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导语】一部中国乡村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一部以阿富汗民族历史为背景的个人抒情小说,似乎很遥远,无论地域还是内容手法。前者压抑沧桑,后者感动中有逃出劫难的轻松。的连接点就是两个民族都面临灾难。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文档大全网读后感频道!
【篇一】《日光流年》读后感400字
三姓村的居民们在40岁之前纷纷患上喉堵病痛苦地死去。能够带领大家走出死亡黑咒的人就成为他们推举的村长。
为了活过40岁,他们在几位村长的带领下进行各种尝试,换土、种油菜、修渠饮水。为了完成一次次巨大的工程,村里的每户人家都在经历一次次浩劫:赤贫、一无所有、年纪轻轻就累死在工地、卖皮筹钱、卖*筹钱。巨大的灾难让他们退缩过,放弃过,但是对活过40岁生活的向往又让他们一次次地投入到奋争中。这个落后、封闭的村落甚至都没有见过白胡子的老人。但是大跃进、自然灾害、城市污染又每每都不肯放过他们。所有灾难接踵而至,已然绝望的村民被一次次被推向死亡。
这是中国农民的真实的噩梦,简单的叙述于无声处听惊雷。饥荒年代,当村长司马笑笑当着全村人一个个拣出各家残疾孩子放到一边,决定不给这些残疾孩子分救命粮食的时候,村民骂他是猪、是牲口。没过几天,村里开始陆续饿死孩子了,死亡的都是那些聪明伶俐的孩子。为了让聪明的孩子能够活下来,各家男人聚在村头老树下,进行商议。司马笑笑把女人们带出村捡野菜,男人们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乘机把家里的残疾孩子背到山谷里。那个上午像是凝固了,女人们哭喊疯癫地寻找丢失的孩子,男人们集体沉默,孩子们噤如寒蝉。少年司马蓝带领小伙伴终于找到被扔在山谷里的残疾孩子们,尸骸遍地。所有死掉的残疾孩子都面目不全手握小树枝,残喘的还在还在挣扎地驱赶成群乌鸦。地上一片狼藉,天上乌鸦像乌云一样盘旋,人的惨叫和乌鸦的叫声让人呢毛骨悚然。
这就是真相。只有看到这个真相的人,才会相信饥荒的三年自然灾害可能会饿死人、人吃人。本来就活不过40岁的三姓村民和全国农民一起受到到饥荒风暴的无情吹打。三年自然灾害究竟有多惨,死过多少人,吃没吃过人?作家用简单的句子陈述了真相,没有慨叹,没有抒怀,只有赤**的真相,只有残酷和无奈下的人性沦落,穿透时空的阻隔,摆在那里让你发抖。当少年司马蓝眼睁睁看到了父亲用身体为诱饵引乌鸦给大家作为饥荒年月的粮食的时候,他年轻的血液里就已经植入了抗争命运的因子。
作家把真相呈现给你的同时,也呈现出了灾难面前悲惨处境下的英雄。死摆在面前后,求生开始,英雄就在求生的一次次战役中诞生。三姓村封闭得像个部落,村长就是这个部落的首领,杜拐子,司马笑笑,蓝百岁,几代村长带着村民为了改变40岁就死的命运,为了抵抗重重自然灾害而努力,但是一次次遭到失败,村里的人还是不到四十岁就喉堵病相继死去。
主人公司马蓝这一任依然遭到了失败。他37岁了,也患上了喉堵症就要死了。他从小就立志要带着村里人走出魔咒,为了党村长放弃心爱的女孩蓝四十,也放弃了自己。他做了最后一次努力,求蓝四十救他,因为他需要时间带领大家把灵隐渠挖通解救活着的村民。
蓝四十用卖*的钱给他动了手术后,他是蓝着眼睛带领村民去修灵隐渠的,样子就像是魔鬼附体战神。在英雄面前,真相仍然不改变残酷的面目,在三姓村累死、炸伤十几个人的时候,在村里男人都到镇上卖过皮子之后,在大批女人到镇上出卖色相筹集修渠资金后,十几年后终于贯通的灵隐渠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呢?是镇上的污水。看着渠中漂浮肿大的死牲口尸体,看着令人作呕的渠水呼啸冲来,三姓村农民的再一轮奋争宣告破绽。而司马蓝也终于在40岁的早晨无灾地死在了那个自己许了一辈子,却一辈子辜负了的蓝四十的炕头。
几代人的努力纷纷失败,农村的现实残酷到让人不忍卒睹,封闭,恶劣的环境,环境污染让他们在死亡、贫困、无知中打转。但是,即便此时,《日光流年》也不给人以绝望。因为三姓村还在,男人女人还在,孩子还在,这个从一出生面对死亡的部落,他们在失落也绝望中酝酿这个下一次努力。
就像司马蓝的出生。当男人们在白银样的日光街头叨念着孩子要出生的会是个什么娃,村子的日子会怎么样的时候,司马蓝像一根银针一样在子宫里笑了一下就把脸挤到地人世间。出生意味着希望,有孩子出生,三姓村就永远有改变命运的勇气和机会。在将农民悲惨命运呈现给大家后,在失败和死亡过后,白银样的日头用时光为言辞,在这古老的土地上与我们一起谈论着生的希望。
【篇二】《日光流年》读后感400字
较之受活的寓言化叙事来说,本篇更接近于史诗范畴。
