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20年小学招生政策:2018年河南郑州市小学招生政策全解

副标题:2018年河南郑州市小学招生政策全解

时间:2022-03-31 02:28: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少儿升学# 导语】®文档大全网从郑州市教育局了解到2018年河南郑州市小学招生方案已公布,近期家长对本次招生政策也要有些疑问,为了方便家长对政策的了解,下面®文档大全网为您详尽解析一下本次郑州市小学招生工作的安排,欢迎关注。

  ★原则:免试、相对就近入学


  今年,郑州市区小学招生继续坚持义务教育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


  在招生时,坚持适龄儿童随父母生活的原则,坚持以适龄儿童随父母生活家庭实际住址为准的原则,坚持户籍与父母生活家庭实际住址一致的原则。父母不在本市生活的随监护人。


  ★保证年满6周岁4个月的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今年,郑州市区小学招生时,各区教体局结合各自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小学入学政策,根据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教育资源承载量等情况研究确定各小学的入学年龄,并将招生意见报郑州市教育局备案。


  目前,郑州市内九区在制定各小学的入学年龄时不尽相同,但是都要保证年满6周岁4个月的适龄儿童全部入学。航空港区则是保证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报名需要准备这些证件


  根据郑州市教育局的规定,具有郑州市区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报名时须持户口簿、房屋所有权证、父母身份证、《计划免疫保偿证》或《预防接种卡》,到规定学校履行报名手续。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须持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计划免疫保偿证》或《预防接种卡》,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指定的报名点报名,经审查同意,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


  温馨提醒:请家长完善《计划免疫保偿证》或《预防接种卡》的手续。


  ★“全覆盖、零拒绝”,安置好残疾儿童入学


  郑州市内各区、各小学在组织适龄儿童入学时,做到“全覆盖、零拒绝”,做好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安置工作,尤其要做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


  同时,各区教育局还将进一步做好资源教室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引进,积极推进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


  ★控制班额,原则上每班不超过45人


  2018年秋季入学,郑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小学继续实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


  严格控制存在大班额、超大校额学校的招生计划;严格控制一年级的班额,确保超大班额零增量,大班额数量明显下降。


  各类小学要严格控制班额,原则上每班不超过45人。特殊地段,因生源较多,确需突破规定班额的必须报区教育局批准。


  ★小学招生“红线”不能碰


  根据郑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小学在招生时,必须坚持义务教育“免试、相对就近入学”及“平等受教育”的原则。


  小学招生一律不准接收“择校生”,不准以考试或测试方式选拔录取学生;不准擅自提前招生;不准利用招生违规收费,不准擅自在学校招生计划外招生。


  未经省教育厅批准,任何小学不得以特长生或实验班的名义招收学生。各小学一律不准办学前班。


  民办小学要依法按计划招生;不得随意扩大招生范围和招生规模;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文化课考试;招生广告必须实事求是,符合有关教育法规和招生政策。


  ★做好“入学”的第一堂课


  适龄儿童入学是一项教育活动,是小学阶段生活的第一堂课。郑州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各区、各学校要站在育人的层面上设计和实施好这项教育活动。


  首先,要树立课程意识。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适龄儿童入学是一门课程,学校要精心设计和实施好入学课程,落实课程育人。


  其次,要树立服务意识。学校和教师是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服务的,学校要站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层面上思考与实践,为适龄儿童提供优质的入学服务,落实服务育人。


  第三,要树立分享意识。每一个孩子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和无限的期待跨入校门,教师要分享孩子的喜悦,分享孩子的幸福,落实分享育人。让孩子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上学。


2018年河南郑州市小学招生政策全解.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03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