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申请2018村民-2018年驻村民情日记三篇

副标题:2018年驻村民情日记三篇

时间:2024-04-28 23:27: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日记# 导语】民情日记必须要跳出纸上谈兵的怪圈,不但要记,更要去做,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尽快帮助解决。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和能力解决的问题,也要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文档大全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大约8点半左右,我和一名同事来到村里,与书记、村长先碰了一下头,根据14户的具体情况,初步确定6户养羊、3户养驴、2户养牛、2户养猪,另外一户由于情况特殊,只能由民政兜底了。根据朱家杖子村实际情况,我提出可以在庭院种植中药材。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先发动几户做示范,如果效益好明年便大面积推广。种药材的事敲定由村上选5户,其中1户是贫困户,4户是示范户。我负责联系药材收购企业。
篇二
  今天早上不到8点,我与两位同事便来到了村里。村里的14户贫困户,我负责4户,两位同事各负责3户。村书记、主任、妇联主任领着我们入户填写基本信息。我与村主任老安一组,上午走访了3户,两户是因病致贫,一户是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家中缺少劳力,另外还有一户不在家。如何脱贫,他们也有些自己的想法,一户想养驴,一户想养羊,但是都缺少资金。下午那一户还是不在家。晚上7点多,我和老安第四次到他家,把情况跟他说了说,晚上9:30才回到家。
篇三
  冬日的暖阳照在昭通市威信县旧城镇松林村大地上,在廖顺义队长的带领下,我们又开始下小组实地核查串户路的短缺情况,即使再辛苦,也要确保咱们松林村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不漏一户。

  还记得上个月25日第一次去半坡村民小组时,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有些“陌生和熟悉”,队长说,由于半坡村民小组交通不便,村民都是靠传统农业来维持生计,家境条件稍好的几乎都是“拖家带口”在外务工。

  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熊开银家,不仅属于我们村的“四类”危房改造户,更是“四类”低保户。

  今天我们去的正是熊开银家,这已经是第三次“光临”这里了,所以对驻村队员来说并不陌生。

  来到熊开银家已是晌午,虽然天气比较好,由于家里采光条件不好,这间小屋显得更为“心酸”,屋里有3个人。

  “同志你们又来了,快进来坐。”一个20出头的年经妇女认出我们后,忙招呼我们进屋坐,她正是熊开银的妻子。在房屋的角落里坐着一名一言不发的老人,她就是熊开银的母亲邓光美,今年65岁的老人由于体弱多病,给这个本来很不贫困的家族犹如“雪上加霜”。还好在村里得知这个情况后,将老人列纳低保户,每年有国家补偿的低保金2640元,勉强补贴平时生病的一些开销。

  熊开银的妻子把怀中的婴儿放在竹椅上后,请来亲戚帮忙照看,她也是熊开银的姐姐。

  “国家政策好了,你们把房子建起来,不仅有补助还有无息贷款。”为了说动熊开银一家,队长、我和另外一个队员轮番讲说。

  “你们看这个屋子住起也不安全,下雨天更是不好过呀。”我说。

  “同志,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是我们确实无法。”无耐而无助的熊开银妻子抱着哭了的孩子说。

  “他们才不想这些呢,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哄’到一家算一家。”突然,沉默不语的熊开银的姐姐站起来说了这么一句,让整个屋子的气氛一下尴尬起来。

  “话不能这么说,房子修了是你们住,再说也要让老人安度晚年嘛。”幸好,经验丰富的队长灵机一动,缓解了一下气氛。

  虽然熊开银的姐姐抢先一席话说得我们“灰溜溜”的“生闷气”,但我们未曾想过放弃,依然耐心地向他们讲明我们的来意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希望他们早日开始危房改造。

  经过3个多小时的拉家常讲明理,终于将“怨气”打通了。

  原来,熊开银的妻子是和他在外面打工时认识的,经过几次吃饭聊天,感觉大家都很投缘,便不顾娘家人的反对嫁给了熊开银。当回到她心中“白马王子”的家中时,眼前的一切让她傻了眼,家里不仅一贫如洗,丈夫还是一个离过婚的男人,前妻带走了小儿子,留下了读六年级的女儿在家中。

  更让她想不到的是,她生下女儿才10天时间,丈夫便不声不响地出去打工了,期间只打过一次电话。

  “工资是多少,什么时候回来我们都不知道。”说到这里,熊开银的妻子开始哭泣起来。她说,只知道丈夫在四川泸州,却是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每次打电话去都是无人接听。当看到我们驻村扶贫队员一次次上门造访家里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靠她和孩子的奶奶根本“抓天无路”。

  “一定要联系上熊开银。”有些激动的我和队长说后,便用自己的手机拔起熊开银的号码,和他妻子预料的一样,熊开银不接电话。

   “等孩子满月了,我也出门打工了”。她的眼神里透着绝望,哀叹一声说道。而我们都知道,用当地人的话来说“这个媳妇儿又要跑了”

  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

  于是我们又来到不远处熊开银的哥哥熊开华家,他在政府帮扶下,用在外打工赚来的钱建起了3间两层小楼房,看起来小日子过得不差。当我们向他询问了熊开银家的情况,确实如熊开银妻子所说的一般,他们也难打通熊开银的电话,得知他们也时常帮忙,春播秋收、家长里短的事儿都帮着照顾,但确实是无力再供养起兄弟一家。

  在了解情况后,我们一再劝导熊开华,希望他能更多地帮助兄弟媳妇,现在的帮助就是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要联系上他这个“不靠谱”的弟弟,利用好这次国家的优惠政策,把住房问题给解决了,这样兄弟媳妇才能安心地留下来。熊开华欣然应允,表示一定会积极联系自己的弟弟,为他保住这个家。

  “同志,我弟弟回来了,他同意改造房子了。”原来,经过我们和熊开华的多次联系和劝导,熊开银终于回家了并且答应建房。

  我知道,熊开银只是一个事例,在我们扶贫工作中遇到这样的家庭并不少,但是经过一次次地劝说后,总能像冬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我们这次(11月9日)去半坡村民小组时,带上了建房合同,熊开银的妻子用最灿烂的笑容迎接了我们,我们都知道,这个“家”终于保住了,于是大家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现在,熊开银的新建房已动工20几天了,已经初见模型,我知道,他们家的幸福生活要来了,这是值得纪念的,这份幸福里有我们的一份功劳。

2018年驻村民情日记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5j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