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报考志愿应该选城市选大学还是选专业

时间:2022-06-01 15:21: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 导语】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高考结束后,志愿填报将成重中之重。谁都希望自己寒窗苦读12年考来的分数,一分也别“浪费”!那么2022年高考报考志愿应该选城市选大学还是选专业呢?®文档大全网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准备工作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正式填报志愿之前,考生及家长一定明确相关问题并做好准备工作,才能让自己在这场几百万人的博弈中取得胜利。

  (一)正确估分

  在所有科目考试结束后,大家可以去看参考答案。在最短的时间内预估出自己的成绩。点击查看>>>®文档大全网2022年高考真题及答案专题【考后发布】

  (二)提前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

  估分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积搜索数据。不要只看最近一两年的数据,你可以参考最近五年的数据,做分析,预测今年分数的大致走向。

  (三)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节点

  考试结束,接下来还有阅卷、公布成绩、公布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关注,这些都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

  一定要明确各重要事项的时间节点和查询渠道(一般都是当地教育考试院发布),做到心中有数,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四)有意向的学校,可以先去参观

  参考一些数据后,确定几所学校感兴趣学校,但无法取舍,实在不知道该报哪一所,这时你可以选择先去学校参观。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大学都还没有放暑假,你可以提前去感受一下,是不是符合你的心理预期。

  高考填报志愿这件事,是对成绩的最后一次峰回路转。你周围可能有很多学姐学长,他们经历过志愿填报,但是每个人告诉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不同的学科,你获得的反馈不同。为此,我们可以听学姐学长的建议,更多地还应该是理性分析,用数据来支持你的分析和判断。当然,在分析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家人的想法等。

  (五)找对工具用对方法

  志愿填报本身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信息量大而复杂,准备时间短,更加需要考生和家长用对方法,找对工具,解决志愿填报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志愿选择。

  一是搜集目标院校资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关规定,熟读目标院校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需要重点了解其办学性质(公办还是民办)、办学地点、录取模式(专业级差、分数清、专业清)、身体限制等内容。

  二是查询目标有关院校、专业近几年在各批录取分数和录取考生的位次情况。院校历年录取分数(或线上分数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院校录取的难易程度,提前了解目标院校历年录取情况对考生填报志愿有极大的指导作用。考生们可以通过查询院校、当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查询了解相关信息。

  (六)熟悉文件了解专业

  当地招生规定、院校情况及录取规则等,是考生填报志愿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作为考生,熟悉了解这些规定以及省高招办组织编发的一些相关资料,是高考生们在填报志愿前的必备准备工作。

  熟悉完规定后,就要对自己所倾向选择的专业、院校,做个详细的了解。

  一是了解院校各学科的具体情况,是否为本校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及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二是清楚去年在本省的招生院校各专业的计划数,近几年各专业在本省招生的分、最低分、平均分;

  三是了解目前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同时对未来各专业就业形势有所了解;

  四是相关专业对身体健康状况的特殊要求,考生要合理规避限报专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五是明确自己的强项科目和稍弱的科目,考虑相关科目成绩;

  六是专业收费情况。

  (七)综合考虑慎重填报

  在做好上述准备后,就该填报志愿了。在填报过程中,要结合之前的准备工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首先要选好第一志愿院校,不管哪个批次的第一志愿院校都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是注意其他志愿院校,在第一志愿院校没有录取时,其他志愿院校就非常重要了;

  再次是积极慎重填好服从调剂栏,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最后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即家庭状况、自身情况、经济条件、不同地区院校录取分数的高低,对区域进行选择等。

  在上述准备都做好之后,我们又面临着一个问题:同等条件下,该选择学校优先,还是城市优先?或者是选择专业优先呢?