神实主义是对魔幻现实主义的舶来试验,然相对于后者跳脱的恣意想象,本土化的作品躲不过带入数千年的苦难积淀,与作者早年经历的印记。整个作品无可避免地融入阴翳的基调里。
与外交流极少,自给自足,阎连科似乎格外钟情于这样独立于时代洪流的小世界。但就算这样的小世界,也永远无法成为伊甸,譬如受活中圆全人的一次次侵扰,也譬如三姓村里诅咒一般的喉死病。而同样一脉相承的,是村人的蒙昧却坚韧。在小世界里,每一个所谓人物,在得到事实统治者的地位后,便带领勉力打破这一咒诅。而能指望的地方,仅有救火院与九都,虽于此人将不人,却是村里能贩卖到些许希望的地方。
油菜,换土,灵渠,基于短见经验形成的宏大计划,靠人皮与卖身一寸寸推进,尔后到达一个注定的结局,和西西弗斯的寓言一样,总是一贯具有悲剧的感染力。这篇小说,也是只属于这一个小世界的史诗。
蓝与四十的命中注定而终不得,还有竹翠的一厢情愿。典型模式化的三人情事,最终也随着滚滚的灵渠水而啸叫奔流向毁灭。又是一轮近乎宿命论的诅咒。
行文的方式,由司马蓝的所谓灵渠计划由缘起到幻灭,再一步一步追溯倒回其少年,幼年。所有线索收束集结,娓娓道出一切的缘由。文字也随着回忆温柔起来了。
而相对的,对于饥荒的叙述,明明虚妄却具有残酷真实的感染力。大概源于作者的深刻印记。
对于圣经的引用以及注释性的写作,基本也是带着实验性的。总算没因其形而伤其格,但对连贯性本身还是有破坏的。之后文字登上其渠后总算减少这种形式上的文字。
【篇三】《日光流年》读后感400字
最出彩的是第一卷和最后一卷。因为中间几卷是面对同样的灾难,几代人相同的挣扎失败。面对短寿以及可能造成短寿的原因,改变现状需要的经济或者其它条件,一直都采取卖皮卖肉,折腾劳力的办法。包括现代科技也无法解决的苦难,其实在每片土地每个民族都曾经发生或正在进行。每个民族的个体的不由自主参与其中。在魔幻中外界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和*或者改革,其实就是现实中人们对于现实困难的挣扎。借由卖皮卖肉,现实与虚幻链接在一起,使虚幻得更加现实,现实的却愈发虚幻。
倒叙下的最后一卷是故事的起点,而非历史的起点。可是在懵懂中苦难也是温和浪漫的。孩子们的游戏提醒我们他们背负的诅咒自幼年已经压力重重。更让人看到,祖祖辈辈的恐惧是以何种方式在血液基因中传递扩散。所以的问题可能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该如何面对问题。例如为了多活几年折腾还是把仅有的日子过好。这大概成为宗教问题。
第四卷每章都引用《圣经》,现实却和每段圣经故事相反。是诅咒太深,神都无法救赎,还是根本就没有神,没有救赎?如果镂耙山人有原罪,新的饥荒并不代表上帝的考验,耶和华没有亲临。所以吃亲生骨肉,扔掉残疾孩子,利用人尸体吸引乌鸦以捕食,甚或村长以一己病体吸引乌鸦,和圣经故事无论多么重合,看到的都是恐怖的残忍而非我不入地狱的英勇。灾难深重已经超过神意,无关人性,只有本能。
阎连科的构造的悲哀世界充满人的欲望与挣扎。不是个体,是穿越时代许许多多人的挣扎。在困顿迷茫中没有气馁的一代代摆脱不了又不甘心妥协的继续。这个悲观的故事,没有解脱之道,就如同你我在世上面对的每个恐惧和不甘。它们算不得执念。它们没有s天下大道能解。我认为,这正是本书迷人之处。深深的绝望与恐惧,深深的牺牲与妥协,深深的悲哀和迷惑。
和本书同样探讨了灾难与人性主题的《追风筝的人》阅读更流畅。小说涉及到的历史社会问题广泛:民族矛盾,阶级差异,宗教问题,霸权与侵略,塔利班的历史……是在阿富汗民族历史宏大背景下两个童年伙伴之间友谊与忠诚,勇气和怯懦以及通过救赎别人实现救赎自己的完美故事。这部2005年销量第三的小说带来感动。感动人心的是人性的光芒。在残忍的情景里,哈桑和阿米尔的勇敢坚持都是为了在心里发誓要待之忠诚的朋友。哈桑出于友谊,而阿米尔出于歉疚。
真正解救他们于战争与仇恨的应该是现代西方文明。所以尽管我们阅读中有伤心担忧,但知道这并不是无解的。
如此,两部小说就代表两种不同的文明。东方文明中,苦难如同诅咒,无因无果;西方文明则用逻辑强调普世价值。东方文明强调集体,如祖祖辈辈或者整个村、县,西方则突出个体奋斗或者突破。东方在集体中塑造权威,西方用个体成功说明价值获胜。不同冲突下,精彩各异。于我,前者是血液,后者是理性。
文明可以并存,选择却只能。
《日光流年》读后感400字.doc正在阅读:
《日光流年》读后感400字09-21
2019幼儿园宝宝寄语大全10-06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同步练习试题111-06
2017年浙江省语文高考试题卷,2017年贵州高考试题:语文11-21
我最敬佩的人作文600字10-08
耕地的红线作文800字10-03
2018山西太原中考招生体育测试安排公告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