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德育实践活动课说课稿三篇

副标题:德育实践活动课说课稿三篇

时间:2024-04-20 18:10:0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案# 导语】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文档大全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背景分析

  1、“感恩”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不管哪朝哪代,不管官居何职,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在平时与家长的谈话过程中,我得知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甚至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的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为了让孩子们能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我设计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制作千纸鹤,手语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提高感恩父母的意识,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感恩父母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活动准备

  1、排练全班同学边做手语边学唱《感恩的心》;

  2、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3、学习叠千纸鹤。

  4、制作课件。

  活动形式

  回忆汇报、讨论交流、折纸鹤、手语表演等形式。

  活动过程

  第一板块:《小乌鸦爱妈妈》动画歌曲导入主题。

  本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动物们都知道感恩,我们人类更应该学会感恩。

  第二板块:感受父母之爱

  首先请学生回忆并汇报:自己所感受到的父母之爱。

  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正是因为这种爱是那样的平凡和普通,因此,我们常常没有留意,觉得是理所当然。因此,通过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把父母的爱找出来。

  其次,让学生谈谈被父母打骂的经历,感受。目的是引导学生爱有两种不同方式。一种是慈祥的爱,一种是严厉的爱。而孩子们往往只知道“慈爱”而不懂得“严爱”,在严爱来临时我们产生了敌对的情绪,以为那不叫爱。其实我们错了。严是爱,松是害。爱之越深,恨之越切。这种严爱何尝不寄予着父母对我们更深的期盼呢!

  第三版块:问卷调查。(我们对父母的付出和家长对我们的付出比较)

  本环节的目的是从调查结果中看,学生对父母的付出和家长对学生的付出比较起来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教育学生一定要用真心去体谅父母的苦心,走近父母拥抱父母吧!

  第四版块:感恩方法大奉献

  1、我们应该怎样孝顺父母,感谢父母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然后,汇报。

  2、感恩心,赤子情折进一只只纸鹤,在纸鹤上面写一句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语。

  3、手语表演《感恩的心》,用心去感谢父母所付出的一切。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把感恩父母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落实到孩子的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实现本次教育的目的。

  第五版块:班主任总结。

  以上就是我们班德育实践活动课《感恩父母》的设计过程,该节课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最后,我想借用当代作家毕淑敏说过的一句话来提醒自己:“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补偿。”所以现在的我们,就要对父母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它只是一杯粗茶,也许它只是一碗淡饭,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等值,因为——孝心无价!
篇二
  一、教学设计说明

  作为小学生来说,限于他们对“祖国”的感受和理解,他们的爱国情感表现是十分具体和贴近生活的。因而,我们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小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师的激发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依托,以环境为媒介,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充分利用德育实践活动课,通过活动,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从而树立健康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同时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分析

  (一)活动课内容分析

  现在的小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神圣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少年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责任感,提高爱国主义觉悟,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

  作为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爱国”的概念比较模糊,所以要通过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增强和进高小学生对自己祖国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初步培养小学生有报效祖国的志向;初步培养小学生报效祖国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司马光、曹冲、孔融、黄香等中国从古至今的优秀少年的事迹,通过优秀的事迹发表自己对于“最棒”中国娃的认识,使学生明白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是多方面的。

  (二)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激发的形式,贯穿本节课的始终.其间穿插相声、歌曲、音画欣赏等,使每位学生发挥其专长,得到锻炼,培养其自信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活动,感悟热爱祖国的深刻内涵,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明确自己作为炎黄子孙的光荣与作为中国人的责任,产生报效祖国的决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去发现怎么样做才是最棒的中国娃。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认知方式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应该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活动课中,我恰当地在每个情境中,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形成概念,促进行为。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自主学习过程

  (1)确定主题:以《开国大典》为背景,通过开展主题德育活动实践课,让学生了解祖国发展中优秀儿童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搜集资料:广泛搜集有关古今优秀儿童的图片、文字、声像以及其他信息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相关图片和资料,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其处理信息能力。

  (3)形成成果:小组同学互动交流。

  (二)课堂互动实践过程

  (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从古至今有很多睿智的少年,有聪明机智的曹冲,英勇无畏的王二小,为抢救国家财产牺牲的好少年赖宁,遇事沉着机敏的司马光,知礼让的孔融,勤奋好学的王冕,以孝传千古的小黄香。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来汇报查找到的相关材料。

  (2)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播放《王二小》的视频,把学生带入战争时代,让学生体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历史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一谈在战争年代“最棒中国娃”的含义。

  接下来教师适时导入和平年代,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最棒中国娃”的相关资料,仍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在和平年代“最棒中国娃”的含义。

  (3)师生互动,突破难点

  活动课中通过学生展开汇报和讨论,使学生知道学习好、有孝心、有爱心、机智、勇敢等都可以称之为“最棒的中国娃”。通过相声《如此爱国》的生动有趣表演,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爱国不是喊口号,要用实际行动来诠释;诗朗诵《我的祖国》表达学生对祖国母亲的深切情意;歌曲《我相信》展示了学生长达报效祖国的决心。

  (4)联系实际,应用发展

  通过学生汇报、表演,使学生感受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报效祖国的决心,并将热爱祖国的热情落实到平时的行动中。(齐声背诵《少年中国说》)

  (5)总结评价

  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紧扣主题,使学生下定决心为建设祖国的美好的未来,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小事开始努力,争做“做最棒的中国娃”。

  七、效果预测

  通过这节德育实践活动课,学生了解到了古往今来优秀少年的事迹,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决心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爱祖国,争取成为一名优秀少年。这不仅仅是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更是一次情感的洗礼,老师与学生在课前搜集整理资料与课堂上参与过程中,共同丰富了认识,加深了理解,激起了民族自豪感。学生开阔了思路,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由自主地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已经扎下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种子,我相信这种影响在多年以后依旧会指导着孩子们的言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篇三
  一、活动背景

