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文档大全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沪教版高三语文教学设计》,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
1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品味语言,把握意象,领会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写作特点。(知识目标)
2从意象入手,感知诗的内容,并逐步理解诗人的感情。
3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初步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大意。但黎平四中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不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个别学生被动,甚至不学习,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没有意义的苦差事。这些不那么优秀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关键在于情商,在于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方法,如果能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让他们从中领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及成就感,后劲定是非常足的。
教材分析
《雨巷》选自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一单元,这个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新诗摆脱古典诗严整格律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诗可以陶冶性情,高一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用诗歌的美感染熏陶他们,有助于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培养乐观积极的态度。“雨巷”诗意,朦胧,感伤,与他们花季情怀有着共同之处,雨巷有着极其浓重的象征意义。人生处处有雨巷,诗人在黑暗孤独中从未放弃对光明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由此可以在教会学生语文知识,培养他们语文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勇往直前寻找人生出路,让青春之树结出灿烂饱满的果实。
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朗读课文及辅导书掌握生字词,理清文章结构,感知文章内容。品味重点语句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内涵,把握作者感情。(知识技能)
2互助合作,通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新诗中自由诗的特点。通过探讨交流,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品味语言,把握意象,领会表达技巧。(过程方法)
3通过具体生动的讲解分析归纳,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从多个角度解读“雨巷”,引导学生会思考自己人生中的“雨巷”,培养他们面对“雨巷”时积极乐观的态度,及在孤独迷茫中收放自如的宽远情怀。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本文,应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三方面,重在指导学生感悟文中内涵,培养语文能力,既学会又会学,领会文章内容,情感,写作技巧,掌握诗歌鉴赏方法。
2灵活运用讲授法,朗读法,问答法,情境导入法,点拨法等技法,解决本课基础知识及重难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发散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构建开放,有序,充满活力的课堂,把接受型教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
3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做到课堂中有生活,生活即语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
4充分运用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特别是专业技能,把课堂带入学习的气氛中,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课堂取得成功的关键。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愿我在最后的时间,将来的时候看见你,愿我在垂死的时候用我的虚弱的手把握着你。”这句话是作者戴望舒的告白词,这句话的意思通俗点讲可以是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爱情有着浪漫而美好的追求,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以联想诗人对生活的向往是何其光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戴望舒的《雨巷》,一起感受他的多样情怀。
2检查预习情况。
一抽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强调生词含义,扫清阅读障碍。掌握下列词语的读音及含义。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走。
寂寥:寂静,空旷。
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
凄婉:哀伤
颓圮:坍塌,破坏。
惆怅:伤感,失意。
二提问学生“本文用了哪些意象?”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带着问题“全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有何特点?”,全班齐读。
朗读完,学生自由回答。
4进入文章(学生们各抒己见,那么具体是什么,一起来探究吧)。
一了解与文章相关的知识
(一)作者戴望舒
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二)写作背景介绍
1927年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屠杀革命者,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新希望。
(三)文学常识
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施蛰存。他们提倡“纯然的现代诗”,追求诗歌的散文美,内涵丰富。
5精读,解析课文,突破重难点。
第一节表达“我”希望遇见丁香一样的姑娘。“独自”写出“我”的孤独寂寞。“悠长”“寂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孤独的“我”,寂寥的“雨巷”,都凄清迷茫,有强烈的象征意义,“雨巷”的泥泞阴暗,没有阳光与温暖,正是沉闷窒息的黑暗现实写照。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希望,理想与一切美好的事物。
第二节,丁香姑娘是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表达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的渺茫憧憬。三个句式一致的句子,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颜色”“芬芳”“忧愁”,由实到虚,切合诗的意境。
第三节,“我期待的姑娘和我一样彷徨而又迷茫。”这说明丁香姑娘和作者在某个层面上相契合,她象征着作者某一方面的性格特质。更宽的讲诗人的追求就像丁香姑娘一样,时近时远,期待着也忧伤着。
6小结
一二节写了作者想遇见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作者在孤独寂寥中有着美好憧憬,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雨巷》,再次体味作者的哀伤及追求。
7作业布置
掌握生字词,思考诗人为什么使用丁香这个意象?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提问)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丁香开在暮春时节,花为浅紫色或白色,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诗人将丁香姑娘写得凄美,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2继续精读课文。(学生齐读,然后老师讲解。)
3重点语句赏析,突破重难点。
一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能否将居中的两个“飘”字改为“走”字?为什么?