  家长和考生可按以下类型

  设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理想志愿。

  1、志向优先型:

  高考志愿是考生志向与意愿的体现,由于考生教育背景的差异,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志向。有明确志向的考生,期望所选志愿尽量能发挥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长以及潜能,以利将来的发展。志向优先型考生实际已经确定了职业目标,决心在某个专业领域深造发展,专业方向已定,只依据本人分数高低选择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院校。

  2、就业优先型:

  对多数家长和考生来说,把将来就业作为填报志愿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立足4年学有所成后就业是首选因素。为保证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应尽可能选择未来几年后就业相对好的专业类群,多数高校的特色专业就业比较容易,特别是有行业背景的特色院校的优势专业,社会认同度高,就业和薪酬不错。至于院校档次,要依据自己的分数作出适当调整,是所报几个专业能被录取为佳。

  3、深造优先型:

  对于部分高分考生而言,上大学只是打基础,考研乃至出国深造是目的。填报志愿应尽可能选择设有研究生院的,这种高校学科专业比较齐全,多数专业设有博士点,有些还是国家重点学科。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类专业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考研竞争力不强,出国深造也容易被接收,可选择理科或工科偏理的专业。

  4、录取优先型:

  对省控线边缘分数偏低的考生,以保证能够录取为目的。这类考生应该选择往年刚过线就录取的院校或计划未满额的院校。至于其他因素如:地域、院校档次、专业冷热等能满足多少算多少。在保证录取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理想专业。

  5、兼顾综合型:

  部分过重点线20分左右的考生,各方面因素都要兼顾。这部分考生应对拟报院校的专业实力、往年录取分数变化了解透彻,充分利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差及其他有利因素,可选择一些有实力的相对冷门院校,或选择地域偏僻、档次较高的院校,运用填报志愿技巧,挑选适合自身特性的较好院校及专业。

2.报考指导参考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3.2022高考大数据

  专业选择“向实”:前沿技术型学科受关注,人工智能连续三年蝉联热度增幅最快专业

  备考期间,高考家庭对院校、专业的搜索关注已经提前升温。百度热搜大数据整理了今年十大热度攀升专业,人工智能位列第一,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紧随其后。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已经三年蝉联热度增幅专业。随着国民健康管理意识的提升,生物医学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也悉数上榜。



image.png


  纵观高考热门专业十年变迁,大数据显示,和往年人文社科类专业热度靠前的情况相比,近两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大数据技术等前沿技术型学科已牢牢占据热榜前位。随着全民对公共卫生与健康的关注提升,临床医学专业也在近两年入榜热门专业前五。


image.png


  十年热搜高校变迁:考生优先考虑城市发展,高校关注度向新一线、二线城市转移

  院校选择上,百度热搜大数据进一步整理了2022年十大热度攀升高校。其中,西南地区高校广受关注:学科齐全、实力强劲的西南大学,热度增幅位列双一流院校类榜首,西南政法大学,也在非双一流院校中的搜索热度增幅中位列第一。



image.png


  将院校分类来看,大数据发现,十年间,综合性大学的热度占比呈现下滑态势,理工类与师范类院校热度占比提升。在地域选择上,随着成都、武汉、长沙等新一线城市的经济崛起,考生的地域兴趣也不再限于北上广,位于新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城市院校的总体热度占比上升,考生的城市青睐日益多元化。


image.png


  事实上,如何平衡学校、城市和专业一直是考生志愿填报时面临的问题,百度热搜大数据总结了今年考生搜索时的优先选择。数据显示,本届考生优先考虑城市发展、兴趣爱好与行业前景。“报志愿应该选城市选大学还是选专业”、“要按照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吗”、“未来十年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有哪些”等问题成为近30天的热门搜索,意味着考生家庭的决策日渐理性。他们一边积极备考,一边用搜索的方式提前规划自己的志愿未来。



image.png


  随着各地相继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2022年,职业教育相关内容搜索热度已经同比上升51%。包括广东、四川、江苏等地区的考生家庭,对职业教育具有浓厚兴趣。在考生家庭的搜索关注中,人们普遍关心职业教育的院校排名与毕业就业形势。在多元化的从业路径中,职业教育有望成为广受认可的出路选择。


image.png


  为了针对性地解答考生家长的提问,如今,高校招生咨询活动已经广泛采取线上直播的便捷模式。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的数据,用户关注的本科院校相关问题中,考生和家长对录取分数、招生计划等情况尤为上心。相比之下,在用户关注的专科院校相关问题中,考生、家长更喜欢站在未来发展和就业出路的角度提出问题,其中专业相关问题占比约为18.5%,就业去向和专升本的比例合计接近20%。

4.志愿填报时间及政策

1.png


点击查看>>>2022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及方式汇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NGR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