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 导语】10月16日神舟13号也将飞上太空,三名航天员将乘坐飞船完成一些科研任务,他们分别是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出征》神十三发射微纪录片心得及感想》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出征》神十三发射微纪录片心得及感想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就充满着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渐渐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太空。但质疑的声音也逐渐传来: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劳民伤财呢?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2.《出征》神十三发射微纪录片心得及感想
今天凌晨,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x运载着神舟十三号飞船点火升空,搭载着3名航天员如利箭般刺破苍穹,飞向太空。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次重大成功,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之战”,x科技一如既往地提供了护航技术支撑。
早在此次任务发射前期,中国电科22所的信息保障团队就已全面进入工作状态。一方面,这支团队全力为此次任务提供了空间电波环境态势和异常事件预报预警信息,为发射窗口的确定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团队还为任务系统提供了高精度电波环境效应数据,保障航天测控、卫星通信和空间目标监视雷达等系统的可靠运行。由中国电科22所研发的便携式定向仪、陆用型信标机、海用型信标机、航天员通话电台等设备齐“上阵”,组成了一张近、中、远程搭配,海、陆、空协同的立体化搜索救生网络。这套多次为我国航天任务发射提供保障的“明星装备”再次为神舟十三号的顺利出征提供了坚强护航。
“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航天可视化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本次飞行任务中再次接受了实战任务考验。”团队博士郭阳告诉记者,飞船在空间飞行状态是难以被直接观测到的,该技术可将飞船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在0.1秒内进行“实时翻译”,驱动控制中心屏幕上的飞船模型调整位置与姿态,让地面控制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飞船“实况”。“这项技术就像飞船的‘眼睛’,让它保持更好的姿态运行。”郭阳表示,航天可视化团队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此次“太空出差”提供轨道修正、姿态调整以及飞行控制与指挥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工程保障,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交会对接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为神舟十三号飞船在轨飞行保驾护航。
“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执行交会对接任务中,已经助力中国航天事业10余年,已成为x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常态化任务执行系统。”据郭阳介绍,该团队早在2011年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中就已经作为任务全过程的推演平台,曾先后参与并圆满完成多项国家重大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以及深空探测等工程实战任务,主要包括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探月工程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五号T1飞行试验器、嫦娥四号以及嫦娥五号任务的可视化飞行控制指挥与遥操作操控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二号、天舟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实时三维可视化飞行控制与指挥任务。
3.《出征》神十三发射微纪录片心得及感想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一方面,青年干部必须要接好革命事业的“接力棒”,在党的奋斗史中提炼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奋进,要学做老黄牛,发扬不在乎得失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责任心,担起新时代开创的重任。另一方面,要以“正青春”的奋斗姿态和精神状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积极作为,答好青春“担当之卷”,在民族复兴这场“接力赛”中,跑出属于青年一代的好成绩。广大科研工作者,应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永攀科技高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发扬“原得此生长报国”的爱国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新时代的科研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坚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的思想,将对事业的追求融入国家的需要,继承前人爱国奉献的传统,以国家和民族需要为研究导向,在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实现个人、事业、国家的完美融合。
发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斗精神。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奋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胜利。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不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科研条件,都远比老一辈科学家不知要好多少。当代科研工作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出新的成绩。
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在研制“两弹一星”的不凡历程中,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进军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用自己的辉煌业绩,为中华民族文明创造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群体劳动,在科研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科研协作和科研计划的完成。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盯紧共同的目标,在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做好相互配合。
4.《出征》神十三发射微纪录片心得及感想
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准点在__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一激动的人心的时刻,也牵动着千千万万学子的心。新垛中心校小学部利用大课间,组织学生全程观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
直播过程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此次师生观看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现场直播,共同感受伟大祖国在航天事业发展上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更加激发师生爱国爱党、崇尚科学和树立宏伟的理想信念。学校将经常会引入时事大事件,让学生时刻了解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动态,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出征》神十三发射微纪录片心得及感想
“神箭”在弦,再度问天。自古以来,人类就向往探索宇宙,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远古的传说,是中华儿女朴实的向往,却印证着中华民族的丰富联想与智慧。回首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我国航天人胸怀航天报国之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和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这“飞天一跃”,将不断指引我们去“击破万里苍穹、目标星辰大海”,彰显了航天工作者自力更生、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凝集着中华儿女的殷切期望,凝结着航天工作者夜以继日、刻苦攻关的辛勤汗水,凝聚着国家和民族追求科技进步的澎湃力量。
自力更生、攻坚克难。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对于加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升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航天事业奋斗历程,就是一段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历程,“中国创造”突破了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巨大跨越,成为中国科技创新日益深化的生动缩影。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接续奋斗。
自强不息、勇攀高峰。放眼当今的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发展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各国在发展战略部署上都以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航天技术就是重要内容之一。载人航天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它的覆盖面广、影响力深,丰富的应用场景已超乎人们的想象,中华儿女以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一定能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我国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独特的制度优势,无数航天人前赴后继、自强不息、不懈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航天科技成果。
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自主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航天技术的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自主创新”见证了几十年航天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一次次重大的跨越,牢牢抓住了航天技术主动权,助力我国跻身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推动了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当前,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无论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需要航天技术的助力,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才能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我们才能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天河漫漫,纵使太空遥不可及,但是浩瀚星空永远是地球无可取代的邻居,探索永无止境。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石刻,三名宇航员携带14亿中国人的赤诚和勇敢,追问星河、直飞云霄、不负期待,这意味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又有了新的里程碑,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正在阅读:
端午节英语作文有哪些?11-14
2017高考励志名言短句07-29
2020年黑龙江省牡丹江绥芬河市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公告【100人】11-05
2018上半年湖北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知识与能力04-24
入团志愿书范文300字左右6篇01-15
2023年河南初级会计职称报名系统入口: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06-23
2021年河北邯郸小升初成绩查询网站入口:邯郸市教育考试院08-08
小学一年级语文暑假作业题3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