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高三历史,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中预测卷(有答案)

时间:2023-05-20 16:59: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试时间:100分钟
1. “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  )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
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
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
2. “盖其背山带河,山肥民秀,为中州都会。其力足以内藩京师,其势足以外控诸夏,而其岁产之入,又足为兵赋之供也。”材料反映的区域应隶属于(  )
A.河南江北行省 B.山西行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
3.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
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 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
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
4.《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这二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
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5.伯利克里说:“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这说明当时古代雅典(  )
A.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B.法律只在公家事务中发挥作用
C.深受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影响 D.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
6.亚里士多德说:“有些批评家所以要责备梭伦也就在这一点上,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这些法庭的权威日益增强,历任的执政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这样的批评是因为雅典(  )
A.司法权被梭伦操纵 B.民主制度的弊端显现
C.德才之人遭到排斥 D.陪审法庭垄断行政权
7. “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在朝鲜战胜中国、确立了自己的优势,接着又完全吞并了这个国家。”这场战争是指(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8.对联的内涵往往带有对时事的绝妙讽刺。近代的某次谈判中,伊藤博文出上联相难:“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李鸿章对曰:“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这里“帝王度量”是指(  )
A.开埠通商 B.协定关税 C.割地赔款 D.允许驻军
9.英国《当代评论》刊载:“大沽口有三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上述事件发生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0.武昌起义胜利后,当时有一《越风》杂志载文说:“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1911年,上海军政府命令“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源于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易服”政策
B.剪发与否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C.辛亥革命后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民权革命的目标已实现
11.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民革命运动 D.南昌起义
12.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对工商业政策作出新的规定:“要用比较过去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在双方有利的条件下,欢迎他们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领土内投资,开设工厂与商店,保护他们生命财产之安全,尽可能的降低租税条件,以发展中国的经济。”中共中央改变工商业政策主要是基于(  )
A.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开始调整 B.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D.发展苏堆埃共和国经济的需求
13.在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  )
A.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B.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
C.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 D.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14.下图是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示意图。在这次战役中,蒋介石给前方下达的命令是(  )
A.“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B.“对朱、毛与贺龙合股之企图,务必随时洞察其*,在战略上要经常注意,加以防范”
C.“守土应具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相应付,务须不丧失丝毫主权为原则”
D.“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的关键,必须团结奋斗,期在必胜”
15.晚清时期在交易中,一些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票股、信票、栈单的遗失等,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公告示人。仅1909年《大公报》上关于股票、信票、栈单遗失,登报“声明作废”的告示就有12条之多。这主要说明当时(  )
A.报纸的功能有所拓展 B.民众普遍拥有法律意识
C.商业的环境日益宽松 D.国家金融体系已趋完善
16.收藏家余超伦说:“票证是历史长河中一朵灿烂之花,每一枚票证都是洞见历史的窗口。”右侧这张证明直接反映了(  )
①中国当时实行计划经济 ②*政治影响依然存在
③*严重破坏经济建设 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下表显示了中国某一时期各类企业出口走势比较,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我国(  )
年份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民营企业
比重(%) 比重(%) 比重(%)
2001 42.5 50.1 7.4
2003 31.5 54.8 13.7
2007 18.5 57.1 24.4
A.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初步形成 B.民营经济也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
C.国有企业改革有待全面展开 D.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改变
18. 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 2013年12月2日,《环球时报》报道称“美方建议遵守中国(划定的东海防空识别区)要求,日媒恼火指责盟友‘背弃’”。20世纪70年代,在中美日关系上美国曾有过同样的“背弃”并引起日本“朝野震动”的举动。该举动是指(  )
A.“乒乓外交” B.基辛格访华公报的发表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
20. 2009年,奥巴马总统的访华受到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当时欧洲发行量的报纸德国《图片报》说:“人们看到,奥巴马在中国的演出是多么的温顺和谦虚,这是因为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时代已经远去。我们必须转向中国。”对此理解正确是(  )
A.表明美国已开始放弃其霸权主义政策
B.表明中国成为能抗衡美国的超级大国
C.反映出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开始形成
D.说明国家实力强弱影响着其国际地位二、材料阅读
21. (12分)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材料二 我们试看当时所谓的新文化运动,究竟指的是什么?就当时一般实际情形来观察,我们实在看不出它具体的内容。是不是提倡白话文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零星介绍一些西洋文艺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不抉择地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
——蒋介石《哲学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缺点是:一是在批判传统时缺乏公正与同情,忽视作家和民族传统的良好方面;二是对于新观念过于轻信,而又不免混乱模糊;三是他们对于复杂问题过于性急。
——周策纵《五四运动》
