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时间:2023-01-03 11:11: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我想迟子健应该是一位游者吧,从杭州西子湖,再到鲁镇,沈阳胡宫,大兴安岭,巴黎等等,他的足迹不仅留在了他所踏过的所有的土地上,更留在他地文字上。

有时,她见过的地方多了,感触也会有不同,在《光明于低头的一瞬》中,她在俄罗斯的教学里,看到大师的壁画,可这不是主内容,她的注意力在一个打扫烛油的老妇人。无论神刻画得有多么庄严,平凡的美总会被注意,她的文字能让我看到一个围着头巾,满脸皱纹,平静的妇人,在小心地用铁铲在刮烛油,每次只刮去一层,没敢一下子用力,背景的教堂上壁面,是模糊的,再精美的艺术品在这最朴素,最诚恳的信徒面前,都暗然失色。

有时经常抱怨没有事物可以写,这个城市那么普通、朴素,没有它的特殊。可城市的美,不就是由那些最底层的工人所搭建起来的,有人会记住那些战役,那些将军,可是那些为了保卫家园的士兵是最应该留在笔下的。

在《鲁镇的黑夜与白天》中,她能从鲁迅故居的门槛,看到这里的多少次变故,经历了多少次沧桑,更能从点歌的小孩子身上看到成年润土的悲伤。还有那狭窄地老街,透入出旧时代的气息。《故乡》正是鲁镇的黑夜,没有希望,没有路,需要人们踏出路的黑夜,或许是那个点歌的小孩子具有的出人意料,用粗俗的歌去换生计,当然也有白天的美食,白天的建筑,在迟子健眼中,一个地方能有他的美,也有他的污,我们去游玩,可能只是为了玩,放松,走进任何一个博物馆,只会去寻找那个名气最大的,也只知拍照。

我们如今,太过于注意最重要的,却无心去口味一下那些不重要的事物,正如世上所有的人都知道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但却无多少人知道第二高的是谁,更不知它为何有这么高,能傲视群雄。

小学有篇文章叫作《杨桃》,由画杨桃教导人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世界如此之大,战争的未来是否是和平,各平的背后是否有危害?曾经的我也以为学鲁迅的文章有何用?可现在想来,仅仅是不让玩风筝,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后,有着那是人们思想的问题,而现在社会的种种自我保护的行为,也会对应着我们的社会缺乏诚信。也正如那刮油烛的老妇人,从她不敢用力去刮的油蜡的动作中,能够看到她的诚恳。

而我们也应该这样,也应该去看待一下我们所有事物背后的东西。我们玩干嘛?为了开心。我们学习干嘛?为了更快乐、轻松的未来。正因为我们了解这些事的背后的本质,我们才能更努力地做好它们。

【篇二:《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迟子健,男作家,又是一个男的散文作者,他的风格是不像林清玄一样清新、淳厚。”这便是当陈老师告诉我们本月读的散文时心里所想。但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惊讶的发现,迟子健是一位北方的女作家。从作者照片中看出北方人的气势,有些“女汉子”的味道,不像丁立梅一样优雅,这也许是南方好与北方好的区别吧!

作者生活在北方,书中有许多篇都是关于家乡或俄罗斯风情的。但我还是喜欢关于身边的情感文章,翻开目录第一眼看到了《龙眼与伞》也许是自己喜欢吃龙眼的缘故吧。

《龙眼与伞》主要讲诉了作者在写文章时,妈妈为她送伞,怕雪加雨淋湿作者,而作者却无理地责怪妈妈,来时为什么不打电话。看到刘世文老师将龙眼带给孩子吃,而想起自己无理地骂好心为自己送伞的妈妈。

记得小时候写妈妈,最喜欢写的是送伞,故事情节永远是妈妈冒着大雨来为我送伞。小时候的我们总是会去细心的听取妈妈的话,而此时现在处于叛逆期的我们而是跟着妈妈对着干。想起妈妈每次开学前为我定制精心的学习计划,而我总是将它卷起,对妈妈愤愤的说道:“我说了我不要你为我安排时间,我自己会去支配我的时间,我哪里是二年级的小朋友呀。”对妈妈说完,便看到妈妈无奈的将学习计划拿走,而我却不知道妈妈为我能学的更好,想了很久,才编制成了学习计划,犹如作者不知道在雨夹雪中母亲等了那么久自己,而那张母亲苦心冥想的学习计划成为了垃圾筒里的一团废纸,当你想将他从垃圾篓丽捡起时一切都晚了。

有时候的我们会因为自己一时心情的毛躁不安而将母亲对我们的爱化成了灰烬,留给她的却是极大的伤害与悲痛。正如作者在文章所说:“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这份慈爱。”而当父母心情烦躁时,却还能细心的教导我们。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伤害了那个爱我们最多的人。而他们却是会将最好吃的东西和我们最爱吃的东西留给我们。就像刘世文老师将北方罕见的水果-龙眼带给孩子吃,自己却不舍得吃。这样的事情经常会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公益广告“打包”一个患了老年痴呆的老人却在饭桌前将饺子放进口袋里说:“我儿子喜欢吃这水饺,带给儿子吃去。”而他的儿子却在他的旁边。即便身患老年痴呆的父亲却还记得自己的儿子最爱吃的东西。

