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训练# 导语】秦观在婉约感伤词作的艺术表现方面,展示出独特的审美境界。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宋词:秦观《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原文译文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宋代:秦观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译文】
水池上到处漂着落花柳絮,春天到哪里去了?孤寂的旅馆内悄无人声,梦中的我正行走在洒满月光的湖堤上,突然梦断人醒。伤心至极,只好坐听窗外五更时分的风雨。
【赏析】
词的开篇两句是作者对春去的叹息。“池上”一问横空而来,充满了惋惜、无奈和迷惘。接着作者描写漫天的“落花飞絮”,背景也正是在“池上”。这些漫天的落花飞絮,飘洒下来,纷纷扬扬,坠落往池面上,随水流逝。而对这样一幕场景,滴居、漂泊多年的秦观,内心自然会涌起无限的春愁。这种“春愁”,不再是某些婉约词人所抒写的闲愁,此时在他心中的”春愁”,不仅有对岁月流逝的哀叹,更有对功业无成而生命渐渐走到尽又的无限悲凉。“孤馆”“梦断”二句,正是表现这种悲凉。“梦断”二字点明开篇两句描写的景象是作者从梦中醒来时一瞬间的所见。从下文还可以知道,作者醒来时才刚刚“五更”,天方微亮,“悄无人”正符合此时的场景。词人从“月堤归路”这一重回故乡的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仍旧是在“孤馆”之中,身边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放眼望去,屋外一派春去的落莫,此情此景,引发作者无穷的哀伤。
于是词人孤寂地坐着,静静地感受着哀伤,”无绪,无绪”四个字,把这种哀伤如吟唱一般地表达出来。“无绪”是“无奈”,是“无计”,是“无情”,是“无聊”,种种复杂的感情都包容在这两句简单叹息之中。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东坡言《如梦令》曲名,本唐庄宗制。一名《忆仙姿》。嫌其不雅。改名《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取以为之名。”《如梦令》这一词调的命名,正是因为下阕这两句,因此词家用这一词调时,往往在这两句上费尽心机,比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用“知否,知否”,形象地写出疑问与感伤的语气,为人所激赏。秦观的《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作“无寐,无寐”,非常警醒、精练。而此词中,“无绪,无绪”同样极为含蓄深沉,丝毫不逊于前人后人。
“帘外五更风雨”具有象征意义。作者在美梦破碎之后心绪不宁,听着帘外的风雨,预感到更坏的厄运将要到来。全同以此作结,显得极为绝望,可见这一时期秦观的思想。这一句同时也交代了整首词发生的时间、背景,读者因此可以知道,上文所描写的“落花飞絮”等场景,都是在五更时候,都是在风雨之中,更添一份落寞悲凉。
扩展阅读:人物生平之早年生活
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十二月,出生于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其家族本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唐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祖先由会稽迁徙至高邮武宁乡左厢里(今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秦观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纵游湖州、杭州、润州(今镇江)各地。
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
徽宗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赵煦崩,弟赵佶即位,向太后临朝,重用旧党臣子,秦观放还横州,八月十二日至藤州(今广西藤县),游光华亭时卒。
民间传说苏轼之妹苏小妹为秦观之妻,其最出名的故事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但据后人考证苏小妹应为虚构人物,秦观原配为高邮富商徐成甫之女徐文美,有一妾名连朝华。
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有诗才,但被自己的词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时代的诗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表现更突出,以至于“诗名殊不藉藉”。秦观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正在阅读:
2020年福建高级统计师报名时间及入口(8月2日至8月11日)11-14
酒店半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村半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08-30
小升初满分作文:珍藏的记忆08-22
我最熟悉的人日记200字:爸爸06-25
2016年浙江宁波大学教学论考研真题(Word版)06-22
小学三年级日记:观察仓鼠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