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500字作文小学-小学清明节作文300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副标题:小学清明节作文300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时间:2024-09-30 02:04: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清明节# 导语】清明也会有雨,是飘下着心中无限的哀泣。清明也会有风,吹拂着那浓浓的悲情。下面©文档大全网就给大家分享下小学清明节作文300字,欢迎阅读!




  【篇一】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每年的四月五号前后,是中国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一大早,老爸就拽起睡梦中的我上了汽车,老妈早已在车里等候,七袋八袋的祭祖物品塞满了后备箱。老爸驾驶着汽车在通往乡下老家的公路上匀速前进。东边的太阳已经爬上了山坡,一缕缕金*的阳光迎面袭来,大路两旁的田野树木电线杆房屋象电影镜头一样快速后退去。

  大地像一幅巨大的画卷,随着车子的前进不断地在眼前铺展开来,田野上翠绿的秧苗与金*的油菜花相间,远处黛青色的山丘延绵起伏,秀丽的小溪贯穿其间,如一根白亮亮的丝带将锦绣河山绾在一起。“到家了,到家了”,迷迷糊糊间,汽车停了下来,老爸拎着大包小包招呼我们向祖屋走去。

  老家的乡村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灰墙红顶的屋舍攒三聚五的凑在一起,村前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宛如护村河,围绕着山村缓缓地向东流去,溪水绿树掩映中传来了鸡鸣狗叫声,一缕一缕炊烟袅袅浮起,莽莽山间更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温意。向前走去,老旧的木质结构的祖屋里早已人声鼎沸,我称呼着爷爷奶奶大姑二伯三哥的,都是熟悉的自家人感觉好亲切呀。大伙七手八脚的准备着祭祀要用的物品,然后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向太公的墓地进发,太公的墓地以石块围砌而成,周围栽了一圈柏树,墓碑上刻写着太公太婆的尊称以及立碑的子孙后人名字,大人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再供上食品鲜果等,然后排辈静默鞠躬跪拜,最后烧经放鞭炮。祭拜仪式就完成了。接下来大家就自行活动,有的挖春笋,有的采艾青,有的采野菜,老人们都聚在一起叙旧,我跟着老妈一起采野生的艾草。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润,艾叶抽出了稚嫩叶芽,现在是采艾时节,这是大自然馈赠予人类最鲜美的食材。

  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散发着馥郁芳香的野生的艾草,采艾青不需要任何工具,提着一个袋子就轻装上阵随手拈来,不一会儿就采了满满一大袋。择拣后的艾叶用沸水煮焯,可以炒着筒春饼吃,也可以做清明饺青麻糍等。

  回到家,老爸早已挖了满满的一篮子春笋正在清理呢。看见我们回来了,奶奶端了来一盘香喷喷的两面焦黄的烤麻糍,顿时勾起我的蠢蠢食欲,便顾不得沾满青苔的双手,迫不及待的伸手去抓。“小馋猫,快去洗手,麻糍很多够你吃的”奶奶慈祥的说道,我抓着烤麻糍狼吞虎咽一边说“吃得拉沓会做菩萨,爸爸还说过不干不净,身体没病呢”,我看着老爸一脸躺枪无辜的表情狡狡黠的笑了,“你这小家伙,倒是会狡辩呀”奶奶看着我一脸痛爱又无奈的说道。

  走进祖屋,就看见屋正中摆了一张老旧的八仙桌,桌子上方点了三柱香,两边燃起了两支蜡烛,桌子中间放了鸡鸭鱼肉等祭品,还斟上了一排老酒,爷爷刚刚双手作揖祭拜完,见我进来,要我也祭拜一下说让太公太婆保佑我们全家身体健康,学业高升。我听话的依着爷爷的动作毕恭毕敬的祭拜了老祖宗,妈妈告诉我这是做慈夜的一部分呢,每个人都要拜的,接下来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员饭,吃完饭清明祭祖仪式就正式完成了。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据说越南、韩国等国家也过清明节的,只是我们中国搞的更加隆重一些。

  清明时节正是万物生新春耕播种的大好时节,一年四季在于春,为了秋后的收获,让我们青少和农民伯伯一起努力播种努力学习吧,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二】

  今年是2019年,已经二十一世纪了。秦朝统一六国距今已经2240年了。

  你离开这个世界也已经有2252年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天空下有着一种压抑。这就是清明节,我却莫名的想起你。

  公子韩非,那年在韩国赴秦,你曾预测到自己的死期吗?那年在秦国云阳国狱,你曾想到过吗,三年后的韩国就已经灭亡了。你又曾想到吗,一手遮天的秦国在十五年后就灭亡了。

  是啊,你又怎知道。

  十几年后,五世为相的张良又重新复韩。可惜,那个意气风发,雄心壮志,心怀天下的少年早已经不在了,历,再无韩非。

  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转瞬即逝。这一切,都灰飞烟灭了,不复存在了。

  历史,留下了很多,也掩埋了很多。

  那个不被君王所采纳的孔子,成为了圣人;儒学,成为了经典。那个说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少年,如果知道了,会不会愤愤不平?

  有谁记得,那年的法家,才是秦王一统天下的功臣。然而,法家的商鞅,韩非,李斯,又有谁有得一个好下场?

  两千三百多年了,当我再抬眼望天,广阔的天空,你却终是看不见了。

  那年,有一个公子,叫韩非。

  大概所有人看来,韩非子,是一个悲剧。

  他为韩王生,又为秦王死。可悲的是,他血溅的不是英雄的疆场,而是囚徒的樊篱;手刃他的,不是手持矛戢的敌人,而是师出同门的李斯。

  韩非是一个说客,却远没有说客的迂回婉转,而总是凛然正气,一针见血。他把文字当做沙场,以天下为己任,纵横捭阖。因此,他得罪了许多人,君王,文人,武士……对于,那个时代来说,他是罪该万死。

  但他没有得罪的,是天下。

  韩非留下的,从来不是一个落寞的贵族公子温柔与惆怅,而是一个大丈夫坚韧的执着,铿锵的呼喊,以及他的千山万壑,国计民生,以及秦国的半壁江山。

  一个韩非,成就了千古帝王秦始皇。韩非虽死,但他的坚韧不拔,永垂青史。

  那就是韩非,千古的韩非。

  那年春暖花开,可惜我却看不到;如今,细雨潇潇,而你却不知在何方。

  时空的不同,无法交错的两个时代。然而,透过历史,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战国时期的风起云涌。一个韩非,终然是的韩非,那个心怀天下的少年。

  有一种坚韧叫韩非,有一种喜欢叫韩非。



  【篇三】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小学清明节作文300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10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