  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被视为掌上明珠,父母亲人的宠溺很大程度上造成有些孩子自理能力很差,更甚者从小形成了自私的品质,不懂得感恩。针对此现象,我设计了本次社会实践课,决定以“走进父母的少年时代”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实践体验活动。通过孩子与父母良好的沟通让孩子理解父母,进而反思自我、再学会感恩的思想道德培养过程。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父母的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从而激发起学生关心父母,尊敬父母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以及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父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活动重点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理解父母,学会感恩。

  四、活动难点

  培养感恩意识,学会在生活中感恩。

  五、活动方法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本次活动课的具体内容,我采用了调查记录、亲身体验、问卷、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六、活动准备

  1、“父母年少时的一天”记录表;

  2、“今天我来做家务”体验活动记录表;

  3、调查问卷;

  七、活动流程

  活动分为五个阶段:

  (一)采访调查

  1、利用周末的时间,全面了解父母少年时期的生活,和自己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体会父母少年时期成长的艰辛和烦恼。

  项目我父母少年时代感受

  学习

  玩具

  衣食

  趣事

  娱乐

  关键词

  2、开展“超级访问”活动。记录并讲述父母少年时期最幸福的事,最伤心的事或最难忘的事。

  项目我父母少年时代感受

  最幸福的事

  最伤心的事

  最难忘的事

  (二)了解妈妈(爸爸)的少年时代的一天生活。

  让同学们了解平日里的父母少年时每天要做的事情,进而与自身情况对比。

  (三)体验生活“今天我来做家务”。

  让孩子们亲身经历一次作为家长的辛苦与责任,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四)回报、感恩父母

  展开讨论,对中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感恩”“懂得付出”等。

  (五)班会课活动总结

  在最后的班会课上,通过视频、学生朗诵等方法做出总结。

  七、活动设计

  播放音频:《懂你》《父亲》引入德育实践活动课的课题

  (一)采访调查:展示调查访问表

  通过学生自己对父母采访调查,深入走进父母的少年时代;并通过看家长年少时的照片,穿上家长年少时的衣服这些活动更真切的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反观自我,进而感恩与珍惜。

  (二)第二阶段:了解妈妈(爸爸)年少时的一天

  通过孩子们的访问了解,他们详细记录下了父母少年时一天的时间安排。很多孩子访问父母以后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少年时的父母生活是如此的艰辛。

  孩子们用自己笔真实地记录下了父母年少时的辛劳,用他们亲切的问候发现了父母的艰辛,用他们稚气的语言记录下了心中的声音:

  “爸爸身上的那一个个疤痕,一处处伤口,都让我觉得愧疚……他把什么痛都往肚里咽,可我有时还要冲他发脾气……”

  “我真想快点长大,替妈妈分忧解难,让妈妈不再那么辛苦……”

  “每天晚上我都不能再闹了,要让爸爸安安静静的睡觉,因为他实在是太累了!”

  (三)第三阶段:体验生活《我来做家务》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选择周末安排孩子做一天的家务活。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从打扫房间到买菜做饭,洗衣洗碗,孩子们亲身经历了一次作为家长的辛苦与责任,有的甚至还和家长一起到了工地去体验。记录表中的实践体会印证了孩子们丰富的劳动感受:

  “做了一天的家务,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我总算知道了爸爸哈哈哈辛苦,我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

  “我觉得太累了,只是煮饭就让我变成小花猫了,可爷爷要做这么多的事,怎么撑得住啊?”

  “......回头想想外公外婆他们每天都为这些事情在忙碌、奔波,望着他们头上的白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家长对于此次活动也非常地支持,纷纷打电话表示感谢并希望学校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

  (四)第四阶段:感恩、回报父母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体验活动,孩子与父母进行了良好的沟通,让孩子们真切地体验到父母的艰辛,激发出孩子关爱和感恩父母的情感。从更细微的地方去表达对父母的爱。如为妈妈买一瓶护手霜,为爸爸买双手套,给妈妈一个深情的吻,让爸爸好好睡个懒觉等等。

  (五)第五阶段:班会课活动总结

  欣赏诗朗诵:《哈哈哈爱》学生诗朗诵:《感激》

  学生们变得节约了,他们在积极准备要送给父母的礼物,还有的学生忙于给家长写心里话,亲手制作礼物等。

  八、活动效果

  听过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印象不深,亲身体验过的才刻骨铭心。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似乎更加懂事了,变得学会节约并学着去关心身边的人了。从采访调查—实践体验—反思体会,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父母生活的艰辛,激发了关爱父母、体谅父母的情感,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让我欣喜;孩子们丰富的劳动感受让我感动;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劳动过程中所体会到的情感将是他们生命过程中的一笔财富。

  天下的儿女都生在亲情的阳光下,而父母则生活在牵挂的碎片中。让孩子们勇敢地拾起这些碎片,别怕扎手,这些碎片终究会在他们心中变成一个完美的花瓶!

  最后把记录此次活动的相关视频制作成MV,在每个教室播放视频》,上一堂主题班会课,学生做一次总结,从而结束此次德育实践活动课。

  九、活动反思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是学生心灵世界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完善学生心理的重要形式。在《走进父母的少年时代》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我力求以“源于生活,实践体验,情感交流,感悟真知”为出发点开展活动。活动的成功开展,使学生明白了要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身边所有的人。这项活动最终落在了实处,真情延伸到了生活当中。

德育实践活动课说课稿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6a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