材料四 一方面,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通过“整理国故”,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几乎都是以这一时期为开端的,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是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过程呈现出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社会根源。(4分)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之历史命运”这一主题。(8分)(要求:观点明确;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22. (12分)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材料二 概括地说,美国宪政发展与政治妥协的密切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妥协机制;第二,从宪法的产生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第三,从宪政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政治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解决的。
——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
材料三 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向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1)据材料一,分析作者认为“光荣革命”是“*”的理由。结合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特点,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是如何实现“政治妥协的?试以州权规定为例,说明1787年美国宪法“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4分)
(3)政治妥协也曾被成功应用于外交领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政治妥协的积极作用。(2分)
23. (12分)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和国家体制往往受到本国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的水平、乃至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英格兰出现的*,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2011年,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新著《中国大趋势》
请回答:
(1)美国是如何解决材料一中所面临的问题的?(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2分)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2分)
(3)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6分)
24. (12分)1958年我国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到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在此期间,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进行改革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他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直接组织生产,组织收益的分配。这种制度定下来以后,至少30年不变。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大牲畜、农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生产队有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种植,决定增产措施。在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农副产品交售任务的前提下,生产队经营所得的产品和现金,在全队范围内进行分配。
——摘自《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
材料二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附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就不要搞包产到户。这些地方领导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如何把集体经济进一步加以巩固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1983年1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国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政策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4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有何进展?据材料二,指出在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4分)
(3)据材料三,分析中央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图。综合上述材料,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说说你得到的认识。(4分)
25. (12分)回顾建国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经济学家)孙冶方提出“价值规律将始终存在着而且作用着,所不同的只是作用的方式不同而已。”另一位经济学家顾准提出“让市场的力量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他们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批拓荒者。但遗憾的是,对这些真知灼见,当时既未能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理解和关注,也未能被政府的决策所采纳。
——李照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市场经济理论认识的深化》
材料二 党对市场经济认识的过程
时间 内容 意义
1982年十二大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传统观念。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 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1987年十三大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1992年南方谈话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①

1992年十四大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②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1997年十五大 ③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
材料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真知灼见”在当时未被“关注”和“采纳”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表格内容的相关提示,完成表中①②③的内容。在“市场引导”企业方面,1984和1987年后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上分别提出了什么目标?(6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2分)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能够说明题中的“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但并不能反映整个材料,以偏概全,故A项错误;“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和“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说明了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故B项正确;题中“姬姓国”与“比较合法的继承者”等体现了宗法制而不是分封制,故C项错误;“三纲五常”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材料中“背山带河,足以内藩京师,外控诸夏,岁产之入,又足为兵赋之供也”说明可以拱卫京师,控制汉人,应是河南江北行省,故A项正确;山西行省属于中书省管辖范围,故B项错误;中书省主要管辖大都以及河北、山西、山东,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宣政院主要是管辖少数民族事务,故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材料“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显示内阁职权有限,并不能代理丞相职务,故A项错误;内阁属于皇帝助理机构,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故B项错误;材料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说明内阁只是辅佐皇帝助理政事,故C项正确;内阁大臣只有票拟权,但没有决策权,故D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这二则材料反映出君父在家庭、国家政治生活中特殊地位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故A项正确;君父在家庭生活中也有着特殊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这种家长制作风体现的实质,故C项错误;皇帝与官吏之间是君臣关系,而非宗法关系,故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雅典民主政治改革虽然提高平民地位,但不可能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故A项错误;材料中讲到“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故B