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诫子书》有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由此见之,自古便有贤士将“静”、“俭”二字摆在很高的道德地位。时至今日,此“静”又是否为彼“静”呢?而现代所追求的“静”又是什么呢?
浅谈至此,细想何谓静?读者也许可引出许许多多的例子: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插嘴,叫静;自修时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叫静;公共场合,收放自如,娴雅从容,叫静。诚然,理论上来说,这些都属于静的范畴,但他们也并不是“静”,更确切地说,他们只是机械上嘴巴不发出声音罢了,并非修身之静。
而修身之静,我想,应当是一种内心的恬静。
生活在广州,行走在十字路口,凝聚四方,总会看到那一个个行色匆匆的背影。为了上班,为了赶课,为了赴宴……正如徐志摩《再别康桥》:轻轻拂来,又轻轻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的只是一串麻密的步印。尔尔,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便打乱了人们原本的那一份恬静。再不像曾经,蹲在封台,聆听暴风雨带来的宁静;再不像曾经,倚着窗儿,抚摸车水马龙流动的车。这般静怡,也许正是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味道吧。
生活在校园,没有高科技产品,山水沁心,书声琅琅,心灵仿佛收到了洗礼,人也变得静了下来。独自走在黄花堆积的小道上,看孤芳落叶,尘埃与花开,并非自寻无趣,而是内心收获的恬静这便与古人也有了一种“静”的共鸣: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有了静,便得以修身。
谈起古代的思想家,脑子里浮现的无非几人:孔子,孟子,荀子……若是对他们加有了解,不难发现,这些修身之士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静”。相传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静心闭关,并写成了哲学之作《道德经》。朱熹在寒泉精舍守孝时,身无学友,静心致志,编次成书《近思录》。因而当人安静下来时,随着思考的渐深,其修为也将不断得到提升。
现今生活何尝不是如此?不过与其说是“隐居思考”,更不如把它通俗地称做“冥想”。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一个人因为某些原因坐在空旷房间而无所事事。总之这样的感觉是可怖的。但于此期间,你是闭目养神、打盹,还是调整身心,去思考一些平时不大思考的命题呢?此处并不单单指哲学上经典的三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相反,抛开生死价值,剩下的东西,于我而言,便是人性、涵养。
静以修身,静的是心,修的也是心。心修善了,做事便水到渠成。以《诫子书》语中的后一话说,便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正在阅读:
静以修身作文1000字10-17
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300字09-05
黑虎泉游记作文400字07-09
我喜欢去的地方作文300字05-15
少儿睡前童话故事经典(5篇)07-08
《胡桃木小姐》读后感600字02-02
2019辽宁朝阳喀左县特殊教育学校招聘教师公告【15人】04-05
清晨的校门口作文400字07-06
书香溢满人生作文800字12-12
读你作文800字写人06-24
窃读记作文600字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