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导语】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以下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整理的《自考大学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篇】》供您查阅。
【第一篇】
1.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孟子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使用的手法是( )。
A.象征法
B.托物言志
C.先抑后扬
D.先扬后抑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先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这里使用的写作手法是( )。
A.烘托铺垫
B.托物言志
C.先抑后扬
D.先扬后抑
3.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出“抱定宗旨”,其宗旨是指( )。
A.研究高深学问
B.教育青年志士
C.研究西方学问
D.做官致富
4.《论毅力》一文中,引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和类比
B.演绎和类比
C.归纳和演绎
D.类比和对比
5.《寡人之于国也》中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 )。
A.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B.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区别
C.梁惠王的治国方法
D.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
6.《秋水》中先说明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得出孔孟之道也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7.“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 )。
A.《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8.《秋水》开头有一段河伯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
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
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
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9.《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满招损,谦得益
10.从整体上看,《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1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庄宗得失天下、先盛后衰来证明论点属于(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12.《论毅力》一文中列举了五种人的五种结果,其目的在于( )。
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
B.阐明有无毅力的重要意义
C.显示毅力大小结果的差异
D.突出只有毅力至强方能事业成功
13.《论毅力》的核心观点是( )。
A.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
B.小逆之后必有小顺
C.人生历程顺境亦居十三四
D.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14.《论毅力》中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说理方法是( )。
A.归纳法
B.正反对举
C.层递
D.演绎
15.在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学生们大多数就读( )。
A.文科
B.理科
C.法科
D.医科
16.《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提出大学性质是( )。
A.为做官提供方便
B.研究高深学问
C.有利于学生得到毕业文凭
D.为发财提供方便
17.蔡元培教育当时北大的青年学生不要( )。
A.以诚相待
B.敬礼有加
C.不敬师友
D.互相亲爱
18.《容忍与自由》中陈独秀的例子证明的观点是( )。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年龄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D.批判“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观点
19.《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勿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D.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20.《容忍与自由》中宗教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证明观点的方法属于( )。
A.例证法
B.类比法
C.对比法
D.演绎法
1.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
2.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
3.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
4.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55.
5.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A是指拿刀杀人,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选项C不全面,选项D是指“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所以答案选B.
6.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先说明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而孔子、孟子是人,因此按照三段论孔孟之道也是有限的了。
7.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秋水》中有“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兴叹由此而来。
8.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的情况,开头的景物描写主要是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9.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B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其余可以看作是论据。
10.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庄宗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来说明道理的。
11.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主要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得与失、盛与衰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12.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记忆情况。文中列举了“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至强之人”五种人的五种结果,用以突出毅力至强才能事业成功的道理。
13.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在提出“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中心论点后,又强调了“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的观点。
14.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文章中始终贯穿着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等等的对比。
15.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16页文章第二段内容。
16.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文作者提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不是为做官发财提供条件的。
17.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C明显错误,选项ABD都是蔡元培所提倡的。
18.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文章通过陈独秀的例子说明了“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的观点。
19.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选项BCD是本文的分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20.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文章引用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的例子说明了容忍异己是最难得的,属于例证法。
