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惊蛰是什么时候_二十四节气:惊蛰是什么时候

副标题:二十四节气:惊蛰是什么时候

时间:2023-10-27 19:20:0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交“惊蛰”节气。蛰,是藏的意思。在二十四节气中,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气候变化影响而出现生长发育的现象。
  惊蛰在立春一个月后,春雷始鸣。蛰伏过冬的动物、昆虫,此时结束冬眠,蠢蠢欲动。如陶渊明有诗日:“促春遴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的原因。
  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温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惊蛰”始。雷。,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晚到4月下旬。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千百年来,总结出许多与“惊蛰”有关的农谚,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就连诗人也深知“惊蛰”节后,农事就一一而来,如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从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惊蛰时节,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急需返青水,一旦缺水,就会减产,农谚“不怕一冬旱,就怕正二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此时节,对冬小麦、豌豆等要及时浇水。不过,此时因土壤仍处在冻融交替状态,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损失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摸走了汽”,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至今仍被采用。
  此时,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渐多,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而雨水偏多的地方做好防止湿害的工作也同样重要。俗谚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等等,都表明搞好清沟沥水的重要性。
  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则要施好花前肥。
  不过,这里要特别说一说的是,南方地区为夺取早稻丰收,必须培育壮秧,实现以壮抗逆、以壮夺高产。目前培育壮秧的主要做法有:
  ①播前晒种。晒种能促进种子内酶的活动,提高胚的生活力和种皮的透气性,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②种子消毒。这是播前必做的一项防病措施,可以使早稻免遭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的危害,减少损失。
  ③浸种催芽。催芽是防止烂秧和死苗的重要措施,催芽的方法很多,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使种子吸足水分,做到保温露芽、减温炼芽,达到根短芽壮、色白无味、发芽整齐。
  ④做好秧田。选背风向阳、草少无病、灌排方便的地块做秧田,采取燥做水躺的方法,达到上糊下松,沟深面平。
  ⑤适时播种。要求气温稳定在10-12摄氏度时进行。
  ⑥合理施肥。秧田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
  ⑦科学灌水。注意通气扎根,促进壮秧。
  另外,俗谚有云,“春雷惊百虫”。“惊蛰”节后,温暖的气候条件还有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工作。“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的劳动人民还总结出许多与惊蛰有关的预示气象规律的谚语,如流行于黄淮平原的“惊蛰未到雷先响,四十八天无太阳”、“惊蛰未雷,小满发水”、“惊蛰闻雷声,全月雷轰轰’”、“惊蛰刮大风,冷到五月中”、“雷打惊蛰前,二月雨连连;雷打惊蛰后,旱天到春后”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谚语至今仍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二十四节气:惊蛰是什么时候.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Jdk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