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导语】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高山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出发吧,愿你前程无量,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整理的 《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章节复习题》供您查阅。
【文章一】
第一章 绪论
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心理互动,即二者寻求沟通、理解与合作的心理发生现象及其规律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公关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方法,包括系统分析、动态研究、比较研究
2、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
【文章二】
第二章 组织的心理氛围
组织心理氛围是指组织内部环境的心理气氛,是组织员工对组织整体状况以及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和前途感受的综合反映。(特点)是弥散性和相对稳定性。(核心)是组织凝聚力和士气,以及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生成的集体意识和主人意识
组织心理氛围的内涵:
1、组织的心理氛围表现了组织的意识状态
2、组织的心理氛围是组织情感的反映
3、组织的心理氛围反映着组织中的相互关系
4、组织的心理氛围反映了员工对组织的态度
影响组织凝聚力的高低的因素:
1、组织的目标
2、组织的利益
3、组织领导人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
4、组织成员心理满足程度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
5、组织内部冲突的解决状况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
士气高昂的组织具有的七种特征:
1、组织的团结是来自内部的凝聚力,而不是来自外部的压力
2、组织内部没有分裂成互相对立的小团体的倾向
3、组织内部具有处理内部冲突和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
4、组织成员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组织成员都了解组织奋斗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6、组织成员对组织的领导人抱肯定和支持的态度
7、组织成员承认组织存在的意义,并有维护组织,推动组织继续发展的愿望
影响组织士气的八点因素:
1、对所在组织的满意程度
2、组织目标得到成员赞同的程度
3、的素质及领导方式
4、对工作的满足感
5、经济报酬是否合理
6、成员关系是否和谐
7、奖励方式是否适当
8、员工的身心是否健康
集体意识是与归属感和认同感相联系的一种现代组织意识,指的是成员对集体的正确态度。(包括两个层次):组织内个别成员的集体意识和组织成员群体的集体意识。(其发展过程为):前者是后者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后者则是前者进一步培养和升华的结果
个别成员的集体意识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承认集体利益的价值
2、遵守集体的规范
3、能和集体其他成员友好相处
集体的群体意识的特点:
1、集体成员对集体有认同感、归属感,能够服从组织决定,遵守组织章程
2、集体成员对集体有责任感,必要时肯为集体作出牺牲
3、集体成员具有共同的集体荣誉感
主人意识是在组织成员头脑中形成的、在所处组织中当家作主的意识
主人意识的特点:
1、相互平等的特点
2、权利和义务统一的特点
3、和集体意识相一致的特点
如何克服“责任分散”的心理倾向?
通过组织成员的个别的主人意识来体现集体的主人意识。集体的主人意识与个体的主人意识并不矛盾,它虽然不同于个体的主人意识,却要通过个体的主人意识体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体的主人意识又是和个体的主人意识统一的,强化集体的主人意识实际上就是要强化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主人意识,强化组织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主动负责精神
营造组织良好心理氛围的意义:
1、能够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2、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有利于指定合理的组织规范
4、有利于产生优秀的领导人
组织的价值观念对于营造组织良好心理氛围的意义在于:
1、赋予组织员工的日常工作以崇高意义
2、赋予组织以重大的社会责任
3、为组织员工提供了行动指南
营造组织良好心理氛围的策略:
1、形成组织的价值观念
2、尊重员工的个体价值
3、重视内部传播
4、有效使用激励手段
5、加强情感维系
6、合理化解怨气
【文章三】
第三章 公众心理概述
公众和大众、群众、民众的区别
公众是由面对同一观点或问题并有不同看法的人所组成的群体,而大众、群众和民众则是泛指社会生活中的所有人或大多数人,公众必定是与某一个社会组织相联系的公众,因而它是具体的、特定的;而大众、群众和民众既然是指社会上所有人或大多数人,因而它是抽象的、泛指的
公众心理是公众对与其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组织行为的心理反映
公众心理的特点:
1、公众心理的相同性
2、公众心理的关联性
3、公众心理的利益性
影响公众心里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组织行为、社会环境;内部因素指公众自身。内部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外部因素是促使内部因素发展变化的外部条件
公众的个性是公众个体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公众个性心理分为三个部分:
1、个性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倾向性
3、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动态反映,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精神动力,也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它表现在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性和选择性,包括兴趣、需要、动机等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比较稳定、典型的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
公众个性心理对公众心理活动的影响:
1、影响公众心理活动的动力趋向
2、影响公众心理活动的内容选择
3、影响公众心理活动的表现方式
社会环境对公众心理的影响,表现在社会规范、社会文化、社会舆论等方面
社会规范是社会为了自身的延续而向自己的成员提出的行为上的要求。规定了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角色,位置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