如作者在最后那段写道:“母亲就像把伞,把阴暗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亲也像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心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有时,父母会因为没考好,学习不认真的事情骂我们或打我们,但我们深知这一切都是父母对我们的爱。

朋友,请不要去伤害那个爱你最深的人,因为你是他们这辈子最爱的人,你射出的每一把剑,都射中了她们那颗瘦小的内心。

【篇三:《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作文

迟子健这个人的名字我听的不多,仅仅在无事翻看练习册时,一些阅读题的小短文上写有他的名字,说实话要不是这本书的话,我一直认为她是南昌人,因为我看见了这些短文中她写到了中山路和工人文化宫。

如今的我却对迟子健有着另一番见解。一位在东北生活的女汉子,却有着细腻的情感,她将她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得犹如长白山的融水一样,融入我们心中,她的词藻十分华丽,并不像北方的窑洞一样,倒更像是南方的小楼,每一个细节都那么精致。作者与江南的渊源并不只停留在性格上的相似,她曾多次到江南一带游玩,例如本书的第一篇文章《西栅的梆声》,它所写的便是作者获得茅盾文学奖后,游东西栅的经历,她对这儿的所见所闻都写了下来,无论是那朴实的船娘,还是那好夜的梆声,作者都对其有那么一丝羡慕。

作者喜欢融情于景。迟子健对景物的描写我认为是极好的,并不只是因其深厚的文字功底,还有大量对生活的感悟,都在他的每一个景、每一件事中表现。就像她在写《鲁镇的黑夜与白天》中的那个背着吉它唱歌的小男孩,他所唱的那庸俗不堪的音乐也写出迟子健对他们这些人的担心及同情,她不希望他们会在鲁镇变成下一代的闰土。

在这么多文章中,尽管其中的许多许多我都没经历,不过作为一个旁观者也总是可以大致了解心情。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也既算不了内行,也算不了外行,所以可以说既看门道又看热闹,这“门道”是什么呢?没错,那便是迟子健所要告诉我们的以及设身处地地感受迟子健当时的心情,有一篇文章便让我很受触动,它叫《龙眼与伞》,是迟子健在下雪天,她母亲给她送伞的故事,当我们设身处地地去想,我们便会发现,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太多了,而缺少的是那种“刘老师”的事例来把我们惊醒,所以散文的精髓便是从文中学到怎么去生活。

与其谈迟子健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倒不如说她是一位爱好写作的思想家,她总能从生活中的一些小方面而想到整个社会存在的弊端,同时她也能从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物中去发现更多的美。这与其经历了人世的沧桑而拥有的阅历是分不开的,我们也正是在汲取她所对生活的感悟。

迟子健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的儿子与丈夫双亡,并且与她母亲相依为命,但是她仍然这样笑对生活,怎么能不让我们感到敬佩呢?她就像在狂风暴雨中的花朵,遭受再多打击都向我们展示她最美的一面。她的散文中有哪一篇怨天尤人,到处吐诉自己身世的不公。没有,她只想像一个普通的女性一样过完一生。

我们中学生能感受到的真的不多,相比之下,就像一根长出芽的小苗去感受一棵参天大树的根扎得有多深,它永远不会感受到地底下土壤中的世界是多么的精彩、曲折!

【篇四:《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说实话,刚开始看《迟子建散文》时,我读得并不仔细,只是随便挑了几篇文章快速浏览。可是在浏览的过程中,除了感觉她的文章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之外,更多的是有种莫名的悲伤与孤独萦绕在心头。我有点诧异,便沉下心认真阅读起来,终于明白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悲伤与孤独,坚韧与平静,是我们人生各种际遇中会面临的生存状态与选择。

首先是悲伤。人在悲伤的时候,往往会情绪低落,行为失控,严重的还会丧失生存的意念。可是,这是弱者的选择,所以,当灾难发生,悲伤来临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明白自身的责任,明白自己该何所为,何所不为。当我看《龙眼与伞》时,我的情感起伏跌宕,一会责怪作者的自私与不快,一会又为作者的羞愧与道歉而欣慰,但是刘老师儿子的离去让我更心痛。作者的字字句句,让我明白,珍惜眼前的亲人与亲情,是我们一辈子都不能舍弃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是孤独。孤独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存在,只不过我们每天都被喧嚣与忙碌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而困扰,只有当夜深人静或是身心疲惫之时,才会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孤独。而人是不怕个体孤独的,最怕的是精神与心灵的孤独。所以,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精神与心灵的追求者,才是人的生存意义所在。《两个人的电影》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无论现实中的掌声有多热烈,演员的出镜率有多高,但没看头的东西永远只是耍热闹而已,只有能丰富精神、净化心灵的东西才会被永远传承,永不孤独。

迟子建,用她朴实无华的文字,向我们讲述着她所经历的悲伤与孤独,以此告诫人们:不要在悲伤与孤独中迷失自己,要承受悲伤,直视孤独——这需要坚韧不拨的毅力,更需要一个平静的心态。因为,现实的生存环境与竞争,就如《红绿灯下》,即便是绿灯亮起,人才起步,就会遭逢侧向驶来的一串汽车,它们占据了半边路,阻断你。让人有种被汽车、机器所夹击的感觉。这时,如果没有平静的心态,人会愤怒,甚至“奔命”抢过马路,结果却是让一切归结于沉寂,损人害己。因此无论在红绿灯前,抑或是人生的岔路口,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地慢行,才会安然无恙。

