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笔记

时间:2023-04-26 02:0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 导语】高中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实际上计算的内容非常的少。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是要靠记忆的。®文档大全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一

  植物的激素调节

  1、胚芽鞘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胚芽鞘尖端(有光或无光都能产生)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和叶、发育中的种子,合成原料是色氨酸。

  ②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极性运输,运输方式均为主动运输;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其中,单侧光和重力只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不影响极性运输。

  ③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3、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耐受能力不同:茎>芽>根;

  4、植物体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小不同:根>芽>茎;

  5、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具体的例子:植物的向光性生长、茎的背地性生长不体现两重性;根的向地生长、顶端优势(注意其机理,芽的受抑制程度比较)体现两重性)

  6、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

  (1)赤霉素

  ①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②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而使植株增高;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果实的成熟。

  (2)脱落酸

  ①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

  ②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③主要作用:抑制细胞的XX,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3)细胞XX素

  ①合成部位:根尖

  ②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XX、分化

  (4)乙烯

  ①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②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

  7、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例如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它的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对细胞伸长作用的促进。

  8、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

  (2)植物生长调节剂比植物体内的激素(内源激素)效果稳定的原因:植物体内缺乏植物生长调节相应的分解酶,可使其持久发挥作用。

2.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二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

  溶液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大。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内环境的稳态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内环境稳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三

  1、水生单细胞生物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从水中获得氧和养料,向水中排放代谢废物。如草履虫。

  2、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4、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5、血浆:指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谢废物。

  6、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成分与血浆相近。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4.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四

  1、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

  3、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4、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1)“J”型增长曲线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2)“S”型增长曲线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5、K值(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数量,选择在K/2时捕捞资源,在K/2之前进行虫害杀灭(降低环境容纳量)

  6、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5.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笔记 篇五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4.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5.抵抗力稳定性大,则恢复力稳定性就小,反之亦是。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6.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7.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生态功能)、直接价值。

  8.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易地保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17L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