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与罗马法没有关联,故C项错误;“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说明法律保障了民主制度,故D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司法权并未被梭伦操纵,故A项错误;“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并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结果会导致“……这些法庭的权威日益增强,历任的执政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从而民主制度出现了弊端,故B项正确;“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可能会使德才之人遭到排斥,但是材料不能体现这点,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批评“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出现的弊端,会影响到司法的公正、公平,并没有对行政权造成影响,故D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军队“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军事实力提高,1894年在朝鲜平壤战役战胜中国,“确立了自己的优势”,故A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进犯京津地区,与朝鲜无关,故B项错误;九一八事变日本吞并东三省,朝鲜无关,故C项错误;卢沟桥事变进犯平津地区,与朝鲜无关,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中“伊藤博文”和“李鸿章”可知是《马关条约》签订前的谈判,依据题干中“已玉帛相将”说明是割地赔款,C项正确。“开埠通商”不符合题干材料中“不得已玉帛相将”的信息;协定关税属于《南京条约》的内容;允许驻军是《辛丑条约》的内容。
9.【答案】C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的主要是英法联军,没有俄国军队,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侵略中国的是日本,也没有俄国军队,故B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八国联军”包括俄国,故C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侵略中国的主要是日军,故D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间是191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剪发不算革命”“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说明剪发与革命联系在一起,故B项正确;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在这之后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剪辫子并不能说民权革命的目标并没有已实现,故D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五四运动致使一场彻底地反帝爱国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政党还没有成立,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还不能做到军事领导,不能做到全方位的领导,故B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共产党一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未能做到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故C项错误;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革命武装,从而达到了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全面领导,故D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共调整民主革命的任务,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用比较过去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目的是联合民族工商业资本家抗日,可见中共政策调整主要是基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A.C项错误;“欢迎他们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领土内投资”,有发展苏堆埃共和国经济的考虑,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13.【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敌后战场,故A项错误;材料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充分体现国共合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八路军是主力,故C项错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故D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根据地图描述,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的主要区域在上海,和武汉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地图中并没有信息提示共产党的军队,更没有“朱、毛与贺龙合股”的信息,故B项错误;根据地图描述,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的主要区域在上海,“四行仓库”等信息可以得出为淞沪会战,故C项正确;地图描述的主要在上海一带,并没有出现徐州、淮河等地理信息,故D项错误。
15.【答案】A 【解析】“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公告示人。”“……登报“声明作废”的告示就有12条之多”,可以得出报纸不仅仅提供新闻等信息,还具有其他功能,故A项正确;登报告示并不能说明民众的法律意识普遍提升,故B项错误;登报告示并不能说明商业的环境日益宽松,故C项错误;登报告示并也不能说明国家金融体系已趋完善,“晚清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金融体系并不健全,故D项错误。
16.【答案】A 【解析】1978年以后,中国才实行改革开放,因此1977年中国经济上仍属于计划经济,故①正确;图片信息中的印章上有“人民公社”字样,《证明》落款是“运村革委“说明当时行政建制仍然是*时期的,故②正确;从题中看不出*对经济建设的破坏,故③错误;1978年以后农村才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7.【答案】B 【解析】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初步形成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故A项错误;表格数据显示民营经济所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不断扩大,故B项正确;国有企业改革时间是1984年,此时已经全部改制完成,故C项错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在改革中至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故D项错误。
18.【答案】D 【解析】上世纪五十年代,亚非国家会议主要讨论的是朝鲜问题和越南问题,并没有提到中国的边界问题,也并不是由中国倡导,故A项错误;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处理的中苏关系,但并没有涉及边界问题,故B项错误;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故C项错误;1954年中国与印度为解决边界问题,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项正确。
19.【答案】B 【解析】“乒乓外交”只是属于民间往来,不属于政府外交往来,故A项错误;基辛格访华公报的发表是1971年,符合题干中“20世纪70年代”时间,故B项正确;《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在1972年,此时中日已经开始建交,故C项错误;《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时间是1978年,晚于中日建交时间,故D项错误。
20.【答案】D 【解析】美国一直奉行霸权主义政策,题中并未反映他放弃,故A项错误;中国的崛起只是推动了世界局势超多极化趋势发展,从而影响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并不能抗衡美国,中国更没有成为超级大国,故B项错误;世界政治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的形成,早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奥巴马之所以在中国表现的温顺、谦逊,主要在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因此国家实力的强弱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即“弱国无外交”,故D项正确。
21.【答案】(1)特点:由学术到政治再到伦理,逐步深入。(2分)
根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深。(2分)
(2)
观点(2分) 史实(7分)
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伦理道德(1分) (1)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孔家店”) (1分)
(2)目的: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1分)
(3)影响:动摇了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但冲击了传统文化(盲目批判传统,忽视民族传统的良好方面)。(2分)
新文化运动传承了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1分) (1)内容:提倡新文学。如白话小说的发展、“整理国故”、研究思想史。(2分)
