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导语】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以下内容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准备的《学龄前幼儿教育: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告诉你与孩子沟通四大窍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避免毒舌伤人。无论是斥责、羞辱还是威胁,这些方法不是聚焦于真正的问题,而是暗示孩子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这些方法只会破坏亲子关系。雷丝切尔提出了一个原则,叫“孩子归孩子,行为归行为”。孩子所犯的错误,有很多只是看上去是错误,实际上,不过是孩子自我探索的结果,或者只是孩子想要满足自己短浅的*。父母可以让孩子明白,行为是一种选择,然后向孩子强调,他们可以学会更好地做出选择。做出一个坏的选择或者做错事,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坏人,只不过是表示他们犯了一个错误。
第二,谨慎使用“但是”。用同理心倾听和理解孩子,是增进亲子沟通的好方式。然而,这种良好的努力容易被“但是”这两个字毁掉。比如有些父母会说:“我理解你现在很想去朋友家玩,但是你必须先完成作业。”“但是”这个负面词语,会重新点燃亲子冲突的战火。因此,回应孩子的情感态度和表达时,可以试着用“与此同时”来代替“但是”,让亲子之间的冲突最小化。比如,父母可以这样说:“我理解你现在想去朋友家玩,与此同时,你要记得我们之前约好了,做完作业才可以去聚会。”
第三,只向孩子描述后果。描述后果,指的是与孩子分享你的知识和经验,但并不坚持要求他们做出和你相同的行为选择。比如孩子会要求带玩具去逛商场,父母可以这么说:“你带玩具去商场,那里有很多人,你的玩具可能会被弄坏。如果是我,我就不会带去,但是带不带你自己决定。”既描述了后果,又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同时,它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孩子的逆反情绪最小化,给孩子自治的空间。
第四,少说“做得好”和“你真聪明”。从直觉上来说,表扬“做得好”和“真聪明”会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和健康的自尊心。然而研究表明,这种不具体的、专注于能力的表扬往往适得其反,导致孩子认为自己的智商和天赋都是固定不变的特质,从而害怕失败,这种思维模式被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Dweck)称作“僵固思维”。德韦克认为,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你的天赋和能力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好好学习和坚持不懈得到提升,这种思维模式被称作“成长思维”。具备“成长思维”的孩子会把失败看作是学习成长的一部分,他们的成功与努力和坚持直接相关。
学龄前幼儿教育: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告诉你与孩子沟通四大窍门.doc正在阅读:
学龄前幼儿教育: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告诉你与孩子沟通四大窍门06-06
光遇7月29日每日任务怎么做?06-06
2020电工顶岗实习报告总结【五篇】11-15
小学生关于下雪的周记300字【六篇】02-18
四川2018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5月7日至11日04-21
中考优秀作文素材:心灵的温度09-16
贵州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证书查询入口: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10-14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02-29
2020年广西咨询工程师考试报名时间、报名入口【8月19日-26日】11-21
2019年新疆暖通工程师报考条件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