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宠爱_喜迎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感想体会选编【7篇】

副标题:喜迎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感想体会选编【7篇】

时间:2022-02-07 02:06:5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得体会# 导语】今天的澳门,已培养和孕育出很好的爱国爱澳氛围,已经成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发展创新科技的一片沃土,保证了“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澳门这朵祖国的“莲花 ”必将绽放得更加绚丽夺目!以下是由©文档大全网为您带来的《喜迎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感想体会选编【7篇】》,供您品鉴。

喜迎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感想体会选编【篇一】


  回归祖国20年来,宪法和基本法权威在澳门得到坚定维护,行政主导体制运行顺畅。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始终坚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权威,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广泛弘扬爱国爱澳、包容共济、务实进取的优良传统,坚定履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宪制责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依照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立足澳门实际情况,坚持循序渐进、均衡参与的原则,稳妥推进民主政制发展。

  “科学的顶层设计,正确的道路选择,务实的开拓进取,演绎出精彩纷呈的生动现实。从宪制层面看,澳门基本法是中央政府确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地位的纲领性法律文件,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国家对澳门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细化和规范,为澳门平稳过渡、顺利回归和特别行政区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在澳门,全社会形成了拥护、支持、学习和宣传基本法的良好风气。基本法得到了澳门同胞的普遍认同、坚定支持和广泛拥护,已经成为共同的社会行为准则和政治文化。”全国政协常委、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会长廖泽云如是说。

  回归祖国20年来,在中央的关怀支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带领社会各界人士,严格按照宪法和澳门基本法办事,促进澳门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稳定和谐,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印证了“一国两制”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

  回归祖国20年来,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澳门得到切实维护。2009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制定《维护国家安全法》,率先履行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宪制责任;2016年在立法会选举法修改法案中增加“防独”条款;2018年设立由行政长官任主席的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2019年1月顺利完成对澳门立法《国旗、国徽及国歌的使用及保护》的修改,并制定配套行政法规,明确奏唱国歌的礼仪并对侮辱国旗国歌的行为设定刑事处罚,切实维护国家象征和标志的尊严。

  回归祖国20年来,澳门特区政府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立法取得长足进步,司法体系不断完善,至2018年底已完成800多部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制定修订,为澳门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2019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横琴口岸澳方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实施管辖的决定》。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认为,澳门的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回归祖国后,中央给予澳门全方位的支持,不仅纳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五年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定位,还相继推出“个人游”、《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横琴开发,以及支持澳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为澳门发展创造了更宽阔的平台。

喜迎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感想体会选编【篇二】


  澳门回归20年来,中央政府始终坚持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不干预特区政府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坚决支持澳门特区政府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依法行政;坚决支持澳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特区政府有效施政提供了根本保证。

  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加强与内地交流合作、加大对外合作的政策措施。从2003年《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将内地庞大的商品、服务和旅游客源市场向澳门开放;到帮助澳门应对金融危机,宣布支持澳门经济稳定发展的9项具体措施;到2009年中央政府同意澳门大学迁建珠海横琴岛,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实施管辖;到2011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国家“十三五”规划公布实施,明确澳门建设“一中心、一平台”的发展地位;到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域图(草案)》明确澳门特别行政区管理海域从澳门陆地向东、南方向划定,面积为85平方公里;到2017年8月,驻澳门部队出动官兵约千人,协助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救助台风“天鸽”带来的重大灾害;到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通车、2019年2月颁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再到2019年11月出台15项惠澳政策、《〈内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第四议定书》签订,中央政府的支持为特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帮助澳门扩大国际“朋友圈”。澳门回归后依然保持独立关税区和自由港地位,澳门加入的国际组织从50多个增至100多个,参加的国际公约从150多个增至600多个,以“中国澳门”名义签署的国际协议分布在经济、贸易、金融、司法协助、民航等领域。澳门自然资源有限,这种特殊的国际地位对其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益处。

  20年来,内地各省市纷纷加大与澳门特区的合作。资料显示,维持澳门正常运转的90%以上的淡水、60%左右的电力、80%的粮食和几乎全部的活禽蔬菜,均由内地省市常年不断地供应。

  事实证明,背靠祖国,澳门才能一次次从容应对危机和考验,劈波斩浪,不断前行。

喜迎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感想体会选编【篇三】


  澳门人历来有爱国爱澳、反抗侵略的优良传统。从1849年葡萄牙人侵夺澳门的管理主权以来,澳门居民一直不屈从殖民统治,坚持不懈地与殖民者进行斗争。

  回归祖国后,澳门特区政府始终把爱国爱澳作为社会核心价值加以倡导培育,持续广泛宣传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增强广大居民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澳门同胞爱祖国、爱澳门的优良光荣传统,提升了澳门同胞的国家归属感与民族自豪感。

