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训练# 导语】语数外一直都是伴随着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必学科目,很多孩子在语文方面下的功夫都比其他两科要少,但是语文是一门大科,占分比重大。同时,语文又是最慢的一科。不过,再困难的事情也是有方法的,学好语文都有哪些方法呢?今天©文档大全网就给大家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欢迎阅读!
学习语文一定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学习质量的好坏。
一、读课文
二、写生词
三、多读书
一般来说,学校里的教学,除了特别短的课文,每篇课文会上2课时(高年级会上2-3课时),第一课时的任务主要是读通课文,学习生字,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文。也就是说,一篇课文一般是学习两天。课前会提前布置学生预习,预习任务,一二年级从读课文开始,逐渐加入圈字划词,查资料等(高年级预习任务更多更复杂)。
一、读课文。这里指的是出声音,大声朗读。每天5分钟足够(当然,能坚持10分钟更好)。我对学生读课文的要求:大声、正确。
大声,是培养自信和个人魅力。
正确,具体是指:不添字、不漏字、不换字、不回读、不读破词。是要练习朗读的能力,认真的习惯。
看看一年级的课文,有的很短,5分钟能读10多遍。
二年级的课文,也不算长。
二年级下册的课文,已经有点儿长了。这时候再说每天读课文,有的孩子已经坚持不了了。别看5分钟,认真坚持下来的人并不是那么多。
有的人朗读能力比较弱,底子也不好,读长课文难以坚持,怎么办?读一段。一篇课文找一二段比较难的、重点的,反复读,直到读正确为止。
关于读课文的好处,曾有一篇文章,附在下面
大声朗读的神奇功效:
大声朗读有许多神奇的功效,首先,它对语文学习有十大好处:
一是有利于开发右脑。因为大声读实质是朗读者在自我欣赏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有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
二是能改变人的性格。性格内向者往往发出的声音也很小,如果所有人都能坚持大声读课文及其它文章、书籍,很容易使人爱讲话,性格也就随之而变。
三是有利于人体会到辩论、争论的价值,这是更好的、高质量地参与未来的事务的一种素质。
四是有利于改变落后生,大多数的落后生的突出表现就是不会大声读课文,大声读不好课文,从大声朗读开始训练,许多落后生能在读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力。
五是大声读,因为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本身就能刺激人深入理解文章、书籍。
六是大声读需要集中精力,大脑处于“排空”状态,有利于记忆材料。
七是大声朗读文章是语感形成的必走之路,可以这么说,没有真正的大声读文章,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语感。
八是大声读文章有利于“诗性美”的再现。每篇文章、书籍都有着“诗”的美,都有着作者美的灵感,而大声读,可以将这种美还原。
九是大声读有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比如数学的解题如果有了大声读,效果一定更好,需要广泛深入思考、记忆的学科如果运用了大声读,学习效率一定会很高。
十是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大声读他人作品是学习的过程,大声读自己的作品实质是修改完善的过程。
其次,它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人在大声朗读时,副交感神经会加强工作,大脑得到放松,心情也就爽快了。朗读可以降低血压。据测定,朗读20分钟可以使全身增加10%的热量消耗,持之以恒可得到减肥功效。高血压病人在朗读时血压还会降低。
朗读潮流现在正风靡日本列岛,有关朗读的民间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增多起来。人在朗读时,70%以上的神经细胞参与大脑活动,超过默读和识字,相当于大脑的“热身体操”。如果长期坚持,反复练习朗读,能强化人的记忆和提高人注意力,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增强学习效果。
朗读有这么多好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写字词。每篇课文都有一些要求会写的生字,和词语。但是从学新课,到复习,很多同学都写不全对。
怎么练习呢?每天写10分钟,把学过的字词抄写一遍。虽然只写一遍,但是一定要认真写,既练了字,又巩固了记忆,一举两得。前面学过的怎么复习?滚动复习。比如:每篇课文学习两天,可以一天写学的新课的生字词,另一天复习前面学过的字词。
三、课外阅读
让孩子爱上阅读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一开始,不管多大,你要坚持给他读到三个月,那也许这个孩子就变成了一个热爱阅读的终身阅读者。然后在小学低年级时,建议家长不要买很厚的书籍,买那种薄薄的书籍,能让子女觉得自己能够看完的那种类型,每天十分钟,看书的效果会很好。
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的话,孩子们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阅读的力量能够影响孩子终身。这是一篇非常有用又实际的好文章。关于学好语文、写好作文,这篇文章除了提倡阅读之外,还清晰地列出了其他的重要点,非常值得学习。
选书:认真为0—13岁孩子选书,包括0—6岁学前阶段、6—13岁小学阶段!
阅读方法:什么样的阅读方式会让孩子和大人最舒适、最温馨?亲子阅读真的很重要!
小学阅读:阅读是各个学科发展的基础,大量的阅读会让孩子的语文成绩遥遥!
大量阅读: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的。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著,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
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长期积累。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高年级,特别是要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正在阅读:
只需三件事语文成绩稳步提高08-12
2019年春季福建南平市顺昌县教师资格证书领取通知04-05
2016入党积极分子第四季度思想汇报范文08-01
[年终考核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秘书年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09-03
网络编辑策划网络专题需要遵循-网络编辑与策划考试大纲02-21
浙江绍兴2018考研报名入口【点击报名】02-21
2019年遵义数学中考题及答案|2019年贵州遵义中考历史答案11-19
2016职称计算机考试科目WPS_Office单选冲刺试题502-14
九年级下册化学期中考试要点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