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的理趣-儿童文学之名人趣事【三篇】

副标题:儿童文学之名人趣事【三篇】

时间:2024-02-05 02:54:0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童话故事# 导语】在时间的推演下,造就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人杰士。为了完成伟大的事业,他们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其中也有名人之间发生的趣事,成为了他们生活的调剂品。名人趣事有哪些?下面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整理的名人趣事,欢迎大家参观和阅读。


毛泽东的幽默智慧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的主要和领导人,而且还是一位饮誉世界的幽默大师和幽默艺术家。毛泽东的幽默智慧是他卓尔不凡的文韬武略、渊博知识的结晶。
  即兴智慧 才华横溢
  毛泽东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以人们意想不到的幽默,打开局面,拉近距离,活跃气氛,增进了解,沟通思想,产生共鸣。1946年重庆谈判期间,张澜先生以“民盟”名义,在号称“民主之家”的特园宴请毛泽东一行。毛泽东一进门便看着“民主之家”的牌匾风趣地说:“这是民主之家,我也回到家了。”一句“民主之家”说得大家开怀大笑,一句“回到家了”,宾主成了“一家人”,毛泽东质朴自然的即兴幽默,营造了“肝胆相照,患难与共”的朋友关系。
  1953年2月9日,毛泽东视察长江时,向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水利专家林一山询问了有关气象、水文和洪水成因等问题后说:“你能不能找一个人替我当国家主席,我给你当助手,帮你修三峡大坝好不好?”毛泽东的这一幽默,使人感到了他对三峡截流的重视和渴望,感到了他心系三峡建设,梦寐以求地向往着“高峡出平湖”的日子。他的这一幽默语言,表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大祖国的愿望和决心。同时,丰富的知识储备,幽默的语言,拉近了他与交往对象之间的距离,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国民党桂系首领李宗仁曾接替蒋介石担任国民党政府代总统。大陆解放后,他避居香港,后寓居美国,流落异国成为寄人篱下的“华裔公民”。李宗仁虽然远离祖国,却一直关心着生养他的祖国,关心着台湾海峡两边的动向。1955年4月,周总理在万隆亚非会议上公开宣布,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给了李宗仁一个很大的激励。1965年7月李宗仁回到祖国,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李宗仁先生,李宗仁一进门,毛泽东热情地迎上来,同李宗仁先生和夫人郭德洁女士握手,说:“你们回来了,很好,欢迎你们。”大家刚刚坐定,毛泽东幽默地对李宗仁先生说:“德邻先生,你这一次归国,是误上贼船了,台湾口口声声叫我们作‘匪’,还叫祖国大陆作‘匪区’,你不是误上贼船是什么呢?”陪同李宗仁来的程思远先生忙替李宗仁先生回答道:“我们搭上这一条船,已登彼岸。”毛泽东主席和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毛泽东的这一幽默,使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免去了刚刚见面时的尴尬。毛泽东的这一幽默语言既是对李宗仁选择的光明道路的肯定和赞赏,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自豪。毛泽东的这一幽默,加深了李宗仁对毛泽东的钦佩和尊敬之情。
  1927年春天,毛泽东在安化与夏默安先生吟诗作对,夏先生出的上联是:“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毛泽东知识渊博,文思敏捷,出口成章地对出的下联是:“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对应严谨,平仄和韵,借景抒情,对得极为巧妙。1931年秋,毛泽东到中央苏区兴国长冈乡调查,一位姓刘的大娘请他吃自己亲手做的拿手好菜。毛泽东一尝,连说“好菜”。陪同毛泽东的乡长请他给这个菜取个名字,毛泽东当即写了一副对联:“上盘下盘,盘叠盘,盘盘装好菜;主料配料,料拌料,料料出佳肴。”横批是:“四星望月。”很富有情趣和诗意,于是当地人把这道菜叫做“四星望月”了。上述幽默的对联,充分地展现了毛泽东在人际交往中的智慧和幽默。毛泽东思维敏捷,能言善辩,这是他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事物认真观察的结果。毛泽东即兴机智,才华横溢的幽默,来自于他手不释卷所积累的渊博学识,来自于他发散而跳跃的思维品质和机智的个性特征。
  外柔内刚 驾驭全局
  毛泽东的幽默在表现机智、诙谐和妙趣横生的同时,也表现出他高瞻远瞩、举重若轻、外柔内刚的对全局的驾驭能力,表现出他特有的、不可动摇的钢铁般意志和战胜巨大困难的决心与勇气,使人印象深刻,终生难忘。
  1946年,蒋介石派胡宗南“进剿”延安,企图攻占中央苏区。在沙家店,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给胡部以狠狠打击,取得了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在庆功大会上,毛泽东首先不是大笑和欢呼,而是替胡宗南遗憾道:“哎,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哪样想,他就哪样办。”全场大笑。接着毛泽东掰着手指数道:“青花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整个凑起来,我们吃掉他六七个旅。胡宗南说他有四大金刚,我看他的‘金刚’不如老百姓的‘腌菜缸’。”在座的人都哄堂大笑。“他们四口‘缸’被我们搬来三口:何奇、刘子奇、李民岗。只剩下一口‘缸’叫什么——(此时会场活跃起来),后面有人喊:“叫李三基。”毛泽东接着说:“对了,叫李三‘吉’。这次没有抓住他,算他一吉;下次也许还抓不住,再算一吉;第三次就跑不了啦!”此时全场大笑。上世纪50年代末期,赫鲁晓夫单方面撕毁苏中一切协定合同,撤走苏联驻华全部专家。为此,毛泽东发出号令: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准备用8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此,毛泽东轻松地说:“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勋章,以示感谢。”