【第二篇】
21.《容忍与自由》中“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来证明容忍异己是最难得的观点属于( )。
A.类比法
B.概括法
C.例证法
D.演绎法
22.《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字的难处在于( )。
A.感情的起伏不定
B.所述事物的千变万化
C.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古今字的意义不同
23.下列《咬文嚼字》的文句中,概括了全文中心论点的是( )。
A.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24.《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
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
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
25.《吃饭》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说明的观点是( )。
A.吃饭有很多功用
B.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
C.表达了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
D.嘲讽吃菜者的自讨苦吃
26.作者写《吃饭》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是( )。
A.表明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
B.说明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
C.表达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是最主要的东西
D.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27.《吃饭》中,作者展开联想的主要途径是( )。
A.时间统一性联想
B.地点统一性联想
C.相似性联想
D.对比性联想
28.《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29.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
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30.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 )。
A.冯谖
B.孟尝君
C.齐王
D.梁王
31.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 )。
A.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
B.无路可逃时冲冠发怒
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
32.在《垓下之围》中,“虞兮虞兮”的悲歌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A.自刎乌江
B.决战楚汉
C.东城快战
D.霸王别姬
33.在《垓下之围》中,“瞋目而叱” 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A.东城快战
B.决战楚汉
C.自刎乌江
D.霸王别姬
3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心理描写
D.行为描写
35.《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根本经验是( )。
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B.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C.吾不害其长而已
D.不抑耗其实
36.《种树郭橐驼传》中采用了大量的对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以郭橐驼善于种树与他植者不善种树进行对比
B.郭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使“木之性日以离”
C.郭橐驼种树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而他植者“根拳而土易”
D.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与“长人者好烦其令”
37.下列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有( )。
A.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
B.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C.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
D.改变了人们的穿衣打扮
3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
A.行动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39.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最后肯定的是( )。
A.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B.消积避世的人生观
C.纵情山水的人生观
D.随遇而安的人生观
40.在《先妣事略》中作者写到了( )。
A.母亲生前的众多重大事情
B.当时社会的*
C.母亲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
D.父亲对母亲的关爱
21.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一般说来,在议论文中,凡引进普遍性原理或名家名言的地方,都是运用演绎论证法来证明论点的。文章在第二层的议论中,提出了“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观点,这一观点可谓是普遍性的原理,接着通过塞维图斯的惨史印证这一观点,最后演绎出“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的结论。
22.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文章有:“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可以看出答案为C.
23.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B符合题意,其余选项也是作者的观点,但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4.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有关议论文课文内容的知识,不过换成了“从论据来找论点”的角度。《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对《咬文嚼字》一课,应“识记文中所采用的典型例证,简要说明这些例证分别证明了什么论点”。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熟读课文,就应该知道:A.C.D三项不是作者的论点。只怕有些自学应考者不注意审题,把自己对“推敲”典故的理解当成答案而误选了。
25.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文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来类比论证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的观点。
26.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的论点即是提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写作本文的目的也在此。
27.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8页提示部分。
28.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文主要用了归纳法来证明论点。
29.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A是第一次弹铗而歌的原因,选项C是第二次弹铗而歌的原因,选项D教材没有提到。
30.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文中的三窟是由冯谖凿成的,答案选A.
31.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表现了项羽的勇猛无比,同时也体现了其爱逞匹夫之勇。
32.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这是项羽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时唱到的,参见教材64页。
33.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瞋目而叱”是东城快战中项羽对赤泉侯的怒视和呵斥。
34.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南霁云抽刀断指”属于细节描写,“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是从侧面烘托其形象,属于侧面描写。
35.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选项BCD也是其种树的经验,不过它们都是具体体现,根本经验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36.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D构成的是类比关系,不是对比关系,所以答案为D.
