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明清专制皇权的加强
(1)明太祖废丞相制度,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明朝设立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立内阁; 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清初承袭明制,设内阁管理日常事务,军国大事由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清朝设军机处:雍正帝设军机处。
清朝设军机处: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
权限:上传下达(皇帝政令的传达部门)
积极作用:简化处理政务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结果: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明清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君主专制,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出现*;官吏惟上是从,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造成个人自然权利的流失,近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妨碍社会进步等。
【真题再现】
例题1 (2008·江苏卷)“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解析】C 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分封了齐国、鲁国、燕国等,后又分封了楚国等。“齐人”、“鲁人”、“楚人”的表述显然是因分封而来。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分封制被彻底打破,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故应选C项。
【点睛】此题考生出错的原因是分不清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封制的瓦解,理解分封制的消亡和郡县制的兴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考生要注意从制度的变化来理解社会现象的变化。分封制本身的弊端随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露出来,周王直辖地越来越小,一些诸侯国势力越来越大。维持分封的宗法血缘纽带松弛,加之周王室的衰微,导致分封制在西周末年动摇,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天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
例题2 (2017·苏州五市三区高三调研)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答案解析】C 此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题干材料所描述的君臣关系看,大臣的地位是越来越低,这是由于皇权的不断加强而造成的。
【点睛】此题考生出错的原因是不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用唯物史观分析君主专制制度发展演变及影响,而君臣关系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考生要在复习中要注意正确认识君主专制。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与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民族融合;同时,它也是历代封建王朝中后期腐败的根源;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这种制度愈来愈加强,并且趋于反动,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2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复习要点】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复习思路】
复习本讲要一要注意理清两条线索:一是雅典民主制的孕育、发展;二是罗马法的创立、完善与发展。二注意把握这两个大方面的相关知识: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特点和影响;罗马法的创立、发展、意义和局限性。三要形成一个观点:希腊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制度,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发展演进留下了宝贵遗产。
复习时注意注意把握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都属于上层建筑方面的知识,应结合背景把握其形成的原因、条件;并要准确把握、分析其具体内容。还要结合历史的发展运用哲学常识分析其意义、影响。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城邦、政体、城邦公民、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僭主制、罗马执政官、元老院、元首制、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等这些历史概念都比较抽象,但都是教学的重点,考查的热点。
预计2010年高考,本讲知识在选择和非选择题型中均有可能出现,选择多以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非选择要注意古今结合,探究这些古代文明对当今社会影响的具体实例,把抽象的法律知识同今天的现代文明有机地进行联系和比较。在复习过程将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的法律与世界各地区各国家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道路的发展联系起来。
【知识归纳】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确立过程
(1)形成的条件
地理条件: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希腊小国寡民。
政治条件:希腊城邦。 城邦特征:小国寡民。
经济条件:以工商、航海为主。
思想条件:向海外殖民扩张,富有开拓、冒险精神。
(2)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
雅典民主制的演变过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贵族制取代君主制,为民主政治准备了条件。
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民主政治轨道。
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民主政治主要内容
运作机构:公民大会(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民众法庭(日常司法与监督机关,负责审理各类重要案件。)
运作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
特别措施: “陶片放逐法”,打击野心家。(克里斯提尼时期)
向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保障公民参政。(伯里克利时期)
(2)民主制的特点 :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3)雅典民主的实质 :少数人的民主、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4)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基础。
消极: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广大妇女、奴隶、外邦移民无权利);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2.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罗马法的起源与确立
概念: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的总称。
目的:维护帝国的统治。
起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的渊源。 意义: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篡仍是平民的胜利,因为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
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2)分类
从形式上: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
习惯法:特点: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局限: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可方便。
成文法:背景:平民和贵族斗争。 诞生的标志:《十二铜表法》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从结构上: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公民法与万民法的主要区别是适用范围)
公民法: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背景:罗马对外扩张,版图扩展 目的:解决民族矛盾与经济问题)
从内容上:分为公法(关于国家利益的法律)、私法(关于私人利益的法律,是罗马法的核心)
(3)罗马法的内容: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
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多种权利。
制约或消除父家长权、夫权等。
(4)重要理念:“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如理性、自由、正义等。
(5)影响:对罗马:维系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对后世:是欧洲大陆法系的起源和基础。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的古代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