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务员面试热点及解析,2021年海南公务员面试热点示例精选

副标题:2021年海南公务员面试热点示例精选

时间:2021-07-07 03:57:0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务员考试# 导语】公务员笔试结束,考生要注意面试的备考,为了方便考生及时有效的备考,那么,©文档大全网为您精心整理了2021年海南公务员面试热点示例精选,供大家关注。如想获取更多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备考资料,请关注©文档大全网的更新。

【篇一】2021年海南公务员面试热点示例精选


  热点背景:

  近日,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以法律形式制止餐饮浪费,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当前,法律草案初立,尚在审议阶段。法律草案公布:对餐饮服务提供者来说,应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对消费者来说,造成明显浪费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对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来说,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会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甚至被处以罚款。

  模拟示例:

  近日,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法律草案指出:消费者造成明显浪费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对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会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甚至被处以罚款。请谈谈你对该法律草案的看法。

  参考答案:

  制定反食品浪费法,将近年来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规定,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有利于建立弘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的长效机制。好风气的形成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向法律要规范、向制度要动力,也需要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1.对政策作出整体评价。

  把体现中华民族勤俭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为全社会确立餐饮消费、食品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

  有利于更好弘扬新时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2.分析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意义。

  (1)现状: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中国城市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从现实生活场景看,宴请点餐时为了面子,只管“多多益善”,无视剩下多少;网络直播时为了博取眼球,“大胃王”不惜假吃、催吐……种种助长浪费之风的行为,理应坚决纠治。

  (2)有利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弘扬新时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通过法律手段,给肆意浪费行为戴上“金箍”。为涵养节俭品质、塑造朴素美德提供助力。

  (3)推进法治社会的建立。道德最终也需要依靠法律的约束,发挥法制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体现社会治理的不断现代化。

  (4)引领带动全社会构建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让我国粮食安全更有保障,让经济社会发展更高质量、更可持续。

  3.完善政策。

  (1)完善法律细则。展开调研,广泛听取民意,奠定良好的法律群众基础;召集专家,收纳意见,明确各项规定管理办法。

  (2)广泛宣传。进入各大餐饮店展开宣传,讲解政策意义、具体实施办法等,形成懂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3)加大监管。定期进入餐饮店开展暗访行动或专项整治工作,一切浪费行为以零容忍态度对待,加大违法成本。

  (4)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当细化完善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规范,加强管理;公务活动用餐应当推行标准化饮食科学合理安排用餐数量和形式。广大党员干部理应走在前、作表率,贯彻落实好各项制度规定,为推动全社会节约粮食和资源作出应有贡献。

【篇二】2021年海南公务员面试热点示例精选


  热点背景:

  今年,全国两会上,雷军、杨元庆、李彦宏、王小川……一众来自“科技圈”的代表委员,也将目光聚集到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上来。设计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智能产品、公共服务提供“线上线下”双重选择、推动智能设备满足养老需要……大家为“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建言献策,为科技注入“为民情怀”,为老年生活插上“智慧翅膀”。

  模拟示例:

  科技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和便捷。但是,有一批老人们不会扫码、不会移动支付,面临不可逾越的“数字鸿沟”,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观点

  目前,我们的人工智能和5G正在飞速发展,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更加的方便和高效。但是有些老年人不会使用移动手机,尤其是在当下防疫常态化阶段,他们不会扫描健康码,不会移动支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困扰,仿佛被时代所遗忘。我们应该予以重视,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2.消极影响

  一方面,老人的出行、支付、预约挂号、购买车票面临着困难,处处受限;另一方面,老人心里也会产生落差,觉得与社会“格格不入”。

  3.对策

  我们应当多多关注涉老高频服务事项,比如优先解决老人网上预约、交通出行、扫码等问题,让老年人可以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中去。

  (1)加快适老化改造。在一些基础服务事项中,对于老年人使用方面进行改造,比如流程简约化、字体放大化,更有利于老年人操作和学习。同时,建立完善的智能技术适老化标准体系,让各个领域都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2)开展智慧助老活动。对于老年人比较多的社区,可以由社区工作者牵头,请广大的爱心志愿者采取入户指导或者现场讲座的方式,耐心的教老人们使用智能化设备,在附近商超实际地去体验移动支付和健康码登记,让老年人现学现用。当然,老人们的子女也要多给予老人们一些时间和关爱,教老人上网,预约打车等服务。

  (3)保留人工服务。我们一些基础服务,比如挂号、结算、健康登记等服务,还是要持续地设立人工窗口,让老人们线下也可以办理相关业务。这样,才能够让老人们更加暖心,感受到时代的关爱。

2021年海南公务员面试热点示例精选.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5Ch.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搜索大全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