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导语】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传统文化的保存则是取决于每一代人们对他的沿袭。下面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端午节的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在端午节这天,校园中人人喜气洋洋,兴致勃勃。再走近一瞧,食堂里也闹得沸沸扬扬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里正在举行“端午节包粽子大会”呢!
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在食堂里和同学们一起包粽子。首先,我们拿了两片粽叶,再把两片粽叶卷成漏斗形,把一粒粒的小糯米塞进去…这活儿可真是难办极了!这边的糯米塞进去,那边的糯米又漏出来了,那边的糯米塞进去了,这边的糯米又漏出来了……这样塞了又漏,漏了又塞,结果就是糯米掉的满地都是,粽子却一个也没包出来。我欲哭无泪,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包下去。
终于,我熬过了塞糯米的环节,来到了包肉的环节,一想到马上就能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我立刻来了干劲,不知满足地塞肉。不知过了多久,粽子被肉和糯米塞满了,累的满头大汗的我兴冲冲地拉紧了绳子,浑然不知糯米正在往外漏。我在绳子上打了个结。突然,只听“噗嗤”一声,粽子里的糯米和肉一股脑的爆出来。我呆呆地望着这满地狼藉。等了好一会,也没人理我,我只好又自己动手做了起来……
终于我做出了一只缠着红布带的粽子,它与其他粽子一起被送入了蒸炉里。
傍晚,我们全班都吃到了香喷喷的粽子。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
每逢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艾叶、有些地方还举行划龙舟比赛?
关于端午节,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中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叫屈原。在公元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那天,屈原在绝望、悲愤之下,投入旧罗江,当地的百姓闻讯后,马上划船去打捞,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就变成为龙舟比赛。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从家里拿来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根据以上故事来看,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形成一种风俗习惯。我国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平时还要更多地去了解这些灿烂古代文化。
中国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于我从小非常爱吃粽子,所以对“端午节”的印象非常深刻。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我最喜欢的就是吃肉粽子,一吃就是三四个。
记得有一年过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买了很多粽子回老家,老家人比较多,有爷爷奶奶、伯父、娘娘、哥哥、妹妹等,加上我们一家人一共9口人。可是我这个馋猫在路上看到肉粽子就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缠着爸妈先品尝几个一饱口福。
今年的端午节,我们去了外婆家,我们买了不少蜜粽子,因为外婆喜欢吃甜的,当然也少不了我爱吃的肉粽子。到了外婆家,我们边吃边聊,外婆还给我讲了吃粽子的由来。原来我国古代楚国的大夫屈原是个非常爱国的贤臣,还是个的诗人,由于楚国被别的国家打败了,屈原宁死不屈投入汨罗江自杀报国,人们为了确保他的身体不受鱼虾吞噬,就纷纷用糯米制作成饭团投入水中引开鱼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习惯,米饭团也之间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可口的粽子,而且还有赛龙舟等活动,其实还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我既吃了粽子又增长了知识,今年的端午节过得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