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语】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我们每次语文考试都是要写作文的,而且随着年级的增加,你的作文分值也会增加,写好一篇作文会让你的语文成绩好看很多。©文档大全网整理了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一起来欣赏吧。
人们有理由担心,其后果将加剧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两极分化的现状。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发布2020届毕业生拟聘名单。20个录取者中,有19人毕业自北大、清华,另外1人来自北师大,全部都是硕士以上学历。
北大、清华等国内大学毕业生流向超级中学、重点中学,已不是个别现象。稍早前,深圳中学公布2019年拟聘用的28名应届毕业生名单中,有10人来自北大,5人来自清华,28人中有24人为硕士,4人为博士。同样是一份华丽的名单。
看到名单后,有人说自己留下了“卑微的眼泪”,有人称这份名单“优秀得让我瑟瑟发抖”,还有人表示就该“让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可见人们对这件事意见不一,心情复杂。
确实,这事情不能简单说好或者不好。从择业角度来讲,无论是211、985毕业生,还是“双非”院校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就业单位,无可厚非。
是去考公务员,还是进入央企国企,或者创业单干,都是个人自由选择。且不论这些大学毕业生的学历是否与目前从事的专业相称,能够选择去教育一线教书,本身不该是什么坏事。
从这些重点中学、超级中学的角度来看,争抢优质师资也符合其办学逻辑。
就如今的现实而言,升学率已经是判断一所学校好坏最重要的标准,而一所学校每年有多少学生被北大、清华等录取,又是判断一所学校升学率含金量的最重要指标。
中学追求升学率,一方面是从生源上“掐尖”,另一方面就是从师资力量上下工夫,其竞争演变结果,出现争抢清北毕业生资源也就不足为奇。在他们看来,也许大学毕业生就意味着优质师资力量。
但是,这样的“强强联手”,何以会让人感到“瑟瑟发抖”?
原因就在于,这些学校本身就已经足够强大,既拥有雄厚财力,又在招生中占尽优势,师资力量本来也已经非常强大,这样一直强势发展下去,人们有理由担心,其后果将加剧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两极分化的现状。
在此强调,我没有批评这些北大、清华毕业生的意思,甚至对深圳这些学校的做法也没有强烈反感,他们都是基于当下现实而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但从社会整体利益来讲,特别是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对这种资源配置与教育竞争方式,不能不深感担忧。
如今,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否则就不需要制定专门针对贫困地区学生的专项招生政策),而在城市里,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前几所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也在拉大。如何遏制教育分化趋势,提高教育公平程度,是摆在当前的极其严峻的问题。
日前有媒体报道,浙江金华一所小学的学生被要求统一佩戴“赋思头环”。据说这款头环可以将学生的脑电波实时反馈给授课老师,帮老师判断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讲,而且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无明显副作用”“成绩确实提高了”。目前当地教育部门已经紧急叫停。
消息一出,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反对,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巨大压力,让孩子变成学习工具。那么,为什么各种用来“帮助”学生好好学习的测脑电波头环、定位手环、装有无死角摄像头的教室,总是大行其道?原因是暗中支持的大有人在。在一些学校、教师和家长眼中,只要能让学生得到好成绩,学生的感受并不重要。“量子波动速读”这种显而易见的伪科学,尚能让众多家长折腰,何况有加持、貌似真能督促学生认真听讲的头环?
且不论这样的头环究竟能否经得起科学的审视,但从“监控式学习”这一状态来看,真的没有副作用吗?学校与家长联手监视每个学生有没有“开小差”,等同于把每个学生捆绑在同一条流水线上,不允许瑕疵的出现。这样“赤**”长大的孩子,或者是小小年纪就学会了隐藏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或者被彻底消磨掉了个性,对于学什么都无所谓。前者可怕,后者可悲。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能找到自己的爱好,发现自己的专长,然后试着将其发展成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是为了让人成为人,成为有相似之处同时也各具特色的个体。用科技手段促使每一个学生对所有课程都感兴趣、全神贯注,不仅不现实,更会扼杀学生在某一领域的天赋。
当地教育部门称,头环只是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专注度,也并不是每天都戴。殊不知这样的任务,应该落在教学上,而非机器上。如果老师能够认真备课、讲求教学技巧、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学生自然会被课程吸引。舍教学之本,逐机器之末,谬矣。
教育学家、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写道:“当我们把智力教育仅仅看作是大脑机械化获取知识的能力,或者是对实用性原理的系统化阐述,那么教育就不会有任何进步。”学校教学的目标不应是成绩,或是知识本身,而应该教会每一个孩子,把知识转化为成长的力量。
历史是的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脉延续,国之强大,离不开赓续历史传统、守护文化瑰宝。领导人日前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可以说,支持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扶持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共同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包括国粹艺术、非遗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渐成热潮。“故宫跑”、京剧“潮”、敦煌美、诗词热……诸多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形态活跃在各大平台,不仅越来越有时代风尚,而且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其中。伴随着传播热度的是,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关注。换言之,文化热,不能热在一时,而要在持续支持与扶持中焕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应该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热起来”的背后,藏着对其支持与扶持的紧迫性。仔细观察一些火热的传统文化形态,多数是因为某个“IP人物”的带动而进入人们视野。这是好现象,却也值得反思。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如何更有持续性?如何能百花齐放?如何能激发内生动力、散发外在魅力?思考并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和扶持大有裨益。
这就需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给予支持和扶持。弘扬传统文化,既是传播的过程,又是研究的过程,归根结底都要立足于对其深入研究之上。这几年,围绕敦煌的文化话题之所以火热,与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不无相关。人们不仅知道敦煌文化,而且了解以“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代表的研究文化,更是借助诸如《敦煌飞天》的芭蕾舞感受到其中的文化魅力。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及现代意义,才能真正既“活”又“火”。
这就需要具有博大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敦煌文化为例,其文化风格之丰富、文化样态之精彩,很大程度上在于历的中西文明交流,这是互相学习借鉴的成果。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再次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发展、交流互鉴提供了契机,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就能学习借鉴到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应该说,中华文化之伟大在于包容互鉴,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更需要秉持包容精神。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新时代,我们追随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就都能够活起来,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也必定具有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尊从孩子的梦想最坏的结果莫过于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