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整理-高二上学期化学知识点整理

时间:2022-04-26 02:17: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 导语】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文档大全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上学期化学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二上学期化学知识点整理


  铝Al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属轻金属)、硬度小、熔沸点低。

  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

  ①铝与O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条件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

  ②常温下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有H2生成,也能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2Al+3Cu(NO3)2=2Al(NO3)3+3Cu

  (2Al+3Cu2+=2Al3++3Cu)

  注意:铝制餐具不能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

  ③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铝热反应

  Fe2O3+2Al==2Fe+Al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2.高二上学期化学知识点整理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金属腐蚀

  金属表面与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的过程称为金属腐蚀。

  (2)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

  生铁中含有碳,遇有雨水可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Fe2++2e-。水膜中溶解的氧气被还原,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该腐蚀为“吸氧腐蚀”,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Fe(OH)2又立即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Fe(OH)3分解转化为铁锈。若水膜在酸度较高的环境下,正极反应为:2H++2e-→H2↑,该腐蚀称为“析氢腐蚀”。

  (3)金属的防护

  金属处于干燥的环境下,或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陶瓷、沥青、塑料及电镀一层耐腐蚀性强的金属防护层,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达到对金属的防护;也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采用牺牲阳极保护XX。也可以利用电解原理,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XX。

3.高二上学期化学知识点整理


  03苯C6H6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键角120°。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冒浓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①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

  ②苯与XX(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HONO2+H2O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

  (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3H2

4.高二上学期化学知识点整理


  材料及成分

  1.火棉:纤维素与XX完全酯化的产物;

  2.胶棉:纤维素与XX不完全酯化的产物;

  3.人造丝、人造毛、人造棉、黏胶纤维、铜氨纤维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4.醋酸纤维:纤维素与XX化后的产物;

  5.光导纤维:成分为SiO2,全反射原理;

  6.Al2O3:人造刚玉、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

  7.SiO2:硅石、玻璃、石英、玛瑙、光纤的主要成分;

  8.硅酸盐:水泥、陶器、瓷器、琉璃的主要成分;

  9.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碳化硼陶瓷、光纤等;

  具有耐高温、强度大的特性,还具有电学特性、光学特性、生物功能;

  10.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

  11.新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膜、尿不湿、隐形眼镜、人造关节、心脏补片、液晶材料等;

  12.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5.高二上学期化学知识点整理

  一、水的离子积

  纯水大部分以H2O的分子形式存在,但其中也存在极少量的H3O+(简写成H+)和OH-,这种事实表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也属于化学平衡的一种,有自己的化学平衡常数。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是水或稀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一般称作水的离子积常数,记做Kw。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温度越高,水的电离度越大,水的离子积越大。

  对于纯水来说,在任何温度下水仍然显中性,因此c(H+)=c(OHˉ),这是一个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当然,这种情况也说明中性和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并没有绝对关系,pH=7表明溶液为中性只适合于通常状况的环境。此外,对于非中性溶液,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并不相等。但是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浓度一定相等。

  二、其它物质对水电离的影响

  水的电离不仅受温度影响,同时也受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以及在水中溶解的不同电解质的影响。H+和OHˉ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溶液的酸碱性越强,水的电离程度不一定越大。

  无论是强酸、弱酸还是强碱、弱碱溶液,由于酸电离出的H+、碱电离出的OHˉ均能使H2O<=>OHˉ+H+平衡向左移动,即抑制了水的电离,故水的电离程度将减小。

  盐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①强酸强碱盐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与纯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②NaHSO4溶液与酸溶液相似,能抑制水的电离,故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的电离程度小;

  ③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将促进水的电离,故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三、水的电离度的计算

  计算水的电离度首先要区分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溶液中氢离子的不同,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和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并不是相等,由于酸也能电离出氢离子,因此在酸溶液中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大于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同时由于氢离子可以和弱酸根结合,因此在某些盐溶液中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小于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只有无外加酸且不存在弱酸根的条件下,溶液中的氢离子才和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相同。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和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也存在相似的关系。

  因此计算水的电离度,关键是寻找与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规律:

  ①在电离显酸性溶液中,c(OHˉ)溶液=c(OHˉ)水=c(H+)水;

  ②在电离显碱性溶液中,c(H+溶液=c(H+)水=c(OHˉ)水;

  ③在水解显酸性的溶液中,c(H+)溶液=c(H+)水=c(OHˉ)水;

  ④在水解显碱性的溶液中,c(OHˉ)溶液=c(OHˉ)水=c(H+)水。

  并非所有已知pH值的溶液都能计算出水的电离度,比如CH3COONH4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既不等于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也不等于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因此在中学阶段大家没有办法计算

6.高二上学期化学知识点整理


  1、常用作金属焊接保护气、代替稀有气体填充灯泡、保存粮食水果的气体N2

  2、在放电情况下才发生反应的两种气体N2与O2

  3、遇到空气立刻变红棕色的气体NO

  4、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5、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物NO2

  6、极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

  7、NH3喷泉实验的现象和原理红色喷泉

  8、NH3的空间结构三角锥形

  9、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NH3

  10、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高二上学期化学知识点整理.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JOhP.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搜索大全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