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模态命题在考试中出现的概率比较低,正因为如此,很多学员在备考时就直接忽略了这一部分知识,而如果在考场上突然遇到这样的试题,又往往会因为从没学习过而大呼太难,其实,要破解模态命题并不难。
一、什么是模态命题
要理解模态命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命题。命题就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所做的判断。例如:
特朗普是现任美国总统。
当命题更加复杂的时候,还要对断定的强度做一个说明,即模态。模态也分三种:必然、可能和现实。如:
可能所有中国人都是很没道德的。
可能中国人是很没道德的。
必然有些中国人不是很没道德的。
所以,我们可以把模态命题简单理解为就是在剧中包含了“必然”和“可能”的一类命题。
二、模态命题的考法
模态命题可以考的很简单,也可以考的很复杂,目前比较常见的考法有以下两类:
(一)模态命题推理
【例】有人认为“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世界上预算赤字的国家必然会有相应的的贸易逆差;但我们知道,世界上预算赤字的国家是美国,而美国的贸易总的来说是顺差而不是逆差,因为尽管其货物贸易亏本,但其技术和服务贸易却赚的非常多。由此可以推出
A.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
B.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必然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
C.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可能不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
D.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可能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
这道题代表了一种类型化的考法,整个题的意思就是先说“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后面相当于举了个反例,即,我们只要哪个选项的意思和“并非巨额的国家预算赤字必然会导致巨额的国家贸易逆差”等同即可。做这种题的方法就是,先找到否定词(并非、不等等),然后找到量词(所有、有的等)和模态词(必然、可能);最后把否定词越过的句子中的“所有”变“有的”,“有的”变“所有”,“必然”变“可能”,“可能”变“必然”,“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即“并非必然会”等值于“可能不会”,选择C项。
(二)真假判断中的模态命题
【例】在宏达杯足球联赛前,四个球迷有如下预测:
甲:红队必然不能夺冠
乙:红队可能夺冠
丙:如果蓝队夺冠,那么黄队是第三名
丁:冠军是蓝队
如果四人的断定中只有一个是断定为假,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 冠军是红队
B. 甲的断定为假
C. 乙的断定为真
D. 黄队是第三名
这是一道典型的真假判断题,但是其中涉及了模态命题之间的逻辑对当关系,那么,如何快速地在模态命题之间找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呢。只需要记住下图即可:
这个图中的对角线上的是矛盾关系,上面一组是上反对关系,必有一假,下面一组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两侧是包容关系,“必然”可以推出“可能”。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候“必然不”也表达为“一定不”、“不可能”,而“可能不”也可以表述为“不一定”等。
据此,我们可知题中“甲”和“乙”是一组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则“丙”和“丁”都是真话,丙丁联立可知,黄队是第三名,选择D项。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破解模态命题.doc正在阅读:
旅游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求职信02-03
2017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学考时间12月27日至28日】03-11
有关环保植树的标语三篇01-03
2020部队士官述职报告范文:2020年士官述职报告范文11-22
2020浙江金华市婺城区各级机关公务员考试公告【32人】02-18
2017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思政教师招聘公告12-30
精选搞笑谜语大全及答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