明确:不能。“飘”字与“梦”字构成组合,“飘”字生动描写出诗人幻想中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
二第六节描写这位姑娘在雨的哀曲里逐渐消失,能否将这个“雨的哀曲”去掉?
明确:不能,“雨的哀曲”有力烘托了凄迷清凉的气氛,渲染了诗人的心情,“雨的哀曲”这个音乐恰如其分表达诗人内心无以言表的悲哀。
4疑点探究,“雨巷”的多重解读。
一文中开头作者是一个人,结束还是一个人,雨巷寂寥,破败,环境阴暗,作者心情潮湿,作者就像一个置身茫茫夜色中不断寻找光明的孤独战士,他的心情是沮丧的。
从文章社会背景(白色恐怖笼罩,革命者面临屠杀)看,“雨巷”代表现实黑暗,而作者在黑暗中一直彷徨,期待,遇见“丁香姑娘”却抓不住,象征他理想幻灭。
二作者一生与三个女性有不解之缘,无论岁月怎样变换轮转,作者的第一段感情留在生命中的爱与痛挥之不去,雨巷投射在感情中,就像没有春天的种子,爱恋之花未能绽放在阳光中。
从文章内容及作者个人经历看,“雨巷”代表感情上找不到归宿,得得失失,起起落落,他向往的爱恋,他想要的归宿,总是求而不得。
三读者体验。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雨巷”,“雨巷”放诸在生命中正如一个个此起彼伏的困难。
5雨巷写作特点
一丰富的寓意。“雨巷”破败狭窄,阴暗潮湿,断篱残垣,被迷茫的凄风苦雨笼罩。从这雨巷,我们可以联想到当时令人窒息的时代氛围,风雨如晦的社会背景。而诗中“我”的一腔愁绪,满腹哀怨,正是被时代环境逼得透不过气的人们的精神状态。
二浓重的象征意味。诗中“我”“雨巷”“姑娘”并非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
三富于音乐性。运用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音乐感。
一诗歌的语言。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深情的词语仔细品位其深层含义。
二诗歌的形象。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
三诗歌的感情。要准确把握形象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
内容总结
戴望舒是一个热情澎湃的诗人,也是一个对生命对生活有着美好追求的普通人,更是执着追求与寻找出路的勇敢战士。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雨巷”,当我们被磨难缠绕时要想起戴望舒的追求精神,笑对人生起伏。
一、导入新课:
1、提起战争,同学们想到了哪些词语?
想到了痛苦、灾难、血腥……还有血肉横飞、枪林弹雨、烈火硝烟、……
“战争”给我们的印象是总苦痛的。
2、今天,我们学习小说《荷花淀》,(板书荷花淀)也与战争有关。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那同学们也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读后的感受,好吗?
你感受到的是清新,有的同学说是恬静,还有的同学说是自然,还有和谐
本文与战争有关,但同学们却感受却是美好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荷花淀》真的被人们称为“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板书美)
我们在这节课就来重点赏析文章在哪些方面带给了我们“纯美”的感受。
3、我们来看一下本文的学习目标,你来给大家读一下吧。
二、研读文本,品味纯美
下面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文本,把文本中能给你“美”的感受的地方找出来细品。五分钟。
1、披文入情赏美景
好,哪一个同学先来说?
这位同学。
奥,前三个自然段环境描写感觉特别美,能具体说一下吗?
你看到了一幅图画,什么画面,月下女人编席图。概括的非常好。
这位同学,你也想说?
你感受到了纯美的意境
把纯美换一个词?
清新明丽,一般而言,意境的营造离不开意象,那你能说一下作者选取了那些意象吗?
