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别小看这个代词,在生活中为了避免语言重复的使用,我们会使用很多代词,其本身并无实际含义,往往指代前边的相应内容,但是在我们言语的题目考察中,代词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掌握了“这”字,可是能帮助我们快速锁定答案的哦!
一、专设题型:代词指代题
在言语的片段阅读中有一个选考题型叫做代词指代题,专门将代词设为一个考点,面对代词指代题,我们首先要定位原文,然后根据就近原则,找到代词指代的内容。
【例】2016-国考-41.跟石头和金属相比,木质砧板从表面上看也是硬邦邦一块,可“内心”很柔软,内部的植物纤维虽紧密排列,但仍有很多细微的空隙。这使它在受到剧烈冲击时,内部结构发生弹性微调,既能避免与刀刃硬碰硬伤及刃口,又能吸收一部分冲击力,不会让刀刃在接触板面的一刹那,由于反弹力过大而“剑走偏锋”发生侧滑,这在连续切割,比如剁馅、切丝时尤为明显。
画线句子中的“这”指是的木质砧板的( )。
A.制作工艺 B.外观形态 C.结构特点 D.材料来源
通过上面这道去年的国考题我们可以看到,考察的就是“这”字的指代义,划线句子很好找,代词一般指代前文出现的内容,那么前文只有一句话,“可‘内心’很柔软,内部的植物纤维虽紧密排列,但仍有很多细微的空隙”,将这句话总结就是结构特点,选择C。
二、频繁出现:主旨概括题
除了单独考察代词的题目外,在主旨概括题中代词的出现也非常重要。有些文段的前半段常常是罗列问题或阐述现状,接着通常会运用指代类的代词引导出一个主题句,此时的代词具有指代前文宏观内容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代词引导主题句的前提是:代词指代的是前文的宏观内容。也就是说,并非所有代词都能引导主题句,而是有条件限制的。
【例】2010-国家-24.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数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
A.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B.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
C.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
D.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
这道主旨题中的“这”字出现在最后一句话,“这”字指代前面所有的内容,即科学著作侧重于经验型的总结和研究方法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这两个原因,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所以,选择A。可见,“这”字在指代前文宏观内容之后,这句话带有一定的总结意味。
三、秒杀速解:语句排序题
代词就只出现在代词指代题和主旨概括题吗?当然不是,我们的语句排序题也需要代词的作用,判断首句时,一般来说,代词并不适合做首句,容易出现指代不明的情况,除了这一用法,在判断两句话相连时,代词也是非常好用。
【例】2014-联考-53.①草原上大量的事例已经证明这些帝国都是昙花一现
②这些民族在历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③这种压力不断地影响着这些地区历史的发展
④世界上的游牧民族大都生息在欧亚大草原上
⑤他们的历史重要性在于他们向东、向西流动时,对中国、波斯、印度和欧洲所
产生的压力
⑥他们的历史重要性主要不在于他们所建立的帝国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④⑥⑤③② B.①⑥⑤③④②
C.④②⑥①⑤③ D.④①⑥⑤②③
通过首句判断,我们发现①并不适合做首句,因为它开篇有了代词“这些帝国”,指代不明,我们可以排除AB。以④作为首句,C项接的是第二句,说的是“这些民族”,我们可以看到,“这”指代的就是④句中的游牧民族。如果选择D,①句中“这些帝国”在④句中并不能找到指代的内容,因此选择C。
从上面的三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出,“这”这个代词在我们言语的文段阅读中非常重要,我们要在阅读中关注它,并且能够准确找到其指代义,这样会有效提高我们的做题效率。
正在阅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字06-27
我的家乡作文350字10-07
2023年浙江宁波北仑区教育局公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59人公告(6月20日截止报名)06-14
2016年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05-27
中秋节作文400字11-30
中秋节初三日记800字5篇08-31
学会用故事来开发宝宝们的思维03-16
一年级小学生中秋节手抄报文字内容07-28
2018内蒙古包头市纪委监委引进10人报名9月20日起07-31
学游泳日记300字三年级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