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造句四年级上册_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

副标题: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

时间:2024-09-14 20:36: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案# 导语】《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文中讲述了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生死面前的一个感人故事。课文编写的意图是使学生受到父子情的感染,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文档大全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2、理解重点语句,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悲痛的父母

  1、师:同学们,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洛杉矶市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洛杉矶的一所小学里,(悲伤的音乐响起)(出示句子)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很多孩子根本来不及逃出来。孩子们的父母赶到学校,看到这小山一样的废墟,想到自己的孩子被深深的埋在底下,心里是多么的悲痛啊!这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啊!

  2、找出文中描写父母悲痛欲绝的句子。(出示两处句子)读一读

  师引: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生:

  (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

  (2)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绝望地离开了

  二、了不起的父亲

  1、师:其它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只有这位年轻的父亲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要去干什么?(他要挖废墟,寻找自己的孩子。)

  请大家想一想,其他的父母为什么不留下来挖废墟?

  原因:

  (1)三层楼倒塌,钢筋、水泥形成一个巨大的废墟堆,很难凭几个人的力量挖掉。

  (2)被埋在下面的小孩必死无疑,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3)那里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有生命危险。

  2、师:可是,这位父亲根本没有想这些。

  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自由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你体会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

  (1)你来读一读这句话,你知道父亲挖了多少时间,36小时,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挖,挖到傍晚有没有停止?(没)挖了一夜,挖到明天凌晨有没有停止?挖到明天中午呢?挖到明天傍晚直至深夜才是三十多个小时?这是( )的三十多个小时,你能把这种漫长读出来吗?

  (2)经过36小时的挖掘,父亲变成一副什么样子?

  读说想象画面:手指抠破了,他没有停止;衣服划了长长的口子,他没有停

  止;眼睛肿着、布满了血丝,他也没有停止!范读再度想象。从外貌上去体会父亲的艰辛,感受到父亲的伟大。

  (3)现在为什么没人阻挡他?曾经有哪些人来阻挡他?我们一起来读课

  文。(出示句子,分角色朗读)人们以为他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只有精神失常的人才有这样连续挖38个小时,但是我们知道这位父亲没有失常。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生齐读

  3、师:老师把这几句话改写成诗歌的形式。(出示诗歌

  挖了8小时

  父亲满脸灰尘,疲惫不堪,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挖了12小时

  父亲脸色惨白,双眼布满血丝,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挖了24小时

  父亲衣服破烂不堪,身上血迹斑斑,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挖了36小时

  父亲精疲力竭,摇摇晃晃,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读一读诗歌:师范读

  一组读第1小节,两组齐读第2小节,三组齐读第3小节,四组齐读第4小节。(配乐朗读)

  4、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师: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

  三、了不起的儿子

  1、师:这三十多个小时,对被埋在废墟下的存活着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难熬啊!

  (出示一段话)学生读一读,并口头补充完整。

  阿曼达和另外13个孩子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是他们周围漆黑一片,到处是

  断裂的钢筋,破碎的水泥块,孩子们痛哭并大喊:“爸爸,妈妈,快来救我呀!”阿曼达痛哭过后,突然想到爸爸常对他说的一句话: 于是,阿曼达心里充满了希望,对同学们说:

  2、师:请同学们想象儿子苦苦等待父亲来救的情形,那里没有一滴水,没有一点食物,在三十多个小时里,他的身体状况会怎么样?他是怎样熬过来的?

  学生仿写诗歌,然后指名读一读。

  等了8小时

  儿子( )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 等了12小时

  儿子( )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等了24小时

  儿子( )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等了36小时

  儿子( )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3、两首诗歌融汇在一起,读一读:

  8小时过去了

  父亲满脸灰尘,疲惫不堪,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儿子又累又困,饥渴难耐,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父亲会来救我的!

  12小时过去了

  父亲脸色惨白,双眼布满血丝,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儿子嘴唇干裂,嗓子冒火,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父亲会来救我的!

  24小时过去了

  父亲衣服破烂不堪,身上血迹斑斑,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儿子浑身乏力,难以支撑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父亲会来救我的!

  36小时过去了

  父亲精疲力竭,摇摇晃晃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儿子饥寒交迫,极度虚弱,

  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父亲会来救我的!) ) )

  4、师:在漫长的38个小时里,父亲心中始终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儿子在等着我,所以他不停地挖呀,挖呀;儿子心中也始终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父亲会来救我的,所以他满怀信心地等呀,等呀。是什么让这对父子彼此心灵相通,都拥有如此坚定的信念?

  出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读一读。你读懂这句话了吗?好!我来把前半句改一下,你们说后半句,谁敢试一试?

  (1) 阿曼达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很苦恼——

  (父亲和阿曼达在一起商量如何解决。)

  (2) 阿曼达在和同学踢足球,腿骨折了,疼得直流眼泪——

  父亲带着阿曼达去医院,帮助他恢复健康!)