对,有月亮、苇眉子、云彩、薄雾,意象也是那么唯美。
你喜欢这一部分,那你就给大家读读吧,其他同学可以试着想象画面?
他读的怎么样?
节奏感好,声音很美。的确,我也感觉声音与画面很相配。
同学们,我把第一自然段在形式上做了一个小小改动,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
有什么不一样?
感觉像读散文诗。评论家也这样说,因为孙犁小说散文诗般的语言、朦胧诗般的意境,还称孙犁的小说是“诗体小说”。
2、沿波讨源见真情
荷花淀不仅景美,人也美,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水生嫂。
谁来结合文本分析一下水生嫂的形象?
好,最后排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勤劳美丽,从哪里看出来的,从编席的描写中看到的,
还有吗?从大门没有关,端饭看出体贴丈夫、温柔多情。用词十分准确。
谁来补充?
你从他们坐船找丈夫看到水生嫂惦念丈夫,遇见敌人看出她的勇敢,把船划进荷花淀中去,还表现出他们的智慧,很好,这不仅有水生嫂,还有其他女人,只是他们共同的品质。
刚才我们抓住动作细节赏析人物形象之美,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还有一个突出的手法,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对,就是对话,也就是语言描写。
我们来看这三句。
“你总是很积极的。”(投影)
从这句话,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你读出了嘲讽,嘲讽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吧“就你积极”,再读一遍,换一个词,有点埋怨,对,水生嫂埋怨什么呢?(太危险了,不和家里商量)除掉埋怨,我们还读出了什么,是肯定和夸赞,由此看出水生嫂的深明大义。
第二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当时出版时句号被改为逗号,孙犁先生不同意,你们看有什么不同吗?
对,句号强调的是我不拦你,更能突出水生嫂的深明大义,如果是逗号的话可能更强调家里的困难了。你对标点理解的都这么深刻,可见很会赏析文章。
第三句呢,妻子对丈夫的忠贞。
中国有句老话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对,不可跪着生!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本色。
同学们将分析整合一下,学总括水生嫂形象
温柔体贴、勤劳淳朴、勇敢坚贞、深明大义、爱家爱国。
这不仅是水生嫂的品格,也是当时千千万万战地农村妇女的品性,他们像荷花淀里的荷花,有着纯真的的性情,闪耀着纯美的人性的光辉。
3、水到渠成识结构
环境、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我们来看情节,课前让同学们拟小标题,找一个同学说一下。
好,中间这位同学,你来说。
能够抓住主要场景,概括的很好,“送夫抗敌”“探夫遇敌”“助夫杀敌”,情节简单,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曲折离奇,水到渠成,自然成文。这也应是本文被称为纯美绝唱的一个方面。
4、疑义相析探主题
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故事的高潮部分也就是枪战环节,三言两语便被带过,对此提出批判,还有人说,“抗日战争这么严酷,有这么恬静优美的环境吗?人们会这么恬静自得吗?作家这么写是诗化战争,是违反现实的呢?”你们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小组内讨论一下。
一组先来说把。
你们认为我们的祖国本就美好,人民本就纯真,所以与现实相符。是支持孙犁先生这样进行创作的。
三组来说。
这样更能激发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江山如此多娇,岂容外敌践踏。
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在《孙犁文集》中有这么一段话,齐读一下,“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是镂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愿意去写这些东西。我也不愿意回忆它。
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荷花淀》是当之无愧的“战争小说的一首纯美绝唱”。
孙犁的创作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虽然荷花淀带给了我们美的感受,但战争无疑是残酷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定当珍惜这美好的生活。
三、布置作业
还有一篇小说与《荷花淀》并称现代诗化小说的双璧,那就是茹志鹃的《百合花》。课后请阅读,并完成思考题。
沪教版高三语文教学设计.doc正在阅读:
2023年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第二批招聘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7人公告08-15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课件:《静静的夜》06-30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2017年12月英语四级报名入口:www.sdecu.com01-31
小学二年级新年祝福语6篇01-17
关于感恩作文300字模板02-15
古代四个字成语故事大全01-27
那一刻,我真开心作文700字07-20
房地产置业顾问实习报告201606-22
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题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