所以我们要珍视亲人、要爱惜生命,要勇于追求,还要有一颗淡然平静的心。这样在人生的漂泊沉浮当中,我们才能在心中,找到真正的宁静港湾。

【篇五:《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我愿意做这样一个玉米人,守着自己的炉子,守着炉子里心灵的炭火,为那些爱我作品的人(哪怕是少数),精心焙制食粮……

——题记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平凡的人,为了放弃现实利益甘心承受因坚持自己的信仰而带来的生活中的冷清。

品读迟子建的散文,不由得让我们回想起在我们生命中平凡的小事,从而使我们有所反思……

玉米人一篇令我尤为感叹。讲述的是作者向一个卖烤玉米的人买生玉米遭到了拒绝,作者认为他很固执,最后到别家买到了生玉米,向那个烤玉米的人炫耀,但他却坦然相对。他心中对作者能买到生玉米而感到吃惊,同时也因为自己坚守信仰而感到安闲从容。

这篇散文通过写两个烤玉米人的不同经营态度来衬托出那个被作者认为“固执”玉米人的淳朴与执着的信念。

作者因此被他的执着所打动,被他的坚持所吸引,反思自我,应像那玉米人一样,守着自己的炉子,守着炉子里心灵的炭火。做一个追求信念,坚守信念,勇于付出,拒绝现实利益,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一些“固执”的人都是少之又少的。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失去了社会责任感,而冷漠那些“固执”的人。就因为如此,那些“固执”的人才会逐渐消失。

同样还看过一篇文章《镜中》,讲的是一位普通的保安,因为坚守原则,恪尽职守,得罪了来学校讲学的张处长。虽然他本身没有错,但最终受到批评,暗示了我们坚守原则的保安在现实生活中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这些虽是身边的一些寻常的小事,却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然而这些在我们生活中平凡的人,在他们的身上却总洋溢着神光之灵,他们为着一个信念,或者说是一种责任,而拒绝唾手可得的利益,他们这种“固执”是世界上最为可贵的!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他们那种“固执”的心态,不会因为利益而违背对社会的责任感,守着自己的炉子,守着炉子里心灵的炭火,那么我们的国家将会变得繁荣富强!

【篇六:《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中国文学里是不会缺少散文的,正如天上的银河,绝不会缺少星星。我也不绝不会缺少一本好书的,正如手中的这本《迟子建散文》。

纵观全书,若论哪篇散文最令我印象深刻,无疑便是这篇《时间是怎样地行走》了。时间,这种抽象而又真实存在的东西,永远地行走着,不曾停息。它不会因为在世外桃源而停下脚步,也不会因为战火的纷飞而止步不前,它永远都藏在钟表里,“滴答,滴答”——不紧不慢,气定神闲,好似一首只有一个节奏的歌。只不过,世人皆认为这是一首充满悲凉的歌罢了。

神说:“要有光“,于是就创造了光。那这匆匆不停的时间又从何而来呢?几万年来,恐龙消失了,残暴的纣王消失了,四方来贺的大唐消失了,就连当时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元帝国也消失了,唯有时间,还是那般无二。风霜雪雨,潮涨潮落,河流涨了又枯,花开了又落,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在一场去了又来的寒冷和飞雪中,地老天荒,我们的手却挽不住它的去留。明明是它伴着我们在生命中行走,然而有一天,朋友不见了,父母不见了,甚至我们也不见了,它却仍然在其他人的身边行走。也许我们就是它之中的一滴小水珠,而它却是汹涌的大潮,我们从后浪变成前浪,又从前浪变成了一行水渍,在无限的奔涌中化为尘土,成为后人眼中的历史。

不正是这样么?百年黄图霸业,过眼烟云耳。从这个天地诞生起,它就那么不朽而又亘古的存在了。对这无限大的天地来说,它是那么短暂,短暂的匆匆一瞬;它又是那么漫长,漫长的天长地久,何况是我们人类呢?无二,我们只能任由它与我们匆匆而过,在我们青春的脸上划上沧桑;在我们乌黑的发丝中添上白雪。辉煌的宫殿会变为废墟,明亮的刀剑会变为废铁,在它的行走中,一切都只是昙花一现,它也许还会永恒地走下去,直至空间的尽头。

合上这本书,赫然发现封面颜色已然有些变黄和几丝褶皱,我不由一笑,这不便是它行走过的痕迹吗?