  20年来,澳门特区政府从法律、政策等方面持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2000年提出“爱国主义和公民意识应在整个教育领域内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切实的推行”;2000年10月1日,金莲花广场首次举行升旗仪式,此后金莲花广场每日都会举行升降旗仪式;2001年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公民教育,特别是有关国家民族观念的教育”;2006年制定了《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明确规定“培养及促进受教育者爱国爱澳、厚德尽善、遵纪守法的品格,尤其应培养其对国家和澳门的责任感”;制定实施《非高等教育阶段“爱国爱澳”教育实施纲要》《非高等教育范畴德育政策》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修订《国旗、国徽、国歌及区旗、区徽的悬挂及展示》。特区政府建立健全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法律和政策,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2月25日,澳门立法会高票通过了《维护国家安全法》。为基本法23条立法,是澳门特区全面落实基本法的必然要求及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强化澳门居民对国家的认同,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澳门与国家的共同利益。

  岁月流转,人事代谢。城市在变,世界在变,但澳门人的爱国爱澳情怀始终不变。广大市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日益提高,爱国爱澳已从民间的个人情怀成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这是澳门“人心回归”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条件,是澳门社会得以团结发展、推进“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民意基础。

喜迎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感想体会选编【篇四】


  回归以前,澳门社会治安问题重重:本地生产总值连续4年负增长,失业率高企,导致治安严重恶化,各种社会弊病如抢劫、谋杀、自杀、吸毒等问题日益严重。

  回归以来,澳门特区政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依法施政,始终以广大居民为重。无论面临自然灾害袭击还是国际金融危机波及,特区政府都坚持把居民的安全保障作为优先议题。澳门警队不断提升执法效率和能力,加强打击犯罪力度,严密防范各种罪案发生,总体治安稳定良好,赢得澳门居民的充分肯定。

  20年来,特区政府坚持把“发展为民、民生优先”的理念贯穿施政的全过程。特区政府不断深化民生工程建设,并把建设民生长效机制上升到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的战略层面。在民生重点领域,先后建立六大长效机制,包括社会保障体系、住屋、医疗、教育、人才培养、防灾减灾等方面。推出现金分享和“医疗补贴计划”,不断加大教育及医疗资源的投入,提升职业税豁免额及退税……澳门居民享受着特区政府提供的各种福利和保障,分享着经济发展成果。

  20年来,特区政府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响应社会和居民的民生要求,采取一系列具体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施政为民,纾解民困,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民生权益。

喜迎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感想体会选编【篇五】


  回归20年来,澳门特区政府紧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贯彻以人为本,加强法治建设,有序推进民主政治,加强施政宏观战略研究,重视科学决策,构建了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特区政府持续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公共行政改革,优化公共决策系统,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公共行政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廉政爱民、敢于承担、勇于创新的公务人员队伍;不断推动行政改革,在电子政务、架构重组、社会治理、区域合作以及教育文化等方面均取得明显的进步,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创新社会治理理念,不断走向“社会善治”。

  特区政府从广大居民切身利益出发,深入推进澳门城市安全建设,确保国家安全和区域稳定;本着“科技强澳”的理念,通过明确科技发展的方向、路径和重点领域,实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速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高度重视解决交通问题,结合多种方式,努力构建高效、便捷、绿色的出行环境;深化绿色教育、倡导绿色生活,加强居民环保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特区政府还充分发挥澳门独特的文化优势,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在施政中求同存异,通过不同社会文化的融合,维持和谐的氛围。

  2019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澳门特区候任行政长官时指出,澳门“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岁月为证。20年的历史已经证明,澳门回归祖国后取得了巨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积累了丰富治理经验。历史还将继续证明,澳门一定会创造让世人更为惊奇的新的更大成就。

喜迎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感想体会选编【篇六】


  1999年12月20日凌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会议员面向国旗、特区区旗庄严宣誓,拥护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竭诚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服务。宣誓就职后,议员们在凌晨举行首次会议,通过了《回归法》等一系列特区成立的必备法律。

  “午夜立法”开启澳门法治新进程。持续推进原有法律清理工作,不断完善基本法的配套立法和规定,建成符合本地实践的行政区司法体系……20年来,在“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的指引下,澳门特区政府、立法会、司法机关严格依照宪法和澳门基本法办事,独立行使司法权,维护公平正义,捍卫了法治精神。

  基本法凝聚最广泛人心,是特区稳定发展的“定海神针”

  2019年是澳门基本法颁布26周年、实施20周年。澳门基本法是特区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澳门爱国爱澳精神的理性支点。拥有广泛和深厚的民意基础,是澳门基本法得以全面落实的重要原因。

