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童谣教案范例大全2022【五篇】

时间:2022-05-28 05:40: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亲子教育# 导语】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以下是由®文档大全网为您带来的《幼儿童谣教案范例大全2022【五篇】》,供您品鉴。

1.幼儿童谣教案范例大全2022


  活动目标:

  1、通过朗读、吟唱溧阳童谣,让孩子感受到溧阳人专属童谣优美的韵律和独特回忆。

  2、在学习中帮助孩子积累溧阳方言,并进一步了解溧阳文化。

  活动准备:

  1、会说溧阳方言。

  2、溧阳民谣若干首。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讨论交流:你会说溧阳话吗?

  我们来玩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吧!

  归纳小结:溧阳话是我们溧阳地区的方言,是我们的家乡话。

  二、学习溧阳民谣,感知溧阳民谣的独特魅力。

  1、交流互动:谁会念民谣《炒蚕豆炒黄豆》?用溧阳话怎么念呢?

  2、游戏互动:这首民谣还可以玩游戏呢?你玩过吗,怎么玩?我们一起来边念边玩吧!

  3、学习民谣:《牵磨拉磨》

  (1)教师朗诵民谣,幼儿讨论理解其含义。

  (2)幼儿学念民谣。

  (3)介绍玩法,边念边游戏

  4、欣赏交流:教师朗读其他溧阳民谣,幼儿交流讨论。

  三、拓展积累。

  交流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溧阳童谣吗?

  溧阳民谣是我们溧阳人的回忆,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还知道更多的溧阳民谣,你们去学一学,玩一玩,下次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2.幼儿童谣教案范例大全2022


  教学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朗读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奏美。

  2、体验朗读童谣的乐趣。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朗诵童谣

  教学难点:

  感受儿歌的节奏美,体验朗读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第7页、小鼓

  教学过程:

  一、游戏“数一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敲鼓,幼儿听鼓声数数。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拍手数数。

  3、幼儿数一数自己的手指。

  二、完整地欣赏童谣。

  1、教师先介绍童谣名称再朗诵。

  提问:儿歌里面有那些动物?

  2、分析儿谣内容

  提问:

  小朋友们要上山做什么?(打老虎)

  后来看到谁了?(松鼠)

  松鼠在哪里?(边指图边说松树在这里)

  松鼠有几只?(一、二、三、四、五,有五只松鼠。)

  三、学念童谣。

  1、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朗读童谣。

  2、教师敲鼓,幼儿跟着鼓声朗读童谣。

  3、幼儿轮换动作(拍手、拍腿、跺脚)

  4、集体朗读童谣。

  四、表演童谣,有耳边念童谣表做动作。

3.幼儿童谣教案范例大全2022


  活动目标:

  1.学习童谣,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进行创编。

  2.感受剪纸的乐趣,愿意尝试剪纸。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过剪纸作品。

  2.剪纸材料(剪刀、彩色纸等)。

  3.邀请大班幼儿进行剪纸表演。

  活动过程:

  1.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剪纸表演。

  导入语:哥哥、姐姐在干什么?怎么剪的?剪的是什么?

  2.学习童谣,感受剪纸活动的乐趣。

  (1)欣赏童谣,理解童谣内容。

  (2)学习朗诵童谣,感受剪纸活动的乐趣。

  3.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进行创编活动。

  导入语:小剪刀还能剪出什么好玩的东西呢?

  4.尝试剪纸,产生对剪纸活动的兴趣。

4.幼儿童谣教案范例大全2022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中尾巴的区别,进一步理解童谣的内容。

  2、根据问题与图片提供的线索,学习童谣。

  3、积极地与同伴合作进行问答。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活动兴趣。

  观察第一组动物图片(鸭子、公鸡、松鼠)

  导入语:你们看,谁来了?

  二、观察尾巴的特征,学习第一段童谣。

  1、观察这三只动物尾巴的特征。

  导入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根据老师的提问完整回答。

  导入语: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3、完整朗诵童谣第一段。

  三、迁移第一段经验,创编第二段童谣。

  1、观察第二组动物图片(猴子、兔子、孑L雀),了解尾巴的特点,激发创编第二段童谣的兴趣。

  导入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2、自由创编童谣第二段。

  3、集体交流。

  四、用多种形式完整朗诵问答式童谣,感受问答式童谣的特点(问、答)。

  导入语:这首童谣还可以怎么念?(分组问、答等。)

  五、拓展经验,激发进一步创编愿望。

  导入语:除了问小动物的尾巴,还可以问什么呢?

  尾巴歌:

  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鸭子尾巴扁,公鸡尾巴弯,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什么尾巴长?什么尾巴短?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扇?

  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

  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扇。

5.幼儿童谣教案范例大全202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看戏活动,学习有表情有节奏的表演童谣。

  2、能根据童谣句式,替换“你”“我”,尝试仿边编童谣第三句。

  3、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背景、木头房子、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一、过游戏情节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要带你们去姥姥,我们一起开着火车出发吧!

  师一边开火车一边说“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放开火车的音乐

  来到姥姥的门口,师:“姥姥的家到了,我们敲敲门看看姥姥在不在家?”

  师敲门,姥姥说“谁呀?”师与幼儿一起回答:“姥姥你好,我们是小(1)班的小朋友,我们要来你家门口看表演!”

  姥姥:“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来我家门口看表演!,表演快开始了,请你们保持安静,去屋前的空地上坐下来。”

  二、欣赏情景剧。(放喜庆音乐

  师:“现在小演员就要给我们表演了,我们欢迎她们上场。”完整的看一遍拉大锯。

  师:“刚才这两个姐姐的表演真不错,她们边表演边说了些什么呀?”

  幼儿学说童谣《拉大锯》

  三、学习表演

  再次表演,提出要求:她们在表演的时候手、脚是怎么样的?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集体学习表演)

  四、表演童谣“拉大锯”

  师:“我们都学会了这个游戏,现在可以找个好朋友一起玩了。”

  幼儿自由组合玩游戏2—3遍。

  五、引导幼儿根据童谣句式,替换“你”、“我”,尝试纺编童谣第三句。

  师:“我们刚才一起看了大戏,还玩了“拉大锯”的游戏,那么除了你也去,我也去,还可以请谁去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幼儿根据创编的童谣表演。

  六、结束活动

  师:我们请了那么多人去,也请后面的客人老师一起去吧。

  附童谣: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门前看大戏。

  你也去,我也去,

  大家一起去看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0g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