  类似的话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反复出现?
  师:当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就要倒下的时候,是这句话让父亲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师生读: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当儿子饥渴难耐难以支撑的时候是这句话给了他希望

  师生读: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5、师:这是父亲对儿子的爱的诺言;这是儿子对父亲的信任的源泉。是爱和信任让他们有了坚定的信念。是父爱创造了奇迹,是父爱感动了上苍,是父爱救出了这14个幸运的孩子。

  6、师:从孩子们被埋在废墟下到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这中间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十个小时,足足有两天一夜哪,阿曼达终于等来了父亲,终于可以走出可怕的废墟了,这时,阿曼达多么想马上„„多么需要„„

  7、师:可是,当父亲向他伸出双手说:阿曼达,出来吧。那时,阿曼达却说(全体学生接下去读)

  出示:“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8、这是一个怎样的儿子?

  师:在这个时候,还会想到让同学们先安全地离开,自己最后一个离开,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孩子啊!

  9、师: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劫后重生、亲人团聚那无比幸福的一刻吧

  全班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四、总结全文

  骨肉终于团聚,是信守让他们团聚,是亲情使他们这样幸福。在生活中,我们也感受着这样的爱。爱是一首不老歌,爱是一首感人的诗,爱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愿我们多能成为故事中了不起的人物。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理解新词。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词。

  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齐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什么地方发生了地震?地震严重吗?(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在这场地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93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认真地想一想,相信你一定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开始吧!

  2.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指导。

  3.交流。

  (1)什么地方发生了地震?(洛杉矶)

  (2)一场怎样的地震?你从哪儿知道的?

  大地震:A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B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4.灾难的来临就是这样的突如其来,给人们带来的是巨大的伤害,是无尽的伤痛。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洛杉矶大地震后拍到的图片。你看,昔日繁华的都市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高高的立交桥眨眼变成了残垣断壁;一辆辆漂亮的小轿车被砸的面目全非,一个个无辜的生命被堆堆瓦砾掩埋;震后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更是无情的吞噬着人们最后的希望。昔日美丽的家园已变得满目苍痍,地震过后的洛杉矶留给我们的只有阵阵叹息、片片废墟、堆堆瓦砾,还有那火光冲天的大爆炸,还有多少绝望的眼神。课件出示词语:昔日 、地震、洛杉矶、叹息、废墟、瓦砾、爆炸、绝望。

  5.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着几个词语好吗?

  6.在这场残酷的大地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了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7.面对这样的大地震,这对父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文中是怎样评价这对父子的?

  8.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三、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1——12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语句中感悟到了父亲的了不起!开始吧!

  (学生读文思考,教师巡视。)

  2.交流。

  (1)第五自然段:别的父母哭喊过后,绝望地离开,可父亲不听别人的劝阻,坚持不离开。

  A哪些人劝说父亲?他们是怎么劝的?(大屏幕出现课文片段)

  B面对别人的劝阻,父亲是怎样回应的?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读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意思差不多,后两句一模一样。)

  C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是啊,父亲的回答就是这样简单而有点重复的三句话,请四人一组合作讨论一下:父亲在说这三句话时分别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在分角色读一读。开始吧!

  D交流。

  《1》看着这些好心人,父亲多么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所以恳求地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是的,此时的救援在与时间赛跑。多一个人的帮助,孩子就多一份生还的希望,所以父亲恳求地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2》消防队长负责指挥救援工作,消防队长来了,父亲似乎看到了希望,父亲此刻迫不及待的想得到消防队长的帮助。(消防队长来了,父亲似乎看到了孩子生还的希望,他迫不及待地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3》警察走过来,劝他马上回家,似乎在告诉他儿子已经没有希望了,劝他放弃,此时的父亲简直崩溃了(绝望了、悲痛欲绝),于是他问道:“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E父亲简简单单的三句话,你们读出来他的恳求、他的迫不及待、他的崩溃,下面老师和大家合作,带着你们的体会在读读这三句话吧! 《师引读》,多一个人的帮助,儿子就多一份生还的希望。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道-------- 谁愿意帮助我?
  消防队长来了,父亲似乎看到了儿子生还的希望,他迫不及待地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却让父亲马上回家,这个一心要救儿子的父亲简直要崩溃了,于是他问道:“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F这位一心想救儿子的父亲,不理解为什么消防队长要拦住他,为什么警察要劝他马上回家,同学们,你能理解吗?(余震、爆炸、病菌——危险)

  3.此时 父亲早已把自身的安危抛到九霄云外,此时的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请问:如果你是阿曼达的父亲,你会离开吗?为什么?

  《1》 儿子还在废墟之下,生死未卜,我当然不会离开。——一位多

  么坚定的父亲呀!

  你会离开吗?

  《2》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找到儿子,我绝不离开。——一位多么坚忍不拔的父亲。

  你会吗?

  《3》 我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儿子在与

  死神搏斗,我一定要遵守诺言,一定要救出儿子。——一位多么恪守诺言的父亲。

  4.同学们,请你告诉我: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位父亲苦苦挖掘,不肯离开呢?(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对儿子的)

  5.简简单单的三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份浓浓的父爱;简简单单的三句话,让我们读懂了这是一位(恪守诺言)的父亲,这是一位(坚忍不拔)的父亲,这是一位(永不放弃)的父亲,这当然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6.让我们再次读读父亲的这三句话。

  当好心人劝他时,他恳求地问:“谁愿意帮助我?”