  澳门基本法起草历时4年多,经历三个咨询、修改阶段。期间,由90名澳门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共收集意见书840多份,包括具体意见和建议3380多条。起草历程表明,基本法体现澳门广大居民的心愿,具备广受认同、坚实可靠的群众基础,其能够成功实施必然在情理之中。

  每年的国家宪法日、澳门基本法颁布和实施纪念日,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特区政府法务局、民政总署及教育暨青年局等部门都要举办系列活动,以学术研讨会、培训课程、法律问题比赛、校园推广计划等多渠道、多方位宣传宪法和基本法。

  如今,对澳门人来说,基本法已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为准则。回归以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依据基本法推动制定了627部行政法规,仅中级和终审法院就审理涉及解释和适用基本法条文的案件近300宗,内容涉及澳门居民基本权利、土地及私有财产权保护、永久居民身份、居留许可、房屋津贴等等。

  特别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澳门持续完善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体系。2009年2月25日,根据澳门基本法第23条制定的《维护国家安全法》,在立法会上获高票审议通过。这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基本法的必要举措,又填补了澳门特区在相关法律方面的空白,确保了澳门特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人心稳,社会才能稳。从过去为澳门平稳过渡提供信心保障,到现在深入人心,爱国爱澳薪火相传。正如澳门中联办主任傅自应所说,实践充分证明,基本法是澳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坚实法律保障,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障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

  法律本地化改造,建立特区特色司法体系

  中国宪法取代葡萄牙宪法,澳门基本法取代澳门组织章程。澳门回归后,法律体系的整个宪制基础发生根本性变化。面对新格局和新挑战,20年来,澳门特区政府、立法会、司法机关以革故鼎新的勇气,凝聚改革魄力,迎难而上,主动作为。

  这20年,是澳门法律本地化逐步实践的20年。

  法律本地化不仅要将原有法律“过户”,还要进行清理、翻译、修订。回归后,澳门对1976年至1999年12月19日期间颁布的2123项原有法律及法令的生效状况进行清理,对约4万条条文进行逐条分析。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梳理了原有法律及法令的清单,仍生效的法规共668项(法律108项、法令560项),而不生效的法规共1455项(法律232项、法令1223项)。

  此外,还确认了每一项法规是否仍生效以及注明每一项法规不生效的原因及依据。对仍然生效的原有法律及法令,按照澳门回归法的规定,进行法律适应化处理,对与现行法律制度不协调的相关条文内容,以及中葡译文不准确之处提出修订建议。

  按照“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澳门特区政府通过不断完善相关选举制度,致力于拓展民主政制的实践。2012年,澳门特区顺利完成行政长官选举和立法会选举两个选举法的修改工作,迈出政制发展的重要一步。2014年的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由300人增至400人,提升了居民的政治参与度。

  这20年,是澳门建立特区特色司法体系的20年。

  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独立司法是公正司法的前提和基础。澳门特别行政区司法制度确立的标志之一是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回归前,澳门的司法组织属于葡萄牙司法机构的一部分,本身没有独立且自成体系的架构和制度。所有不服澳门法院判决而提起上诉的案子,都要去葡萄牙上诉法院审理。回归后,在“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原则下,享有司法终审权,终审法院所作的判决为终局判决,澳门因此成为独立的司法管辖区。澳门司法机关有权依据澳门基本法及特区法律,独立行使司法权。

  四次修改《司法组织纲要法》,初级法院陆续增加专门法庭,中级法院设立两个分庭……20年来,澳门司法体系持续调整优化,司法组织专业化程度大幅提高。依据澳门基本法建立的司法制度努力适应澳门的政治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澳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10月15日,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出席司法年度开幕典礼时就曾表示,澳门“已建成符合本地实践的特别行政区司法体系”。

  这20年,是澳门立法权高效运行、司法效率不断提升的20年。

  回归以来,澳门特区立法会“不拉布”、不折腾、不内耗,支持和监督政府依法施政,立法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截至2018年底,澳门特区立法会制定颁布289部法律,立法会议员就政府施政共提出书面质询、口头质询8280多件。在提升司法效率方面,澳门大力推广中文在司法程序中的使用,注重培养法官和司法文员。如今,澳门检察院已基本实现用中文制作诉讼文书,三级法院以中文或中葡双语制作的裁判文书超80%,彻底改变回归前全部使用葡文的历史;法官人数由回归初期的23名增加到现在的48名,司法文员由100人增加到216人,基本解决了法院人力资源短缺问题。

  这20年,是澳门立法积极回应民众关切、注重改善民生的20年。

  回归以来,澳门立法的亮点之一就是注重改善民生。制定《劳动关系法》等近10部劳工法律,保障雇员就业权利、薪酬和职业安全;颁布《社会保障制度》,设立政府社保基金,为全民提供基础养老保障;实施《社会房屋法》《经济房屋法》等,完善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澳门先后出台逾30部法律保障社会民生,民生不断改善,各项民生福利政策覆盖范围较广,确保社会各阶层都能够分享特区发展成果。

