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区域的基本含义笔记:地理必修3区域的基本含义

时间:2024-03-23 05:25: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 导语】地理必修3的重要知识点是区域部分,这也是许多初中生在复习过程中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也是初中考试中丢分的重灾区。下面是由®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地理必修3第一章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表空间单位。区域的划分:①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单一指标;综合指标)②以某种要素为依据(自然要素;人文要素)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明确的;过渡的)、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划分的指标:三次产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内部构成。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地理必修3区域的基本含义.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3u2X.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搜索大全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