【篇七:《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迟子建痕迹,一个出生于中国最寒冷的北极村的纯真女子,她的文笔可谓“惊天动地”像雾岚一般。

我最爱的一篇文章《时间怎样地行走》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喜欢爱墙上的挂钟,她的作息都受着它的支配。她喜欢在各种时间做各种不同的事,曾一度天真地以为一双神秘的大手在操控时钟,在北京迟子建发现了时间的痕迹,在每一处地方,都可以发现一个时间的秘密。

这多像以前的我呀!总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盯着一台挂钟。“滴答,滴答,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过,也不留下一点儿痕迹,直到它的铃声”铃铃“的响起时,才意识到马上要去写字,才立起身赶向书桌,认认真真的写字,不一会儿,时钟又开始响了起来,看看这住在框中的两个小人啊!赛跑地如此飞快,让我措手不及,双赶往去做下一件事情。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间如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勿匆了,使我渐渐了解它,发现了它的踪迹。

我调皮的时间啊,转眼间渐渐消逝了,令人有些无法习惯,可是它总是激情澎拜地行走着,不等人。还有一篇文章,是我较为喜欢的《暮色中的炊烟》迟子建对炊烟十分了解,知道什么时候的炊烟朗,什么时候的炊烟气者游烟之后,她识得了一位俄罗斯老太太”老毛子“”老毛子“为人很好,总是招呼她去家玩,她的走路姿态,跳舞动作,我都记在心里,只可惜在冬天,老毛子静悄悄地走了。

文中的”老毛子“虽是一位俄罗斯老太,却已加入中国籍,算半个中国人吧,虽然村中不太有人与她交际,但人人都惦念着她。使我觉得这世界上的人情,即吏大家不是很离开,可依然会互相惦记,询问关心,人情的不,温暖使这个位处迟子建散文读后感北极寒冷的小镇添加一阵暖意。

这就是一位纯真女作家所作,莹莹白雪,总像雾缠绕字里行间。

【篇八:《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说实话,刚开始看《迟子建散文》时,我读得并不仔细,只是随便挑了几篇文章快速浏览。可是在浏览的过程中,除了感觉她的文章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之外,更多的是有种莫名的悲伤与孤独萦绕在心头。我有点诧异,便沉下心认真阅读起来,终于明白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悲伤与孤独,坚韧与平静,是我们人生各种际遇中会面临的生存状态与选择。

首先是悲伤。人在悲伤的时候,往往会情绪低落,行为失控,严重的还会丧失生存的意念。可是,这是弱者的选择,所以,当灾难发生,悲伤来临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明白自身的责任,明白自己该何所为,何所不为。当我看《龙眼与伞》时,我的情感起伏跌宕,一会责怪作者的自私与不快,一会又为作者的羞愧与道歉而欣慰,但是刘老师儿子的离去让我更心痛。作者的字字句句,让我明白,珍惜眼前的亲人与亲情,是我们一辈子都不能舍弃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是孤独。孤独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存在,只不过我们每天都被喧嚣与忙碌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而困扰,只有当夜深人静或是身心疲惫之时,才会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孤独。而人是不怕个体孤独的,最怕的是精神与心灵的孤独。所以,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精神与心灵的追求者,才是人的生存意义所在。《两个人的电影》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无论现实中的掌声有多热烈,演员的出镜率有多高,但没看头的东西永远只是耍热闹而已,只有能丰富精神、净化心灵的东西才会被永远传承,永不孤独。

迟子建,用她朴实无华的文字,向我们讲述着她所经历的悲伤与孤独,以此告诫人们:不要在悲伤与孤独中迷失自己,要承受悲伤,直视孤独——这需要坚韧不拨的毅力,更需要一个平静的心态。因为,现实的生存环境与竞争,就如《红绿灯下》,即便是绿灯亮起,人才起步,就会遭逢侧向驶来的一串汽车,它们占据了半边路,阻断你。让人有种被汽车、机器所夹击的感觉。这时,如果没有平静的心态,人会愤怒,甚至”奔命“抢过马路,结果却是让一切归结于沉寂,损人害己。因此无论在红绿灯前,抑或是人生的岔路口,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地慢行,才会安然无恙。

所以我们要珍视亲人、要爱惜生命,要勇于追求,还要有一颗淡然平静的心。这样在人生的漂泊沉浮当中,我们才能在心中,找到真正的宁静港湾。

【篇九:《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美丽的小山村——北极村养育了一位了不起的女性作家迟子建。她温婉朴实的文字打动了千万读者。迟子建的散文,虽然写的是她从小到大的种种小故事,却处处有美有爱。

迟子建以深情的笔触向读者娓娓道来与亲人们相处的一幕幕——风雪中为”我“送伞却遭拒的母亲;和母亲一起看的两个人的电影;在世时过年总不忘为”我“做灯的父亲……

桩桩件件,充满了浓郁的人间亲情。

在她许多篇文章中,我可以大概了解她的生活状况——丈夫在几年前去世了。丈夫在世时他们的感情很深,失去爱人后迟子建痛心疾首,十分怀念他。我也曾看过她专门悼念世君的文章——《春天最深切的怀念》,她用文字表达出内心的疼痛与历险。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伤心、悲哀,以及她对丈夫世君的怀念。迟子建在丈夫去世后经历了”最残酷、黑暗、绝情“的日子。那日子尽管悲痛,但她是坚强的。为此,她有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切感悟和对亲人刻骨铭心的怀念。

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第一辑中的第五篇——《伤怀之美》。作者对家乡漠河北极村漫天大雪、对美丽的北海道露天温泉的描写让我感觉似乎从未见过真正的雪。作者不畏严寒去泡露天温泉的勇气让我佩服。她虽然经历了寒风和雪花的仙境般的美——远处的山坡上错落有致地生长着松树的柏树,三股泉水,另一边却结有冰柱,三个季节的景色融合在一起,犹如人间仙境一般美丽。那雪花更是灿烂而华美。

这不禁令我思考,生活不也是这样吗?惟有经历了风雨的考验,严寒的鞭打,才能到达唯美的仙境,停下来欣赏”世外桃源“的景色。所以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学习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坚持下去。也许这一步挺过去了,就到了成功的彼岸。

可是,在重重压力下,种种坎坷前”挺过去“谈何容易?就像现在,步入初三年级的我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还要面对一场接着一场的考试,堆积成山的的作业,繁多的学科……一定有许多同学因为这种种原因自己失去了信心,导致在最关键时放弃。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制订一个严密的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告诉自己”我能行……“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见美好的明天!