陈景润耍流氓

关于陈景润“耍流氓”,事情的真相令人啼笑皆非。
  陈景润没有出名的时候,身体确实不好。那时候张劲夫管科学院,张劲夫为人刚正不阿,对陈景润这样的“老九”,组织上还是关心的,分房子特意给他分了一间“补房”。所谓“补房”,就是利用旧建筑的剩余空间,比如地下室之类改造的住房。陈是单身,工龄、年龄都不够,给他这样一间房,那个时候对“老九”来说已经很照顾了。
  陈景润的这一间,原来是四楼的一个厕所,封死了马桶,但是没有拆。陈挺满意,正好做床架。而且这个地方清静,后来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
  没想到问题来了。这个楼下有个公共浴室,女浴室的窗户和老陈的新居正好斜对着,为了通风打开了几扇。到浴室开放的时候,老陈往下一看,只见白花花的人体好像妖精打架。说起来,老陈这书呆子乍看此场面肯定吓了一跳。如果换个人会怎么样呢?想不出。但是老陈觉得这不好,至少是影响研究工作的。他决心改变这种有碍观瞻和伤风败俗的行为。怎么办呢?如果换了你我,大概会悄悄和管理员谈谈,或者在自己窗户上挡个帘子得了。可是老陈不会和人打交道哇。
  他的招儿真绝。他写了一张小字报,贴到了浴室的门上。写的意思是,这里浴室斜对着他的窗户,开着天窗从上面一目了然,这可不好哇同志们,要是有坏人到楼上,那就什么都看见了,有碍观瞻,伤风败俗,建议大家以后洗澡关上天窗。这些当然不是原话,原来的早就让大伙给撕了,找不到了。总之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小字报的最后,工工整整地署上大名:陈景润。
  那年头,大家可以想象第二天女工们去洗澡的时候会发生怎样的事情了,也不知道是谁挑的头,反正是恼羞成怒的“娘子军”到老陈的宝宅骂的骂、砸的砸——好在也没什么可砸的,有人还亮出粉拳要揍这个“臭流氓”。幸好有人叫来了领导,领导当然明白陈景润的为人,让他耍流氓他也没学过呀,当然是把“娘子军”训斥了一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趣的是,虽然闹事后澡堂的天窗关了几天,但后来还是照开不误,也不知道是不是大伙忘了上面有个“流氓”。
  由此总结出经验,女将是招惹不得的,好斗而且团结。这件事科学院的人基本都知道,但好像没人报道过,可能因为不像撞电线杆子那么容易说明白吧。

陈毅孝敬父母

陈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陈毅还是一个非常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在路过家乡时,他就抽空去探望已经身患重病的老母亲。陈母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看见陈毅进了家门,母亲非常高兴,陈母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于是她赶紧示意身边的人把尿裤藏到床下。陈毅见了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长问短。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知道瞒不过去了,只好说出了实情。陈毅听后,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这时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来,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他们,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每天都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却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小编有话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同学们,你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帮父母做点家务或帮父母洗洗脚、捶捶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我们向陈毅元帅学习,现在就开始行动起来去孝敬父母吧!

儿童文学之名人趣事【三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Ea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