37.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试大纲要求掌握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其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选项ABC的内容,选项D不是其历史意义。
38.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主题思想的。
39.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文主要反映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文中虽然有作者政治失意时的苦闷,但最终作者还是战胜了消极的一面。
40.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母亲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来表达深沉的悼念之情,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
【第三篇】
41.《先妣事略》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多用(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42.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 )。
A.归有光《先妣事略》
B.侯方域《马伶传》
C.《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D.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43.《马伶传》一文的关键情节是( )。
A.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
B.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
C.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
D.华林部夜访马伶相与罗拜而去
44.在《西湖七月半》中,最能表现作者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的一句话是( )。
A.装假醉,唱无腔曲
B.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
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D.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A.夸张手法抒情
B.比喻手法抒情
C.象征手法抒情
D.借代手法抒情
46.散文诗《秋夜》中,天空象征着( )。
A.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
B.具有坚韧战斗精神的斗士
C.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
D.黑暗暴虐势力
47.散文诗《秋夜》中,象征“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的是( )。
A.枣树
B.天空
C.小青虫
D.小粉红花
48.在《香市》一文中,重兴香市冷落的主要原因是( )。
A.因“破除迷信”,香市地盘被侵占
B.打拳头卖膏药,武术表演不精彩
C.商人不太热心,市场商品不丰富
D.农村破产,香市主角农民来得少
49.《香市》中,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指的是( )。
A.从江湖班变为“南洋武术班”
B.从“南洋武术班”变为江湖班
C.从小商人变为农民
D.从农民变为小商人
50.在《香市》中,往昔香市的主角是( )。
A.农民
B.官吏
C.工人
D.小商人
51.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文中出现的“灯光”共有(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52.《纪念傅雷》中,因为作者认为黄宾虹晚年的画越来越像个墨猪而引起了傅雷的( )。
A.第一怒
B.第二怒
C.第三怒
D.第四怒
53.根据《纪念傅雷》这篇文章,下面有关傅雷“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怒”是在昆明“不知怎么一回事”和滕固吵翻了,竟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
B.“一怒”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
C.“二怒”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
D.“最后一怒”导致轻生
54.《哭小弟》中作者抄录了小弟同事的信来表现小弟的忘我工作,这在全文中属于( )。
A.事件描写
B.行为描写
C.直接描写
D.侧面描写
55.《哭小弟》中“是好党员,是好干部,斗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A.排比、对偶
B.对偶、反诘
C.反诘、排比
D.对比、反诘
56.《都江堰》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这句话所用的手法是( )。
A.对比
B.夸张
C.层递
D.排比
57.《都江堰》:“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金杖玉玺”指代的是( )。
A.发动战争
B.兴修长城
C.积累财富
D.追逐权位
58.《我与地坛》中描写古园中“那些谁也改变不了”的落日余辉,象征( )。
A.“我”倔强心魄
B.我对这种幽静生活的喜爱和深深的眷恋
C.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D.象征多种体验,多种心情
59.《蒹葭》选自《诗经》中的( )。
A.《魏风》
B.《秦风》
C.《小雅》
D.《大雅》
60.《蒹葭》中的“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属于( )。
A.借典故抒情
B.借景抒情
C.借比喻抒情
D.借事抒情
41.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多用细节描写,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
42.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AC都是记叙文,选项D是“叙”,通“序”。
43.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文的关键情节是马伶如何转败为胜而且借此情节讽刺朝中权*的,熟悉课文的应该能选出答案为C.
44.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ABD主要体现了语言的生动传神。
45.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运用象征手法抒情,是本文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
46.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文章中天空象征着黑暗的势力、黑暗的社会。
47.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文中小青虫象征着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
48.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文章的中心是通过今日香市的冷落反映了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答案选D.
49.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熟读文章应该知道往昔香市的主角是农民,重兴香市的主角是小商人。
50.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文中写到: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所以答案为A.
51.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文章提到了三种类型的灯光:爱尔克灯光、心灵的灯光、故居的灯光。
52.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文章写了傅雷的三次发怒,分别是:第一怒回了上海,“二怒”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最后一怒”导致轻生。
53.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引起的是傅雷的第二怒。
54.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通过小弟同事的信来表现小弟的忘我工作属于侧面描写。
55.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洒泪岂只为家痛”是反诘句。
56.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把长城的文明和都江堰的文明作对比,答案为A.
57.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金杖、玉玺、铁戟钢锤”象征争名夺利、追逐权位的政治。
58.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描写古园中“那些谁也改变不了”的落日余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等等:象征“我”的倔强心魄。
59.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即秦地民歌。
60.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抒情方式的知识。诗歌中,凡描述社会人事的地方,都是借事抒情。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篇】.doc正在阅读: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三篇】03-19
2023年化学教学计划课件06-08
关于语文中常见同音字集锦03-18
上海春考命题为秋考指路09-08
临床医生年终总结800字范例06-25
2021年下半年吉林中级银行从业资格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08-29
五年级周记400字左右10篇11-03
[小学四年级劳动日记400字]我的劳动日记400字5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