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戊戌变法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9.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正在阅读:
2017年中考历史知识点:戊戌变法10-26
2020年贵州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综合考试】11-15
2分钟简短睡前童话故事大全【四篇】09-16
张家口市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河北张家口市教育考试院公告08-28
广西2017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06-07
美丽的江滨公园作文300字01-18
2020年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Word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