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美术学科答案|2020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奇葩

副标题:2020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奇葩

时间:2022-01-12 14:21: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师资格证# 导语】只有坚定坚持最初的梦想走下去,再苦再累再难,坚定不移,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文档大全网整理了“2020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奇葩”,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文档大全网!



  秦汉雕塑是我国雕塑的第一个高峰期,秦代雕塑注重的是表现逼真的形象,而汉代时期的雕塑更加注重内在神韵的表达,其中最精彩的雕塑之一就是——《马踏飞燕》了。

  提到《马踏飞燕》大家都不陌生,有的称为《铜奔马》或是《马超龙雀》,无论哪种称呼都不能掩盖它在青铜雕塑界响当当的名气。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它的形象豪纵,昂首竖耳,马尾飞扬,三蹄腾空,一只马蹄踏在正在疾飞的燕隼背上,燕隼回首惊顾。作者巧妙的将静态的铜奔马表现出动态的效果,并通过铜马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完美表达了古人对千里马的理想标准,这件作品被称为"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奇葩"。

  这样一朵奇葩,他究竟有哪些魅力所在呢?从整体来看作品呈一个倒三角形的形态,三只马蹄腾空,只有一只马蹄踏在燕隼背上作为重心的落脚点。大家一定很奇怪,马的重心都落在踏着燕隼背的马蹄上,又是如何保持整体稳定性的呢?雕塑的重心处于铜马腹下的中间位置,上半部分前倾的头部与后扬的尾巴,一前一后加强铜马首尾的均衡;同时雕塑下半部分因飞驰扬起的马蹄,右前蹄向前腾飞,左后蹄向后猛蹬,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形成强大的张力,左前蹄紧紧的收向雕塑所处的重心点上再次强调重心的位置,形成稳定感。同时燕隼身体底部平面化的处理,增加了着力面积,使雕塑更加平衡、稳定。除此之外,为了再一次巩固雕塑的稳固性作者不惜牺牲铜马外在俊美的形象,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威风中带有幽默滑稽的奔马。这一特点我们在常常见到的侧面照中很难发现,只有当你看到马的正面的时候,你才会非常惊讶,这样一匹稀世宝马居然是个龇牙咧嘴的歪脖子?这一夸张的形象容易让人联想到驰骋在运动跑道上的运动员在最后冲刺的时候使出夸张的表情。想想看人在飞奔的时候都会流露出这样的状态,更何况风驰电掣的奔马。作者这么处理并非为了搞怪,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平衡。我们再来看,整件雕塑将踏在燕隼背上的右蹄作为着力点,重心自然右移,将马首略向左偏形成歪脖子的动势,左右又形成均衡,再次将重心集中于马腹下的中心位置。可以看得出作者为了达到平衡也是用心良苦啊。

  从昂扬的马首到流畅的马身,从飞驰腾空的三足再到一足的落脚点,这一切都是因为匠人们精确掌握了力学原理,经过精准计算才达到如此精湛的效果。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使这件作品在艺术上有了更高的价值,通过《马踏飞燕》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时代匠人们高超精湛的工艺水平和高度的聪明才智。正是这精湛的技艺在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到1986年又被定为国宝级文物,直到现在这朵奇葩依然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

2020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奇葩.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Kn7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