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文档大全网整理分享的部编版初中初三下册语文课件:《送东阳马生序》,欢迎阅读与借鉴。
【教学设想】
通过写自己年轻时期读书的艰苦,劝人利用便利的条件,虚心求教,认真读书。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种勤奋善学的精神,并掌握其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读课文注释①,教师补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嗜学怠叩问绮秀裘葛谒余撰
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五、学习课文第1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1段。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
⑴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⑵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⑶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⑷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滑。
⑸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⑹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⑺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3、指名学生翻译部分重点句子。
4、思考: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一段是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5、思考: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学生讨论后明确: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⑵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⑶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⑷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
6、思考: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明确:从本段最后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
7、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以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明确: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
六、学习课文第2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2段。
2、学生采用结合注释、相互交流、向老师提问等不同方式,理解本段中的重点语句,疏通阅读障碍。
3、思考以下问题:
⑴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⑵文章从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⑶作者写这些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的用意何在?
学生讨论后归纳:这一自然段主要是说明今之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这些内容与前一段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从四个方面与前面作者求学的情况形成对比:
衣食:廪稍之供、葛裘之遗──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组袍敝衣
住宿: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行深山巨谷
从师:未有问而不告──未尝稍降辞色、叱咄
书籍: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经过四层对此,显而易见昔日艰难和今日条件的优裕。在昔日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七、学习课文第3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3段。
2、学生自行翻译之后,教师指名学生翻译本段。
学生翻译后,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订正其中的错误,使学生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3、思考:请概括本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学生概括归纳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作进一步阐述。
八、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叙述、描写的同时,还适当地穿插了议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在讲述了今之太学生的优越学习条件后,进而推论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这就是通过今昔对比所揭示出的道理。
九、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知识储备点:
⑴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⑵理解积累一些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2、能力培养点:
⑴能够通读课文,利用文下注释自己翻译全文。
⑵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体验点:
⑴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⑵教育学生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与学习环境,努力向上,不断追求。
【教学重难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3、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屏幕显示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读课文注释①及文后相关资料,教师补充:
宋濂,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一生刻苦学习,“自少立志,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德为己任,为学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文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刘基曾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屏幕显示)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续现象为标准。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时,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
3、学生圈出生字词,同学间互读并纠正错误。
屏幕展示:(请同学读,边读,边显示读音)
叩问叱咄俟其欣悦负箧曳屣媵人缊袍敝衣以衾拥覆皆被绮绣容臭烨然皲裂
(学生读完后,教师纠正。)
4、翻译重点语句。
四、合作探究
1、分组合作,或你读我译,或边读边译并找出常见文言文现象。一组找出一词多义,一组找词类活用,一组找通假字;一组找古今异义。(学生围坐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分组发言交流。
3、教师小结:(屏幕显示)
⑴一词多义:
以:以衾拥覆(用,介词)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连词)
俯身倾耳以请(而,连词)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介词/拿,把,介词)
无从致书以观(来,连词)
和:久而乃和(缓解、暖和)
言和而色夷(谦和)
再:一而再,再而三(第二次)
日再食(两次)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忧)
无冻馁之患(忧患)
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助词)
走送之(代词,指借的书)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不译)
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其:门人弟子填其室(代词,代乡之先达)
缊袍敝衣处其间(代词,代太学生)
而:足肤皲裂而不知(表转折)
久而乃和(顺承连词)
⑵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为动词,腰挂
⑶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
⑷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汤:古:热水今:菜汤
走送之走:古:跑今:行走
尝趋百里趋:古:快步走今:趋势
或遇其叱咄或:古:有时今:或者
卒获有所闻卒:古:最终今:士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借今:假期
4、齐读全文。
五、学习小结
本文中作者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达了他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根据课文,试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提示: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根据课文,试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目的: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
二、研读探究
1、作者求学风餐露宿,困难重重。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请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作者主要从无书、无师、求学中途艰难、学习生活艰苦四个方面描写求学过程的艰辛。面对艰难,作者以坚韧的意志、勤学的精神一一克服了,终有所成。其精神可嘉。你在学习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呢?面对这些困难,你是怎样做的?(让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
4、学生讨论发言。
5、教师小结:大家明白“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学习中我们必须勤奋好学,发扬“永不知足”的精神。作者除了“不知足”外,有时也很“知足”。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在哪些方面是“知足”的?(找出相关的语句)
6、学生发言。
7、教师小结:作者在吃穿住等方面很“知足”,只要吃饱、穿暖,有房子住就行。那么,大家对作者的这种做法有何感想?假如你身处此种境况,你怎么想?怎样做?
8、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中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感受到现在学习生活的幸福和优越,从而激发起了学习的热情,也懂得了怎样追求幸福。)
三、总结全文(屏幕展示板书)
四、拓展延伸(屏幕出示情境话题)
1、“我”是宋濂──当“我”少时刻苦求学时,“我”认真地说:……
当“我”老来功成名就时,“我”感慨地说:……
2、“我”是老师──当“我”悉心教育宋濂时,“我”严厉地说:……
当“我”听闻宋濂的成就,“我”欣慰地说:……
3、“我”是同学──当“我”看到宋濂苦读时,“我”讥讽地说:……
当“我”听说宋濂做官后,“我”后悔地说:……
五、布置作业
1、列举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画荻教子)
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
【板书设计】
学习态度:嗜学
寓学习条件:艰难劝
理同舍生:烨然若神人学
于
事余之学
部编版初中初三下册语文课件:《送东阳马生序》.doc正在阅读:
2022年11月26日-27日四川资阳市延期举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公告11-29
可爱的绿萝作文500字07-08
2023年北京咨询工程师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2月23日-3月1日]02-28
中国卫生人才网:2016陕西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准考证打印网站10-03
2023江苏盐城市射阳县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教师20人公告(7月12日-14日报名)07-05
2022江西赣州市瑞金市总医院招聘研究生学历医技人员拟聘用人员公示09-10
2017上海公安学院录取分数线查询网站:上海公安学院招生网01-29
寒假趣事作文500字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