  消防队长劝他时,他迫不及待地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来劝他时,他是崩溃地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7.还从哪儿能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

  (课件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8.你想怎样来读这个句子?想一想,读一读,开始吧!

  《1》 请你读读这个句子好吗?(缓慢低沉)

  为什么要读的这么缓慢低沉?(突出父亲挖的时间长,筋疲力尽)

  《2》 如果作者直接写他挖了36 个小时,好吗?(罗列时间更突出了

  父亲挖的时间长,更能表现父亲的坚持不懈、坚韧不拔。)

  《3》 时间是如此的漫长,父亲是多么的劳累!可他仍在苦苦挖掘,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你说这是一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坚忍不拔、、、、)这当然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4》 还有不同的读法吗?请你读读。《强调36小时、越来越快、声音

  越来越大》__________敬佩,着急

  《5》 同学们,那可是大地震过后的36小时呀,也许(会发生大爆炸),

  也许(会发生余震),也许(会再次发生塌方),也许(父亲因过度劳累而晕倒),也许(父亲什么也没挖到,一无所获)、、、、、、、可是这位父亲毅然决然地坚持着,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9.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父亲苦苦挖掘,不肯放弃呢?请你告诉我。(爱、、决心、信念)

  10.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感叹,这的的确确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11.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了这位父亲是这样一种形象。(课件出示: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全班齐读。

  12.此时的他已是疲惫不堪,此时的他已是伤痕累累,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

  四、拓展练习,情感升华。

  1.看到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2008年汶川地震后这些父亲的形象。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这位在废墟旁跪寻女儿的父亲,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这位父亲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进,因为他要带儿子回家;还有这些父亲,一个拥抱,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在告诉孩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天下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一样深。就让我们再次走近阿曼达的父亲,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可儿子还是生死未卜。请你将泪水凝聚笔端,写写此刻父亲会对自己心爱的宝贝说点什么呢?

  2.学生在音乐中写话。

  3.请你动情地读给大家听。

  A亲爱的阿曼达,你渴不渴?饿不饿?你害怕吗?我来了,我要救你出来,一起回家。

  B亲爱的阿曼达,你在哪儿?如果你怕了,就想一想,我就在你身边,我向你过,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的。你一定要坚持住,爸爸马上就来。等着我,我亲爱的儿子。

  C亲爱的宝贝,你在那黑暗的废墟中渴吗?饿吗?害怕吗?如果害怕就闭上眼,想想我和你在一起时那些快乐的回忆。你一定要坚持,你忘了我常对你说的那句话吗?爸爸来救你了,相信爸爸,爸爸永远爱你。

  4.谢谢同学们深情的话语。

  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这个人就是——父亲。

  有一种爱把我们萦绕,这种爱就是——父爱。

  有一歌这样唱到:《父爱如山》。

  这位坚忍不拔的父亲、这位恪守诺言的父亲,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将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下节课我们在交流探讨。

  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 亲

  了不起

  儿 子

篇三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父亲对儿子无私而真诚的爱;感悟儿子对父亲的信任。

  2、从读中感悟,从读中体会地震中父与子的伟大。

  3、引导学生与主人公进行对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

  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播放制作有关地震的录相片]。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课前先观看一段录相片,请大家认真看并说一说看过后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正处其中又会怎样呢?(生谈感受)

  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大地震的情景,给人的感觉确实是惊心动魄,地震中也会发生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一次大地震中的一对父子身上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这个感人的故事?生:想。(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想象画面,引读悟情

  1、

  自由读文,要求:

  (1)

  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句子认识本课生字和新词。

  (2)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2、

  读第十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

  3、

  生汇报,指导朗读。

  生:我看到父亲满身都是灰尘,可他什么都不顾了。

  生:我看到父亲的手指抠破了,手上全是鲜血。

  生:父亲的眼睛肿了,布满了血丝,他也没有停止。

  师:同学们说的多感人啊﹗把你们想象到的融入到朗读中,自己试着练一练。(指名读,评读,齐读)

  三、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

  默读课文,要求:

  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地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2、

  学生默读课文,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3、

  除了刚才学习的

  ,文中的哪些描写还使你感动?

  引导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得知儿子有危险。“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的情况。)

  (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父亲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是去,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发自心底的痛苦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评议,齐读。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向起!他坚定地站起身来,向那片废墟走去。”(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来,并向废墟走去。那么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评议,齐读)

  (4)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在一起,”(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生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心中即有千言万语,而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是通过言语来表现,请你试一试怎样读才能把父子重逢后的激动与喜悦之感读出来呢?(小组分角色读,男女生读,师生读)

  (5)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真切的语言——生接“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是会跟我在一起的。“

  是呀,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话牵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了不起的父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四、总结全文,发散思维。

  1、

  总结: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学习后,你有什么感受?想对文中的父亲和儿子说些什么吗?

  2、

  学生讲

  3、

  感受多么深呀,回家后把你们的感受对父母说一说,或记在你们的日记本中。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KbF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