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2017年司法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取证梦想助力!
【手机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电脑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很多考生对司考之中的法制史并不重视,因为法制史所占分值较少,但要复习的内容却不少,因此很多考生对此持放弃的态度。其实法制史是很好拿分的科目,而且很多知识点只需要记忆便可以,根本不需要理解,司考之中的相关题目大多是送分,如果放弃了那真是有点可惜。
对于对历史感兴趣的考生来说,学习中国法制史可能要相对简单一些。至于对历史不感兴趣的考生,中国法制史可能让他们颇感头疼,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通俗理解的方法来学习中国法制史,使其通俗化,便于我们理解。如果实在理解不了也没关系,只要记住重要知识点便可以了。
中国法制史讲解的是从周朝到民国时期中国的法制状况。中国历代王朝在立法方面基本都有其指导思想,西周的法制思想是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汉代的法制思想是德主刑辅、礼刑并用。唐朝的法制思想是礼法合一,明朝的法制思想则是明刑弼教。其中西周时期“礼”的内容很重要,礼的性质是什么,礼与刑的关系是什么,都是需要我们记忆的内容。
中国法制的几个重要事件是我们经常在教材书上看到的,也是考试的重点。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铸刑鼎(意义);公元前359年,商鞅变法(内容、意义);清末变法修律(特点、影响)。
从《法经》开始,各朝代开始有了自己代表性的法典,其中的重要法典是需要我们掌握的。魏国李悝所制定的《法经》是中国历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它的体例及意义都是比较重要的。魏明帝曹睿所制定的《曹魏律》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八议”涉及到哪八种人)。晋武帝司马炎制定了《泰始律》,首次规定了“准五服以制罪”。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律学家张斐、杜预为其进行注释,所以《泰始律》及其注释被称为《张杜律》,这点经常考,一定要记牢。《北魏律》规定了“官当”和“死刑复奏制度”(内容、意义)。《北齐律》将《刑名》、《法例》合并为《名例律》,并最先规定了“重罪十条”,成为“十恶”制度的发端。司考之中经常考到的选择题便是哪部法典最先规定了“重罪十条”,所以考生应注意把“重罪十条”与“十恶”区分开。“十恶”是隋朝《开皇律》中所规定,而且对于犯“十恶”重罪的人是不适用八议和赦免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用成语“十恶不赦”的由来。
历史的车轮前进至唐朝,唐朝的首部法典是《武德律》,唐太宗又制定了《贞观律》,基本确定了唐律的主要内容和风格,但唐朝最重要的法典却是《唐律疏议》,对这部法典的意义、特点考生应掌握。宋朝的《宋刑统》是中国历第一部刊印颁行的封建成文法典,万不可错记成《唐律疏议》。明朝的《明大诰》是中国历空前普及的法规,这点也经常考到。中国历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大清律例》,而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钦定宪法大纲》,这里很容易出多选题。
除上面所说的之外,考生还需要掌握一些细小的知识点,比如封建五刑、六礼、七出三不去等,但这些都很好记忆,多做几道题也就记住了。上面的内容基本上列出了中国法制史的框架,考生只需再往里添加些具体内容便可。与其他科目的繁琐相比,中国法制史已经好了太多了,而且你完全可以在考前两个月左右才开始看,短时记忆便可以,不用像民法、刑法那样耗费太多时间,得分也较容易,所以对此千万别轻言放弃,要知道司考可就是靠一分一分的积累才可以通过的!
2017年
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冲刺:中国法制史.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Mmt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