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姐神,是怎么来的呢?大家都知道,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而织女是七仙女中最小的一个,因此人们习惯称织女为“七姐”,后来的人们把七姐塑造成一个神的形象,拿来供信男信女们供奉,膜拜。
“七夕”形成于汉代,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参与者是女性,也称为“女儿节”或“少女节”。根据传统,在“七夕”的夜晚,妇女用彩线穿七巧针,并且摆设香案,桌上放置一些瓜果,向织女乞巧,祈求能够变得心灵手巧和觅得如意郎君,而这种习俗就是——“拜七姐”。传统“拜七姐”的时辰是从七月初六晚子时,也就是晚上11点开始到初七这段时间。
一、胶东拜七姐
在胶东地区,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
二、广东拜七姐
在广东,最重视七夕节的是清代、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国年间,并流传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即已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民间多称“拜七姐”。
女儿们在七夕夜要尽情梳妆打扮,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绸裙袄、旗袍,头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花饰;再画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经过这番打扮,女儿们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围坐于八仙桌旁,鹊桥边上,进行各种游戏:或自娱自乐,吟诗作对,行令猜谜,并穿针祭拜乞巧;并指点天上北斗七星(相传织女是七星姐妹中的一员)及双星,讲述牛女故事、诗文典故;或请来歌姬,演唱粤曲,奏八音乐等,女儿们也自奏琴萧等乐器。
这时人们可往各处人家参观乞巧桌陈设,到的人虽多,主人也仍高兴招待。欢庆至半夜十二点钟,为织女下凡之吉时,此时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兴高采烈,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欢声鼎沸。最后欢宴一番,这才散去。
1、广州拜七姐
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拜七姐”。广州旧时过乞巧节非常热闹,在“七夕”前两三个月,未嫁姑娘就开始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各种花果、仕女、器物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一定长度时用来拜神,称为“拜神菜”。临近七夕就更加忙碌,要凑起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扎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各种各样的精美手工艺品。七月初六晚,姑娘们便穿上节日盛装,布置厅堂,把各种工艺品及生果茶点等物品摆在方桌上,附加的拜仙桌上还围上锦绣罗帏,这一活动被称为“摆七娘”。
正在阅读:
2017年山东高考录取日程表公布01-12
多彩的夏日作文350字11-22
条形码里的大秘密作文500字05-10
夜作文1000字10-13
风筝与线作文01-30
我长大了作文800字10-20
难忘同窗情作文800字05-15
雨过天会晴作文800字12-24
笑猫日记读后感作文精选02-16
令人难忘的读书节作文500字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