人生的真谛也许就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伤怀之美中,像那夜空中的星,光点虽小却一直坚持且明白无误地指示幸福所在。

【篇十:《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这本书没有过多的修饰,封面的色调也是暗暗的,书页也全是黑白,没有任何色彩,对于我这个年龄来说,不喜欢这儿朴素的东西,买一本书的原因,和它有着一个有个性的书名,或引人注目的封面有关,如果是在书店里,恐怕我只能与这本书擦肩而过了。

迟子建的每一篇散文,看完后都让我感觉很朦胧,对它的理解也很模糊,总有一种琢磨不透的感觉,却又那样耐人寻味,没有过多的华丽语句去描,却又描写的给人的魅力所在吧!

一样好的东西,因为没有华丽的外表等这一类的原因而不受人关注,但一些因为外观因素很好,但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的东西,却被人当成宝一样,在这本书中的《两个人的电影》写道;作者的母亲今春血压居高不下,于是作者劝她到自己这来,换换水土,作者带母亲去看上座率很高的刘老根大舞台,观众们热情高胀,演员也和观众们互动着,整个舞台热闹环绕着,这种形式就现在人们最爱的形式,但母亲却不喜欢,认为这就是个”耍“,看到一半就出来了,后来作者又和母亲去很王全安导演的《图雅婚事》。这部电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奖。但令作者吃惊的是,整场电影就只有作者和母亲两个人。这部电影虽然没什么看,但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把我和母亲吸引住了。母亲叹息道:”我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这部电影一样,没多少人看。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这老根大舞台一样,看得人多响。

是啊!现在的多少人都是被一种形式吸引着。掌声,欢呼,台上台下的热情互动;灯光、舞台效果,幽默风趣的主持人,气派的场面——这些演出人数爆满,舞台门口的保安也一大批,马路上的车也根本开不动,人们干脆直接把车丢在马路上,不管了。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无聊的相亲节目还有那么多观念,而且收视率还那么高?妈妈是电视台的,在做一档主持人选拔时,工作人员好奇的导演:“这个选择那么傻,而且说的也不好,给人一种小丑的感觉,为什么不淘汰掉,反而那些表现都比他要好的都淘汰了。”就是因为他傻傻的,才有看点啊,收视率才高嘛?导演语气平淡的说道。“还有点节目故意制度矛盾来增加看点呢!”说得也有道理,没有看点的东西,就算再在意义,也没人会去看。

学校每年都会要求我们看“开学第一课”,并写观后感,我想如果不要写观后感,应该没有多少人会看吧,像许多名人讲座或名人分享自己成功的经历的那些节目,如果不是无聊时刚好调到来看看,会去主动或定点守到看的人应该不会很多。

现在人们都去追求一些什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而却常常想略了一些没有太多的包装,朴素,但却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就像在生活中忽略的那些美一样,在生命道路上,请不要跟着人群飞快地奔向前去追求物质上的东西,有时也要放慢脚步,去品味觉生活的一点一滴……

【篇十一:《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迟子建的散文有一种奇特的魅力,它总是能牢牢抓住我的心,不断地驱使着我,让我对它产生了一种贪婪的渴求。

迟子建的文章总是勾人心魄的,就像是绝世美人一般,对我来说,有着极大的诱惑。但我更喜欢她那淡雅的,像诗一样的文字,就像是绝代美女卸妆后清秀的眉目,我喜欢这清丽的散文

在我伤怀之时,她细腻的文风像阳光照进我心,像缓和的溪水缓缓流过我的心田,我总能感到人生充满了希望与快乐。

《时间怎样地行走》是我读的一篇颇有感悟的文章。

时间怎样地行走?这一直是作者和我的疑问。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它到底在哪儿?它从哪里开始,又从哪里结束?

我曾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给放在挂钟里的,从来不认为那是机械的产物。它不会因为贪婪窗外的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禁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轨迹行走。时间藏在挂钟里,与我们一同经历风霜雨雪、潮涨潮落。

时间可以让一棵青春的小树变得枝繁叶茂,让车轮的幅条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地驼了背。时间毫不留情,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

我终于明白时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在涨了又枯的河流中,在小孩的嬉笑声中,在花开花落中,在候鸟一次次迁徙中,在我们成长着的脸庞上,在桌椅不断增添新的划痕中,在一个人的声音由清脆变得沙哑的过程中,在一场接着一场去了又来的寒冷和飞雪中。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我们和时间是一对伴侣,相互依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篇十二:《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深呼吸一口,合上《迟子建散文》我将它放在床头,关上灯,准备睡觉,但迟迟都没有入梦,因为《迟子建散文》这本书中的一些星星点点,将我快麻木的视觉一点一点地化了。

