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篇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探索课堂教学的规律并大胆创新是我们教师教学工作必须经常思考的问题。这节课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上尽可能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课堂的民主气氛。让学生首先从其他古文明的湮灭和消亡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 望,思考为什么只有中华文化能够绵延不绝、源远流长。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及时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体验学有所成的快乐,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本节课是在学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学习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前后联系,树立整体意识和联系的观点,以上方面在课堂上进行的很顺利。
但也稍有遗憾,表现为: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感悟、学生理解效果明显,但在探究讨论活动中,为学生设计的讨论题难度较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不够及时。
2、由于多媒体放映速度掌控不好的缘故,介绍四大文明的发展历程时效果不好影响了教学的情绪。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的还是很完善的,不足之处继续改进。
2.部编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篇二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反映与自已的预期的一定差距。1、学情了解不够。对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了解不够。
2、没有体现“学在讲前,讲在关键处”的理念。由于没有使用学案,导致学生的自学处在一个相对的盲目状态之中,因此在学生在学习探究时没能很好地表现出热烈积极参与的现状。
3、在探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时用时过多,本来此内容完全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并得出结论,达到了解古老中华文化在东方走过辉煌历程即可。
3.部编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篇三
一、收获(得)(一)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方面
首先,我的收获是我的课件制作水平又进步了一些,从资料的收集,版面的设计,字体及颜色的设置,图片及视频的查找及链接,各种特殊符号的使用,感觉课件做成之后很有成就感。其次,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因此在教学中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二)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
课件制作时,在材料的选取,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置尽量实现“三贴近”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比如在讲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时。
(三)在教学目标的实现方面
教学三维目标基本实现,重难点基本突破。
(四)在课堂的流畅性方面
整堂课脉络清晰,衔接过渡自然。
二、遗憾(失)
(一)在课件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
如导入这首歌《华夏文明之歌》,可以通过歌词和画面初步让学生感悟然后自然引课,而我只用了其中的歌词,再比如再放《圆明园》这个视频时,由于担心时间不够,自己创设了好的情境却没有给出沉淀思想这个时间,以至于再说感受时不深刻,如果这里处理好了,我想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会实现的更好。
(二)在备学情的方面
对学生历史知识了解的不够,如再说每个时期历史文化成就时,只有个别学生能说出来,说明自己备学生不够细致
(三)在突发事件方面
由于查资料时我将秦汉的成就放在了一起,而课件中只要求说出秦这个时期的文化成就,有学生指出错误,我却没能及时应对,只是下来表扬了他。如果当时能及时纠错并予以这位同学敢于指出错误进行表扬就好了,因此这也成了我这节课的一大遗憾
(四)在学生评价方面
个别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没能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这点以后一定注意。
(五)在学生的主体性方面
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的不够,应尽可能地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多展示,总之要相信学生!毕竟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体。
4.部编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篇四
本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1)、在课堂导入环节上,选用了西安世园会与长安塔的材料,既拉近了与学生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有典型的代表性。因为世园会是我们西安的一个盛会,长安塔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他们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正好证明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2)、在教学设计思路上,打破教材框目设置的束缚,以五个探究问题和探究活动为线索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中顺流而下进行学习,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教学流程,增强教学效果。
(3)、在教法和学法上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选取典型而有感染力的视频资料并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采用了直观演示法、情景教学法、对比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学生学法上力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
(4)、在教学媒体的使用和教学材料的设置上作了充分的准备和恰当的运用。采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扩展材料,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知识视野、生动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5)、在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上,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5.部编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篇五
一.课前的构思和准备1.教材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与上课是一样的。要上好一节课,首先必须要把教材,教学用书,课程标准吃透。这就是我们说的备教材。所以,把教材反反复复琢磨了很多遍。遇到不清楚的,就上网查找和请教相关的老师。因为这一课的线索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讲的,所以涉及到不少的历史知识,于是也借来了相关的历史书(必修三)。
2.构思
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政治教学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文化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有一定了解,涉及本课。所以就把这四部分内容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去展示。而课堂教学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成果,更多的知识是通过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来掌握的。这种学习方式所掌握的知识远远地多于课本。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
二.上课中的收获和遗憾
(一)收获:
1.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丧失对政治课学习兴趣,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调查整合的材料展示给同学,其中很多材料都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2.实现“沟通”和“合作”。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在这堂课里,我采用探险寻宝的方式去探索知识,将师生关系设定为“同伴”,遇到问题互相商量,一同解决,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探险的共同体”。
3.教师在课堂中更多的是发挥引导和指导作用。
(二)遗憾:
1.在整个教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因为不是重点和难度问题,就无需花太多时间。但这部分内容在实际课堂上花费的时间有点多,所以导致课堂任务没有顺利完成。
2.在教学内容间的衔接上处理的也不太成熟。
3.对教材的整合能力还是有些欠缺。
4.备学生不够细致,所以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的推进感觉还是有些拖沓。
正在阅读:
部编版高二历史必修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5篇03-17
2019年5月上海徐汇高中会考等级性考试成绩查询时间:6月10日公布10-31
小学国庆节见闻的作文09-14
公司行政述职报告范文5篇04-15
2019年11月山东济南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方式:网上报名02-26
2016年海南会计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流程06-23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男女比例09-30
网络编辑第二季度工作计划表格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