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心理咨询师真题_2016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复习:沟通与人际关系

时间:2023-06-01 20:0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沟通与人际关系(吸引、互动)
  一、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1、定义: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大众沟通亦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信息交流过程。
  2、结构:由信息源、信息、通道、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七个要素构成。信息: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词语。通道:人际沟通以视听交流为主。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及整个沟通过程。
  3、沟通的功能:①是获取信息的手段②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③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④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⑤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4、分类:①正式和非正式(按组织系统):正式的优势是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非正式沟通形式灵活,传播速度快,但存在着随意和可靠性差的问题。②上行下行平行(按流动方向)③单向和双向(按位置关系)④口头和书面⑤现实和虚拟:虚拟受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所左右。
  5、网络:正式沟通网络有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Y式。全通道式的沟通信息传递速度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高;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三种形式: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信息通过非正式沟通网络信息传播时速度快且影响力大。
  二、身体语言沟通:身体语言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1)目光与面部表情:目光是最能准确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身体语言形式。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身体语言沟通方式。除目光外,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以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形式(2)身体运动与触摸: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3)姿势与妆饰: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姿态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称为姿势。妆饰包括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4)人际距离: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霍尔分①公众距离(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12-25英尺)②社交距离(彼此认识的人,商业交往,咨询)③个人距离(朋友,温柔,大量信息,1.5一4英尺)、亲密距离(亲人、夫妻,0~18英寸).
  三、人际关系
  1、定义: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特点包括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2、阶段: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
  3、自我暴露与深度:自我暴露也称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的时候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奥特曼发现自我暴露的程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按程度由浅到深是情趣爱好、态度、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隐私等四个方面。
  4、原则:相互性、交换性、自我价值保护、平等。交换性原则指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得大于或等于失,至少得别太少于失。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的心理倾向,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给予肯定与支持。
  5、舒茨的三维理论(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1)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①包容:指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②支配: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③情感: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2)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就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3)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4)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再加上主动与被动的满足方式,就构成了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即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主动情感式(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和被动情感式(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5)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①包容需要:儿童与双亲交往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地沟通、融合,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群居或独处都会有满足感,并能根据情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较好②支配需要: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③情感需要: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舒茨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是用三维理论来解释群体的形成与解体。群体形成过程包容-控制-情感,解体感情不和-失控-难以包容。  四、人际吸引
  1、定义:指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
  2、(1)影响喜欢的因素 :熟悉与邻近、相似与互补、外貌、才能、人格品质(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2)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3)相似性主要包括: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兴趣、爱好;社会背景、地位;经验的相似。互补为特殊形式,增加喜欢的互补包括需要、社会角色和职业、某些人格特征的互补(4)人格品质是影响喜欢的最稳定因素之一,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安德森认为,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
  五、人际互动(合作、竞争)
  1、定义: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索的交流,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 互动是一个过程,是由自我、人际和社会互动组成的。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
  2、形式(1)合作: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基本条件是目标一致、共识与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2)竞争: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基本条件是.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并且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双赢或多赢即共赢是理想的人际互动形式。
  3、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1973年,多伊奇,个体与他人行为的目标手段之间如果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时,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当这种关系是积极的、肯定的,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与手段才能实现,这是合作关系。如同一球队的球员之间。而当这种关系是消极的或否定的,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个体的目标手段才能实现,他们是竞争关系。如拳击运动员。

2016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复习:沟通与人际关系.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80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