迟子建的文字很清晰,从一些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事物,读完之后总能感受到一股柔和的暖流进入身体,总会有那么一小段文字吸引我的视线,引发我的深思,使人有不同的感想,让人孤独的精神之塔,有了一丝丝,一片片的充实,获得一个精神伴侣。

《迟子建散文》全书分为三辑,共67篇散文,长短不一,在散文中,无论是她对环境保护的呼吁,还是对故乡的怀念,或是对爱人的心灵寄托,或是对情亲的投入,或是对风景如山如色地描写,她都是随性的,贴近生活的,有感触的,她对生活的小细节,一只虫子,一个黑夜,一场球赛,一遍风景……更是细致入微,用朴素空灵的话语记录下来,湿润了我的心,打动了我的情。

他有《两个人的电影》中母亲的感悟,有《红绿灯下》中爱人的离去,有《玉米人》中烤玉米的信任,有《我对黑夜的柔情》中黑夜的思考,有《寻到都江堰》中山寺的宁静,有《鹤之舞》中丹顶鹤的孤独,也许是这些组成了她安静的性格,对于美的发现,可能这些给予迟子建温暖,同时也温暖了我们与他产生共鸣。

《寻石记》是记叙文儿时调皮,把家里一块腌酸菜的石头给砸碎了,母亲要作者去找一个一模一样的石头,母亲的气话。作者居然当真,去寻找石头,结果听到许多传说,也许是因为她这份执着,才会有《玉米人》中“守着自己的炉子,守着炉子里心灵的炭火,未那些爱我作品的读者(哪怕是少输),精心培制粮食。”的打动吧!

通过她的文字,我看到了萨尔图落日的优美,听到了西栅的梆声的悠远,闻到了风雨的灿烂,触到了作者世界的雪,尝到了作者故乡的吃食。因为她对生活的向上简单,安静,对我也有几分影响,我深深地被她的情感所带动起来,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我每晚坚持读她的书的原因吧!

我闭上眼,一只手放在《迟子建散文》这本书上,回忆起书中的内容,与文字一起进入梦乡。大概,这就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吧!

【篇十三:《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这本书没有过多的修饰,封面的色调也是暗暗的,书页也全是黑白,没有任何色彩,对于我这个年龄来说,不喜欢这儿朴素的东西,买一本书的原因,和它有着一个有个性的书名,或引人注目的封面有关,如果是在书店里,恐怕我只能与这本书擦肩而过了。

迟子建的每一篇散文,看完后都让我感觉很朦胧,对它的理解也很模糊,总有一种琢磨不透的感觉,却又那样耐人寻味,没有过多的华丽语句去描,却又描写的给人的魅力所在吧!

一样好的东西,因为没有华丽的外表等这一类的原因而不受人关注,但一些因为外观因素很好,但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的东西,却被人当成宝一样,在这本书中的《两个人的电影》写道;作者的母亲今春血压居高不下,于是作者劝她到自己这来,换换水土,作者带母亲去看上座率很高的刘老根大舞台,观众们热情高胀,演员也和观众们互动着,整个舞台热闹环绕着,这种形式就现在人们最爱的形式,但母亲却不喜欢,认为这就是个“耍”,看到一半就出来了,后来作者又和母亲去很王全安导演的《图雅婚事》。这部电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奖。但令作者吃惊的是,整场电影就只有作者和母亲两个人。这部电影虽然没什么看,但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把我和母亲吸引住了。母亲叹息道:“我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这部电影一样,没多少人看。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这老根大舞台一样,看得人多响。

是啊!现在的多少人都是被一种形式吸引着。掌声,欢呼,台上台下的热情互动;灯光、舞台效果,幽默风趣的主持人,气派的场面——这些演出人数爆满,舞台门口的保安也一大批,马路上的车也根本开不动,人们干脆直接把车丢在马路上,不管了。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无聊的相亲节目还有那么多观念,而且收视率还那么高?妈妈是电视台的,在做一档主持人选拔时,工作人员好奇的导演:“这个选择那么傻,而且说的也不好,给人一种小丑的感觉,为什么不淘汰掉,反而那些表现都比他要好的都淘汰了。”就是因为他傻傻的,才有看点啊,收视率才高嘛?导演语气平淡的说道。“还有点节目故意制度矛盾来增加看点呢!”说得也有道理,没有看点的东西,就算再在意义,也没人会去看。

学校每年都会要求我们看“开学第一课”,并写观后感,我想如果不要写观后感,应该没有多少人会看吧,像许多名人讲座或名人分享自己成功的经历的那些节目,如果不是无聊时刚好调到来看看,会去主动或定点守到看的人应该不会很多。

现在人们都去追求一些什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而却常常想略了一些没有太多的包装,朴素,但却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就像在生活中忽略的那些美一样,在生命道路上,请不要跟着人群飞快地奔向前去追求物质上的东西,有时也要放慢脚步,去品味觉生活的一点一滴……

【篇十四:《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老实说,我阅读过的作品不多,散文更是少之又少。这种优雅却又略显无趣的文字总是难以引起我对它的兴趣。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翻看这本散文集,却被这个陌生女人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带入一个个平凡的故事里。

