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好考吗_2017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点:地基加固处理方法

副标题:2017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点:地基加固处理方法

时间:2023-11-12 14:42: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基坑地基加固的目的与方法选择


  (一)基坑地基加固的目的


  基坑地基按加固部位不同,分为基坑内和基坑外加固两种。


  基坑外加固的目的主要是止水,并可减少围护结构承受的主动土压力。


  基坑内加固的目的主要有:提高土体的强度和土体的侧向抗力,减少围护结构位移,保护基坑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防止坑底土体隆起破坏;防止坑底土体渗流破坏; 弥补围护墙体插入深度不足等。


  (二)方法选择


  (1)按平面布置形式分类,基坑内被动区加固形式主要有墩式加固、裙边加固、抽条加固、格栅式加固和满堂加固。采用墩式加固时,土体加固一般多布置在基坑周边阳角位置或跨中区域;长条形基坑可考虑采用抽条加固;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裙边加固;地铁车站的端头井一般采用格栅式加固;环境保护要求高,或为了封闭地下水时,可采用满堂加固。加固体的深度范围应从第二道支撑底至开挖面以下一定深度,也可以采用低水泥掺量加固到地面。


  (2)换填材料加固处理法,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为主,适用于较浅基坑。


  (3)采用水泥土搅拌、高压喷射注浆、注浆或其他方法,适用于深基坑。


  二、常用方法与技术要点


  (一)注浆法


  (1)注浆材料有很多,其中,水泥浆材是以水泥浆液为主的浆液,适用于岩土加固,是国内外常用的浆液。


  在地基处理中,注浆工艺所依据的理论主要可分为渗透注浆、劈裂注浆、压密注浆和电动化学注浆四类。


  注浆加固土的强度具有较大的离散性,加固区的检验宜采用静力触探法。


  (二)深层搅拌法


  (1)深层搅拌法适用于加固饱和黏性土和粉土等地基。根据固化剂掺入状态的不同,它可分为浆液搅拌和粉体喷射搅拌两种。目前,喷浆型湿法深层搅拌机械在国内常用的有单、双轴、三轴及多轴搅拌机,喷粉搅拌机目前仅有单轴搅拌机一种机型。加固土有止水要求时,宜采用浆液搅拌法施工。


  (2)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土技术其独特优点:


  1)限度地利用了原土;


  2)搅拌时无振动、无噪声、无污染;


  3)可灵活地采用柱状、壁状、格栅状和块状等加固形式;


  4)与钢筋混凝土桩基相比,可节约钢材并降低造价。


  (3)其主要步骤应为:


  1)搅拌机械就位、调平;


  2)预搅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


  3)边喷浆(粉)、边搅拌提升直至预定的停浆(灰)面;


  4)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


  5)喷浆(粉)或仅搅拌提升直至预定的停浆(灰)面;


  6)关闭搅拌机械。


  在预(复)搅下沉时,也可采用喷浆(粉)的施工工艺,但必须确保全桩长上下至少再重复搅拌一次。


  (4)采用深层搅拌法提高被动区土体抗力,又无法在紧贴围护墙体的位置形成固结体时,须采用注浆等辅助加固措施,对中间未加固的土体进行填充加固。


  (三)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对淤泥、淤泥质土、流塑或软塑黏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都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对于硬黏性土,含有较多的块石或大量植物根茎的地基,造成切削范围小或影响处理效果。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也应预先进行现场试验。


  高压喷射有旋喷(固结体为圆柱状)、定喷(固结体为壁状)、和摆喷(固结体为扇状)等三种基本形状,它们均可用下列方法实现。


  单管法:喷射高压水泥浆液一种介质;


  双管法:喷射高压水泥浆液和压缩空气两种介质;


  三管法:喷射高压水流、压缩空气及水泥浆液三种介质。


  有效处理长度也不同,以三管法最长,双管法次之,单管法最短。实践表明,旋喷形式可采用单管法、双管法和三管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定喷和摆喷注浆常用双管法和三管法。


  髙压旋喷粧加固体的有效直径或范围应根据现场试验或工程经验确定。当用于止水帷幕时,加固体的搭接应大于30cm。


  高压喷射注浆的施工参数应根据土质条件、加固要求通过试验或根据工程经验确定,并在施工中严格加以控制。高压喷射注浆的主要材料为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髙压喷射注浆流程:钻机就位、钻孔、置入注浆管、高压喷射注浆和拔出注浆管等基本工序。


  (四)加固体水泥掺量与加固体强度


  加固体的强度取决于水泥掺量和龄期。


  在固化剂种类和掺入量相同的情况下,浆液喷搅时,土的天然含水量越低,加固土的强度越高。


2017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点:地基加固处理方法.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2l8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