社会文化是社会整体性的产物,它一旦产生就陶冶着诶一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态度与情操
社会舆论也可称为公众意见,它对公众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压力作用和强化作用两个方面
组织行为是影响公众心理最直接的因素,因为公共关系活动本身就是组织主动影响公众心理的过程
组织的行为表现及标识特征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有明确的影响公众心理的意图或动机
产生良好影响还是产生不良影响取决于能否切合公众心意或能否满足公众需要
组织的公共关系活动就是组织直接影响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过程,认知过程是其他两个过程形成的基础
认知活动由感觉、知觉、思维等认知要素组成
感觉是认识世界的起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反映的过程
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
【文章四】
第四章 公众个体心理分析
公众个体指与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个人,是组成公众的最小单位
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对自身和社会文化环境状况及它们之间关系的主观把握和体验
了解个体心理应当从心理倾向性入手
社会个体心理倾向性表现在兴趣、动机、需要三方面
兴趣是对某一事物采取积极态度趋向的主要根源
兴趣的差异性分为:
1、兴趣指向的差异性
2、兴趣范围的差异性
3、兴趣时间的差异性
4、兴趣强度的差异性
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主观状态
需要的特征:
1、需要有针对性;
2、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
3、需要是有差异的
需要的种类:
两分法:自然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原发性与继发性需要;内部需要与外部需要;物质性需要与精神性需要;
三分法: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
五分法:生理的、安全的、归属和爱的、尊重的、自我实现的
五分法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在《动机论》中提出的
各类公众的需要:
1、消费公众的需要①求实心理需要②求美心理需要③情感心理需要④求名心理需要⑤求信心理需要⑥求便心理需要
2、社区公众的需要①环境保护的需要②社区稳定的需要③社区发展的需要
3、新闻媒介公众的需要①及时获取真实信息的需要②尊重职业道德的需要③追求新闻价值的需要④希望较少付出的需要⑤希望较多配合的需要
4、各级政府部门公众的需要①及时掌握信息的需要②获得尊重的需要
动机是指推动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信念等
动机的作用:具有始发、指向、强化、维持、调节
始发作用:指人的各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
期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伏隆、1964年《工作激励》
激励力量(M)=效价(V)×期望值(E)
可改写为:激励力量(M)=目标价值(V)×期望概率(E)
【文章五】
第五章 群体公众心理
群体公众心理是指在公共关系中处于客体位置的群体成员共同的心理状态或心理倾向
正式群体的特征:
1、具有共同的目标
2、具有共同的行为规范
3、存在着沟通能力
4、存在着一定的结构
5、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6、具有共同的心理状态
公关心理学中的公众群体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包括行动群体和社会角色群体
角色群体有时又被心理学家称作暗含群体
个体加入群体的必要性:
1、加入群体有助于满足我们的一些重要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
2、加入群体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各种目标,而这些目标作为个人是不可能达到的
3、参加群体有助于我们获得某些知识和信息,这些知识和信息是我们在别处无法获得的
4、获得群体成员资格有助于得到社会认同
群体的发展阶段:
1、初创阶段;2、磨合阶段;3、稳定阶段;4、操作阶段;5、中止阶段;
群体的分类:
1、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分为实际群体和假设群体
2、按群体构成原则,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3、按群体规模大小,可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4、按群体发展水平和结合程度,可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阶段,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组成的群体,其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方向
公众群体心理特征:1、归属感;2、认同感;3、整体感
群体领导:在群体中享有一定威望,能够指挥、协调内部成员去完成各项任务,实现群体目标的个人或集体
群体领导心理的表现形式:
1、优越感。优越感是群体领导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
2、压力感。压力感是群体心理状态的一种自我感觉
3、威望感。威望感是群体领导班子的一种心理倾向
4、用权感。用权感是群体领导班子对待权力的心理倾向
5、成就感。成就感是群体领导班子的一种心理倾向
6、竞争感。竞争感是群体领导班子的一种心理状态或倾向
7、相容感。相容感是群体领导的一种心理状态
8、自卑感。自卑感是群体领导班子自我评价所引发的一种心理情感
群体公众心理定势是处于准备状态的心理活动,指与公众群体心理的定向趋势,表现形式有:时尚、流言、舆论、习俗
流言产生的原因是正常的信息渠道受到阻碍,消除流言的方法是畅通渠道
【文章六】
第六章 社会组织形象分析
社会组织形象,简称组织形象,是组织的客观状态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组织的客观状态所作的概括而又抽象的反映
组织形象的特点:
1、组织形象的客观性
2、组织形象的主观性
3、组织形象的相对稳定性
4、组织形象的阶段性
5、组织形象的整体性
组织形象的软要素指与人有关的要素,除此之外的都是硬要素
印象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公众印象形成的三要素:1、被印象者;2、印象者;3、交往情景
公众印象形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一致性;2、评估性;3、描述中心词的作用
公众印象与组织印象的关系:
公众印象和组织印象是相辅相成的,公众印象是形成公众对组织形象评价的基础,同时组织形象又是公众印象的综合
优先效应也称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在初次交往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并由此对以后交往产生的影响
