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手抄报里面的内容:清明节手抄报的三则内容

时间:2021-06-29 06:03:5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清明节# 导语】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之所以流芳百世,是因为形象地描述了清明时节的意境,更难能可贵的是反映了古时民众理会清明的真实意义。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清明节手抄报的三则内容,欢迎阅读!




【篇一】清明节手抄报的三则内容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了一个叫骊姬的妃子。骊姬给晋献公生了一个儿子叫奚齐,晋献公想立奚齐为太子,就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也遭到了骊姬的迫害,这就是历有名的“骊姬之乱”。为了保命,重耳离开了晋国,开始了流亡的生涯。


  重耳年轻时,不仅是一位声望极高的高富帅公子,还是一位情商与智商都不同凡响的青年才俊,得到了一大批文武精英的拥戴和跟随,其中有狐毛、狐偃、赵衰和介子推等。


  这一天,重耳逃亡到了卫国,又冷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挖来野菜给重耳充饥,可过惯公子生活的重耳无法吞咽野菜。一直跟随着重耳的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碗热腾腾的肉汤。重耳喝了热汤后渐渐恢复了精神,问重耳这是什么汤,介子推说这是麻雀汤。当重耳发现肉汤是介子推割自己大腿肉做的时,非常感动,便对介子推说:“今后我若当上了国君,必定会重重赏赐你。”


  十九年后,重耳果真成了国君,就是历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后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众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鄙视争功讨赏,带着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出山,但介子推死活不肯。一些嫉妒介子推的人便给晋文公出主意,让晋文公放火从三面烧山,留出一面给介子推逃出来,晋文公答应了。然而,烧山的人却偷偷在四面放火,堵死了介子推的出行通道。大火熄灭后,人们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人们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从此,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在这一天不准开灯、煮饭,只能吃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篇二】清明节手抄报的三则内容


  清明节的来历是感恩,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沿袭的就是这种感恩的精神。


  1、清明节是缅怀已逝生命,激发现有生命,纪念自己身边的,自己亲近的已逝的亲人,感谢先人赐予我们生命的一个节日。如何通过我们现有的生命延续过去的生命,用过去的生命激发今天的生命。缅怀的意义不单纯是对亲人的思念,更该成为一种民族的风俗,成为一个种族的繁衍仪式。我们对自己亲人每年一次的扫墓就是一个典礼,是敬祖报本观念的延续。


  2、清明节还是“生机的节日”,迎接大自然的生机,扩大大自然的生机。大自然到了清明节的时候是生机勃发的。植树就是古人扩大自然的生机,古代有“插柳留春”的习俗;踏青则是珍惜自然的生机,到自然中去,拥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蹴鞠、荡秋千、拔河等等,以此来迎接大自然生机的到来。


  3、清明节融合了古代的寒食节。寒食本来就是一种大自然的节律,加上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就是那许许多多的传说和人物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都是由大自然的节日转化而来的,从自然到人文,“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


【篇三】清明节手抄报的三则内容


  1、不要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因为扫墓祭祖是一件非常严肃庄重的事情,要对自己的祖先心怀敬意。因此在穿衣服的时候,虽然不一定要像办丧事一样穿的特别庄重,但是也不能穿大红大紫等颜色鲜艳的衣服,以庄重肃穆为主,或者是朴素一些。


  2、不要嬉戏打闹


  在祭拜祖先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和玩闹,要对自己的祖先表示一下尊重。这条禁忌一般是对大人的约束。因为一般清明扫墓的时候,人们是很少有带小孩子的。


  3、不能在坟头上放鞭炮


  中国的很多地方在祭祖的时候都要放鞭炮,但是放鞭炮的时候不能在坟头上放,因为这样会打扰到祖先的安宁,因此要离得远一些。


清明节手抄报的三则内容.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