打开书时刚巧看见扉页上迟子建的照片,一头直发配上她那独特的笑容。这种笑是温暖的,上扬的嘴角边两个深深的酒窝,里面仿佛藏有自己说不出的苦涩和无奈。忍不住查阅她的资料才知道,她是一个失去双亲和丈夫的孤独女人。而在她的文字中,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她的悲伤和无奈。写山写水时将山水之美尽力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读过后仿佛置身于文中的美景;写人写物时,时而感慨,时而赞许,像一个看尽世俗的老者,总能引起我们内心的共鸣。

迟子建的文字像蒙了一层纱,让人捉摸不透。我最喜欢的,也是我少有能读懂的文章之一,是第二辑中的那篇《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也许是因为能读懂,所以对它颇有感触。文章讲述的是作者看见的一只芝麻大的小黑虫,为了佛龛上那一缕若有若无的香气,不屈不挠地冒着生命危险奋勇爬去,结果虽然不尽人意,甚至最终粉身碎骨,但至少它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过。在我们看来,它们是不起眼的、卑微的虫子,它们的力量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我看来,这些小生命同我们一样,是值得尊重的个体,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人们会选择退缩,或者在遭受失败的打击后一蹶不振,而这只虫子却能为了一个看似平凡的梦想,百折不挠地向佛龛爬去。或许有人会觉得这只虫子明知无论它怎样努力,换来的结果也不过是一死罢了,这不是不自量力吗?但与成功擦肩而过的人们不会明白,他们身上所缺少的正是这种不自量力,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坚持和固执。这只虫子不甘在地上庸庸碌碌过完一生,而是用宝贵的生命作赌注,尝试向目标挺近,即便自己遍体鳞伤,粉身碎骨。作为高等动物的我们,为何连一个不自量力的机会都不留给自己呢?!

迟子建的文字告诉我们,她很坚强,是文字让她走出阴霾——红绿灯下,她与爱人惜别,未留下片言只语;她的世界下雪了,漫漫长夜里,她用自己的眼去发掘身边的美好事物。这一切,都让她觉得这个世界无比美丽。

世界从未因为我们而改变。当我们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在伤害我们,把我们拉进深渊时,不妨读一读迟子建的文字,不知不觉中,你会随着这些跳跃的符号,寻找到周围不曾发现过的美好。

【篇十五:《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手捧这本墨香涌动的《迟子建散文》。他的散文多是描写,描写这世间百态,每一件事尽是普通的事,可以想到的事。被他写出来,却别有一番滋味。也许正是因为这只是普通的事,这本书才有着浓厚的味道。

《最是苍凉起风情》是一篇我无意间翻到的文章。吸引我的的确是这题目。我并不理解这题目,风情与苍凉有何关系?于是看了起来。文中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观赏桑巴舞,在节奏强烈的舞蹈下,作者却昏昏欲睡;第二次在阿根廷观赏探戈,前几个年轻舞者同样无法提起作者一丝一毫的兴趣,然而之后上来一对老年舞者,作者却为之一振;第三次观赏墨西哥舞台剧依旧是无聊透顶。作者不禁思考,为什么唯有那老年舞者才另他欣喜呢?思来想去,即是阅历。就像一个人,活的足够久了,看过的、听过的、做过的都足够多了,自然会属于一个人的风情与味道。像文中描写老年舞者那般:别人是操纵着探戈表演,而他却是驾驭着探戈。这种因历练而得来的东西是骨子里生就出来的,是刻在一个人身上的,舞步不过是外化形式,是呈现出来的一种方式。真正的风情是经历了时光的打磨与雕琢的,像一个民族的文化需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沉淀,一个国家需要经过磨难放得繁华。

《俄罗斯,泥泞中的春天》这篇文章不长,描述几幅来自俄罗斯的油画,描述另一个国家的历史反映在画家画作上的内容。文中也多次写到那些苏联解体时的画作,凝重、大气,用色彩掩饰愁苦的内心。而令作者印象最深的是《霍鲁伊镇的泥泞》。这幅画我未曾看过,却仅仅通过作者的描写感受到那身处泥泞,于泥泞中前行的感觉,那时苏联正解体,透过作者的描述,我似乎能想象到有一些残败的小镇,灰褐色的主调,透明却深沉的雨丝,肮脏的泥泞。但也正如《最是沧桑起风情》般,俄罗斯这个国家因为这样的泥泞,在经历了西伯利亚的严冬后,春天变得异常的壮美。

我不禁想起我身处的这个国家。中国,五千年历史很长,中国,他曾君临天下,享尽荣华富贵;他曾遍体鳞伤,满目疮痍;他始终用骨节分明的手掌紧扣这片土地,他说的,是至死不渝的回答。

我用“他”,不像人们所认为的祖国母亲的“她”,是因为我认为,这个国家是一位有着黑色长发,大红龙袍的男子,他始终保护着我们,我们也保护着他。

【篇十六:《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由秋入冬,心也沉静不少。若是炎夏,这样短小精悍又灵动的文章,怕是看不进的。

迟子建的文风依我所见是别具一格的,不同于以往我们所读散文的华丽,高深,玄妙,哀伤,她的忧愁并没有那么文艺与细腻,不过是平平淡淡地悦动于篇幅之间,关注着时事要闻,讲述着各种日常琐事的小幸福,也就是俗称的小清新。