近因效应:近因即最近获得的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近的印象对人造成的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从交往对象的某种特征,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认知偏差或倾向
刻板效应又叫刻板印象或定型作用,是指人们头脑里存在的对于某一事物或人所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投射效应指人们与他人交往并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了与自己相似的特征
常见公众心理效应:优先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投射效应
印象管理是指交往者通过对自我形象的塑造和修饰,以期在他人头脑中形成良好印象的过程
【文章七】
第七章 公共关系传播与公众心理
传播是组织影响公众心理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公众借此对组织形成印象和评价的最主要途径
公共关系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它的主体是社会组织,不是个人或者专门的信息传播机构
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是沟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联系,使组织在公众中形成好的印象进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
公共关系传播的渠道:会议、演讲、发传单、贴海报、作报告、展览、表演、出版刊物、书籍,的手段是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特点:普遍性,迅速、及时,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信息交流迅捷化和无障碍化)
公共关系传播的客体是公众,由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组成
公共关系传播是指组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辅之以人际交往手段,向内部及外部公众传递有关组织各方面信息的过程
哈罗德·拉斯韦尔:传播五要素: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
公共关系传播者,在政党或政府组织中,一般为新闻发布机构、新闻发布人,各级党和政府的新闻或宣传部门
公共关系传播内容,一类是告知性内容,一类是劝导性内容
公共关系传播渠道,一条是人际传播渠道,一条是大众传播渠道
目标公众:有利益关系的特定公众
公共关系传播效果由于受到固有立场、观念的制约,对组织信息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公共关系传播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目标公众、传播效果
公共关系传播的对象——公众,也可称为目标公众,具有“共同的意识”
“选择性的注意与理解”指媒介传播的信息,只有符合接受者的兴趣、态度、信仰,支持他既有的价值观念,才会得到他的注意与理解
“社会范畴说”认为,在社会结构中,性质、特征相类似的一群人,由于具有相同的个性,对于媒介的信息会有大致相同的反应
公共关系信息传播过程:
1、要想影响一个人,信息必须抵达他的感官,引起他的注意
2、信息抵达他的感官之后,如果与他的预存立场相吻合,便被他接纳为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如果信息内容与他的认知结构相抵触,他便会排斥这个信息,或歪曲信息以符合认知结构,或者改变认知结构
3、如欲说服他采取某种行动,就要使他看到,这一行动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如果认为这个行动无法达到希望中的目标,或与目标背道而驰,他就不会采取这个行动
4、达到目标的途径规定得越具体,越简便,越容易引发他的行动
引起公众注意的因素:
1、信息刺激的强度
2、信息刺激的对比度
3、信息刺激的重复率
信息的认知过程:
先是分辨信息,利用已有的知识系统或态度体系去理解信息,同时将信息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和预存立场相比较,如果二者一致,他会接受信息并采取相应行动,如果不一致,便会拒绝信息,使信息寻求过程停止
【文章八】
第八章 公共关系传播效果的心理分析
测定公众心理的变化就是测定公众对社会组织态度的变化
公众态度是指公众对组织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态度是一种行为倾向,是一种内部的心理变化过程,换言之,公众态度是公众印象与公众行为的中间媒介
公众态度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公众态度的结构:
1、公众态度的认知成分:信念和看法。认知成分是公众态度形成的根基
2、公众态度的情感成分:感觉和喜好程度
3、公众态度的行为成分:外显的反应或行动
态度的分类:
1、以认知评价来划分,可以分为肯定的态度和否定的态度
2、按情感体验来划分,可以分为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
3、按行为倾向划分,可以分为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
对公众态度的测定分为两方面:
1、对公共关系传播的测定
2、对公众态度的直接测定
科学抽取样本的原则:
排除调查人员主观因素的干扰,保证样本客观,全面地反映总体,并能通过一定的计算检验样本的代表程度
问卷的类型分为:结构式问卷、非结构式问卷
【文章九】
第九章 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要求
公关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1、恪尽职守,诚实信用;2、努力学习,有效工作;
3、廉洁奉公,不谋私利;4、公道正派,谦虚团结;
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
1、良好的意志品质;2、充分的自信心;
3、稳定乐观的情绪;4、坚强的意志;
公关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1、组织能力;2、宣传能力;3、交往能力;4、应变能力;
5、认知能力;6、创造能力;7、论辩能力;8、审美能力;
公关人员应消除的心理障碍:
1、职务障碍;2、职业障碍;3、学识障碍;4、年龄障碍;5、性别障碍;
6、语言障碍;7、性格障碍;8、环境障碍;9、关系障碍;10、对等障碍11、心理品质障碍
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章节复习题【九篇】.doc正在阅读:
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章节复习题【九篇】02-25
广西2020年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和高职对口招生试点工作办法12-15
初二优秀作文:珍藏你还年轻的时光12-10
江苏: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2021高考录取通知书查询入口08-06
2022小学新学期开学寄语【5篇】10-03
2021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招聘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公告【16人】10-23
五一劳动节简短祝福语大全12-23
2020年贵州黔南考研科目03-09
感恩作文900字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