  舵稳而能远航,定位方能达标。12月20日,xxx将履新澳门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相信有着10年立法会工作经历的他,定会带领新一届特区政府依法高效施政,带领全体澳门同胞续写“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新篇章。

喜迎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感想体会选编【篇七】


  1689年,面对雄奇繁荣的澳门港,诗人屈大均用一句“外国频挑衅,西洋久伏戎”道出了被挑衅被侵略的多灾多难。

  310年后,1999年12月20日,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与澳门特区区旗一同升起,向全世界郑重宣告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开启了“一国两制”新纪元。

  330年后,2019年9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主席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评价澳门向世界展示的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2019年12月20日,澳门将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准确把握和紧紧抓住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机遇,澳门这朵“盛世莲花”就会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篇章。

  坚持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建设更加繁荣稳定和谐的澳门

  初心不改,方得始终。1999年至2019年,澳门特区历任行政长官及其团队,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确保特区行稳致远;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前提,促进澳门繁荣安定。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一国两制”确立了澳门的制度优势和发展道路。20年来,澳门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财政保持盈余、民生福利提升,巨大成就彰显“一国两制”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纳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一国两制”实践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深入总结“一国两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一国两制”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对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做出了系统的制度设计和工作部署,彰显了中央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不动摇的决心、定力和信心。

  未来的澳门,将以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为宪制依据,以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为准则,以满足澳门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愿景。澳门特区候任行政长官贺一诚代表新一届特区政府庄严:“稳固成功态势,稳续和谐大局,推动澳门‘一国两制’实践继续前进。”

  加强遵纪守法意识,建设更加廉洁清明公正的澳门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澳门在回归祖国之前,贪污舞弊的现象相当严重。腐败不除,民生问题无保障,社会稳定无可能。

  回归20年来,特区政府始终将廉政建设作为重要施政方针,在特区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澳门的廉政建设无论在防治贪污腐败的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方面,还是在廉政文化的培育系统方面,都打下了良好和稳固的基础。

  尤其是近年来,特区政府严格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加强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公共行政领域的廉政建设。从《预防及遏止私营部门贿赂》,到《修改第11/2003号法律<财产申报>》,澳门持续强化廉政制度建设,有力促进特区的繁荣稳定,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条件。

  立足回归20年来的成功经验,澳门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公务人员的遵纪守法意识,完善财产申报制度,加强廉政教育,充分发挥廉政公署和审计署的监察职能,积极接受立法会和社会公务人员的廉政监督,依法严肃处理公务人员违法违纪行为。我们将看到一个更加廉洁清明、公平正义的澳门。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设一个更加“多彩”的澳门

  2018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了位于横琴新区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中医药,作为澳门新兴产业之一,已经走向国际化和产业化,进入欧盟市场。除此之外,会展、文化创意与特色金融都在成为澳门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的多元化,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

  立足澳门经济发展的实际,推动澳门由“*”走向“多彩”,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新一届特区政府施政的重要工作。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对澳门来说,要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必然的选择。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和“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将为澳门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围绕“一中心”建设,澳门已经组成了《促进澳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联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的构建工作。围绕“一平台”建设,澳门可利用国家对澳门建设葡语系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的支持,发挥澳门在税务、法律和资金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协助内地企业拓展葡语国家市场及葡语国家企业进入内地市场,促进中葡经贸双向合作。

  把握新时代新机遇,背靠祖国,放眼世界,积极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与内地省区市的互利合作,开拓澳门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天地,“多彩”的澳门未来可期。

  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建设更加融通中西薪火相传的澳门

  2005年,圣保禄教堂遗址上的大三巴牌坊,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历经三次大火的大三巴牌坊,见证了澳门中西文化荟萃的历史进程,也是澳门多元文化共存的象征。

  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澳门作为中西文化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传承岭南色彩的中华文化,融汇欧陆风情,蕴含独特魅力”。

  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势必为澳门带来新机遇。要真正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离不开“中华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离不开爱国爱澳核心价值这一重要基石。把“加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对国家和澳门本土文化、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认识和学习”,放在“保持和发展澳门城市在文化上的多样性”中,正是着眼于此。

  基于中华文化,充分发挥澳门中葡双语环境与文化的独特优势,加快建设中葡双语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与葡语国家双向培养中华文化与语言的爱好者、传播者和研究者,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交流中心,推动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双向文化交流,更加融通中西薪火相传的澳门势必会引起世界的瞩目。

  心怀大局,登高望远。在新的征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澳门,只要坚持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坚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坚持包容共济、促进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广泛团结,“一国两制”实践就能沿着正确方向走稳、走实、走远,澳门就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喜迎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感想体会选编【7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DD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