我也迷恋她道来历史时的厚重感。这些故事在她笔下显得生动而不生涩,如同在冰雪覆盖的俄罗斯的夜晚,闪烁的星点微光,让人在寒冷中又看到温暖和希望,质朴的感动往往最令我着迷。

斟酌许多,感悟良多,最使我五味杂陈的是名为《两个人的电影》的散文。故事简单,也就是作者与母亲分别到了刘老根大舞台与电影院。前者热闹非凡喧闹之极,后者却只有她们母女二人寥落欣赏,这篇文章毫不起眼,却又令我陷入沉思。

该如何去描述呢——这可以有多种解释。大部分人认同的观点就是好的东西,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东西并不在意,人们乐于观看让自个儿开心轻松的事物,而不屑于欣赏艺术,或者说是对艺术的敬畏太深。

这,也就是那些文艺片始终不能取得好票房,或者为观众津津乐道的原因。爆米花电影充斥了荧幕。通常只有在有国际奖项冠上名号后,文艺片才能走进大众视野,如一部我很中意的片子,其真正表达的主题是很晦暗的,普通观众大部分都说不好看,然而有些人并不如是说道,各执己见,才组成了这个世界。

所以依我拙见,刘老根也是一种艺术,不过是种俗美,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老百姓的艺术,而无人欣赏的电影,也许是被抬得太高,反而导致无人摘采这朵高贵冷艳的花,因为大家伙儿都是俗人,忙于生活,疲惫得没有力气去动动脑子,有情调的生活,也可以充满了爆米花,只要有正直的思想,也就是文艺青年,无所谓喜剧或悲剧,只要充实地过,未尝不可。

她的其他文章,而给我各式各样的感触。看来还是自然点最好,还是微光最能给人温暖,还是阅读最能令人充实。

【篇十七:《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只有阅读名家经典,才能品赏到优秀文化

——题记

最近,我阅读了《迟子建散文》,且对部分感兴趣的文章作了一些深究。所获得的感受希望与大家分享,故写下此篇感想。

迟子建是一位女作家,1964年出生于中国北极村——漠河。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出版了四十余部单行本。这本散文集是她最好的部分文学作品汇总。本书分三辑,共67篇文章,内容形形色色,不过都是经典之作。虽然各篇文章内容差别甚远,但无论从哪一篇中都能看出作者的进步思想(或是对现实不足的深刻反思)。品读本书,实在是回味无穷!

尽管我只深读了部分篇章,但还是收获不小。我想就其中三篇浅谈感想。

《最苍凉的海岸》一篇表面上是写作者对二战中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回忆,实际上是在控诉战争的罪行。七十年前的6月6日,为了全世界的和平,288万盟军士兵在诺曼底登陆,然后冒着枪林弹雨冲向德军防线。他们在用尸体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战役胜利了,但鲜血染红了海滩。艾森豪威尔将军作为这场战役的指挥官被人们当作英雄永远铭记,然而那些牺牲的士兵却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就像作者说的:“有谁还会在意这样一片坟墓呢——也许是人类为自己制造的墓葬太多太多了!”人类虽然在六十九前就战胜了法西斯,但黑暗一直没有消失,它躲在某个角落里,伺机而动。躺在庞大坟墓中的战士们的英灵一直以来似乎都在压制着黑暗,然而当人们将他们淡忘时,这种压制力量也将土崩瓦解,黑暗有可能再次笼罩世界。因此,为了和平与光明,人们应永远都不能忘记无名的英雄们!

《看见的和看不见的镣铐》着重写了两位俄国文学家,即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前者出身贫寒,一辈子与苦难抗争,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价值极高的文学作品。虽然负债累累,但他所取得的精神成就让人叹为观止。尽管他戴过四年的脚镣(服苦役),精神与思想却没有受到禁锢,这不难解释为何有八万人给一个穷作家送葬的原因了。托尔斯泰与其相似,生前也戴过镣铐,但这是一副无形的、伴随终生的镣铐——他的贵族身份!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贵族身份为何是镣铐呢?对于一位崇尚自由平等的文学家而言就是如此。他的一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经典著作,更做出了许多向俄国农奴制挑战的行动(解放庄园奴隶),这都是为了挣脱“贵族”的镣铐。当这位伟大的灵魂走向天国时,镣铐终于断裂了。如果所有人都拥有一颗伟大而高尚的灵魂,那么再结实的镣铐都无法桎梏住他们。

《不忍的句号》一篇是写中国近代一位著名变法家——康有为。当时中国内外交困,他深感中国之贫弱,需变法改革。便与梁启超等人一起掀开了“戊戌变法”的大幕,还先后创建了强学会等变革团体。然而好景不长,维新仅百日便以失败告终。回国后,他却判若两人。梁启超与康有为虽同为维新人士,而前者终生主张“革新反帝”,康有为却在变法失败后消极守旧了,这与他自相矛盾的思想观念不无关系,难怪作者评价他不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康有为的坟墓是圆形的,像是他人生中一个不忍的句号。变法维新的昙花一现可能是外因所造成的,而他个人的悲剧更多源自复杂的内心。一个想为国家开出“良方”的人却被同样的“顽疾”打垮了。可见,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坚定理想。

散文不仅要读内容,更需要品味含义,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人有时会处于黑暗之中,但我坚信:无论黑暗多么可怕,总会有人将光明迎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KzU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