的外部进入到社会的中心,进入到社会主体,成为一个社会的公民,需要不断的学习社会的主流文化,这样慢慢的从边际走到中心,就是边际人。学生从不成熟状态慢慢走向成熟,他就是边际人。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要研究的是,从边际走向中心,学生会碰到什么矛盾?他有什么问题呢?我们是不是充分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呢? 例如,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需求是什么?中学生成长的最大需求是什么?我们的教育、我们提供的课程是不是满足了他生存和成长的需求?对这些需求的了解和满足就体现了我们的专业化水平。如果不能清晰地认识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大的成长需求是什么,那么提供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评价时,肯定全是一头雾水。 依据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学论的理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起与外部世界的广泛联系。因为孩子从一个小的家庭中走出来之后,接触了外部这么丰富多彩的、斑驳陆离的、新鲜奇怪的事物时,他怎么去建立起自己跟世界的联系呢?有的时候他会用自己的主观联系去代替这种客观联系,可是在真正地客观联系建立之后,他会修正自己原来的主观联系。 在小学生走出了家庭、他们不仅熟悉原来的重要他人,继而会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这个时候的主要问题在哪?他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教师又通过什么方式来帮助他们建立起与世界的良好关系呢? 老师和家长对小孩子经常做的事情是什么?是表扬、鼓励。为什么在小学阶段用如此多的正能量词语呢?因为6-12岁的儿童在建立外部联系的时候,有很多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很多让他不愉快的事情,也有很多让他不顺心的事情。表扬和鼓励是为了让他对外部世界产生信任关系。这样他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才会放心、大胆去探索外部世界,这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里教给孩子知识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他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这些知识建立与外部世界、与他人的联系,在他自己建立联系的时候,要让他感觉到外部世界、重要他人、包括他自己都是友好的,他跟人、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是安全的。这样孩子才能跟这个社会建立起来一种良好地、亲和的社会关系,才会热爱这个社会和国家。 所以,小学评价要更多的鼓励,不要苛责。孩子要跟外部的世界包括他的老师、学校建立起一种关系。尽管他在学习中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有了这种良好的关系以后,他自信了,更愿意跟这个社会打交道了,以后也就更愿意去学习了。小学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都应该帮助他和外部世界、社会、他人和他自己建立起这种非常友好的关系,一种安全关系。这就是了解学生。 中学生的成长需要跟小学生有什么区别吗?小学和中学是个连续体。小学阶段,学生建立了与外界的广泛联系。到了中学阶段,在与外部世界建立这种广泛的联系的过程中,学生随着外部不断地反馈、不断地评价,不断地对象化,会慢慢地要把自己独立出来,从“建立联系”到反过来开始思考“我自己是谁?”这用术语来说就是“自我认同”的问题。 所以说,实际上在这个阶段,从他的内心、成长需求和他的困惑来说,更多地是要回答“我是谁”,回答“我怎么来认识我自己”的问题。学校最需要支持他解决这个问题。然而现实中,中学阶段的教学以及学校提供给他们的,与学生内在需求之间并没有对应起来。高中阶段,这种“我是谁”的煎熬最严重。如果高中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就延续到大学。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调研,上大学的新生中超过50%的学生并不了解他所选择的专业,并不知道自己适合学什么,这恰恰反映了他自己的自我认同没有完成。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不纯粹是学习的原因,而是因为成长的需要、成长的烦恼没有得到一种非常好的帮助。所以说,如果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的需求,就只能说出一些空洞的、在任何场合都正确的废话。如果不了解学生,课程、教学、评价的设置就没有目的。 再从专业化方面来说,中国有句老话“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什么含义?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天赋进行教学,需要我们对学生类型有认识。我们会不会对学生进行分类?其实认识学生有很多分类方式,包括从认知、情感、思维等角度。如果不能做到这一条,谈什么了解学生。 3.结构问题解决不好的话,中国教育就不“漂亮”了 结构就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有的事物都呈现出结构,教育也是有结构的。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好的结构,这是一个很基本地看问题的视角,也是评价教育很重要的一个视角。 我在一篇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章中,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做“结构是一种质量”。怎么讲结构是一种质量,中国的大学、高等教育到底是个什么结构?什么样才是合理的?什么样才是达到了一种先进水平或高等水平?基础教育中什么样的课程结构才是一个很好的、高质量的课程体系。 我们从高等教育看起,比如中国2000多所大学中,到底多少研究型大学才是合理的。根据国际上的经验,一般来说,这种研究型大学或院校的学生在全国或一个社会的高等学校及其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6c5120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