(2)影响: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开端,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1分)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当为伦理问题”的信息来概括特点;第二小问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思考作答,政治从民族危机视角,经济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思考作答。
(2)此问属于历史小论文撰写试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指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运用四则材结合所学进行论证,要表述成文,注意字数,此题第一个视角可以依据材料三围绕新文化批判传统文化提炼观点,论证可以从内容、目的以及影响等视角列举史实;第二个视角可以依据材料四概括出新文化运动继承传统文化的观点,论证可以从文学革命以及文化转型角度列举史实。
22.【答案】(1)理由:“光荣革命”保留了国王。(2分)
表现:议会是权力中心;国王统而不治。(2分)
(2)实现:三权分立,相互制衡。(2分)
说明: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国会议员分配照顾大小州利益; (2分)
(3)愿望: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和平)(1分)发展经济(1分)。
策略:求同存异(1分)
(4)作用:有利于造就和平政治;有利于解决国际争端的重大问题;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政治文明的发展。(3分)
【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光荣革命”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材料一中“革命”是指杀掉国王,可以得出“*”就是保留了国王;第二小问结合《权利法案》的内容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来作答。
(2)第一小问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特点,可以得出通过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来实现;第二小问从州权规定为例,体现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矛盾的解决以及国会议员分配照顾大小州利益。
(3)第一小问结合万隆会议的内容及精神可以概括为反殖民主义、求独立、发展经济,求富强;第二小问根据“万隆会议”、“周恩来”信息可以判断为求同存异的方针。
(4)根据题头“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以及三则材料所体现的和平、社会进步等关键词语来作答。
23.【答案】(1)解决: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联邦宪法);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2分)
(2)完美:不流血、妥协。(2分)
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2分)
(3)
观点 述评
观点一 中国实行一党制(1分) 该观点是错误的。中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民主协商的政党制度。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一党执政,多党参政,两者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避免了西方多党制或两党制,实行轮流执政、互相倾轧的的局面。(3分)
观点二 独特的纵向民主(1分) 该观点有一定道理。中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自下而上的结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及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中国的民主政治不同于西方的代议制和联邦制。(3分)
【解析】(1)联系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时实行邦联制的状况从宪法的制定以及政体的确立角度思考作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英国“光荣革命”从所学光荣革命的特点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联系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及完善过程从《权利法案》颁布以及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角度思考作答。
(3)属于观点评述题,作答时要依据材料概括观点,然后结合所学进行论证。观点从材料三中“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来概括观点,同意“一党制”从“中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民主协商的政党制度”角度进行论证;同意“独特的纵向民主”从“中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民主政治的实质角度进行论证。
24.【答案】(1)政策: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长期不变;主要生产资料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有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3分)原因:“左”倾错误造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巨大破坏。(1分)
(2)进展:突破了生产队集中统一的经营方式(或在生产队领导下可实行包产到户);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2分)不足:只在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推广包产到户;对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的认识仍存在分歧(或包产到户仍受姓“社”姓“资”的束缚)。(2分)
(3)意图:解决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推动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正确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向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3分)认识: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水平;要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分)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这种制度定下来以后,至少30年不变。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大牲畜、农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生产队有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种植,决定增产措施。生产队经营所得的产品和现金,在全队范围内进行分配”等信息从组织、生产以及分配等角度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左倾思想对生产力发展影响的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联系材料一,从材料二中“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的信息来概括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附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的信息来概括答案。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信息来概括答案;第二小问属于开放型试题,围绕改革与生产力与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角度思考作答。
25.【答案】(1)原因:苏联模式的影响;“左”倾思想的指导;意识形态的斗争;一五计划和人民公社化的实践;(5分)
(2)表格:①打破了对计划和市场在认识上的禁区;促进了2思想解放,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非公有制。(4分)
目标:由增强企业的活力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分)
(3)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实践: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分)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让市场的力量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信息并联系新中国成立之初实际从国际环境、思想意识以及经济建设的实际角度组织答案。
(2)第一小问填写表格南方谈话意义、中共十四大目标以及中共十五大关于市场经济新论断,依据所学分别填写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主义问法中时间是1984年和1987年,联系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等信息进行回答。
(3)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回答时候抓住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去阐述,理论从邓小平理论角度阐述,实践从改革开发与现代化建设角度思考作答。

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中预测卷(有答案).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HJ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