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_地理必修3期末知识点汇总

副标题:地理必修3期末知识点汇总

时间:2024-04-05 15:11: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 导语】地理期末考试日期进入倒数,除了知识掌握,你知道地理也有答题方法与技巧吗?下面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带来的地理必修3期末知识点汇总。

  地理必修3期末知识点汇总(一)

  [答题思路]此类试题考得较多的是两区域的发展条件对比,不必急于答题,首先应确定分析框架,然后从试题所提供的材料里寻找相关项目进行填充,若材料不够再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进行补充。

  1、自然条件的对比:

  ①地理位置:一般主要答大致纬度,离海远近,是否有大河经过

  ②气候:首先要答出气候类型,再大致描述降水、热量、光照等特征

  ③地貌:首先要答出以什么类型为主(如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形分布和地势起伏④水文:河流以什么补给为主(干旱地区一般是高山冰雪融水;湿润地区一般由降水补给)、水量

  多少及季节变化、河网疏密、泥沙多少等(详细见下表)

  ⑤土壤:土壤类型(如红壤、黑土、水稻土等)、肥沃程度、人均耕地面积、土质是否疏松⑥植被:植被类型,数量多少。

  ⑦资源:资源类型(如石油、天然气、煤、水、水能及各种金属矿产),数量多少

  2、社会经济条件对比:

  ①经济区位:是否区域经济中心,或是否靠近区域经济中心(如港、澳、台)

  ②交通条件:是否有海港、河港、航空港,铁路公路线是否密集,是否交通枢纽

  ③劳动力条件:数量多少、素质高低、价格贵贱

  ④市场条件:经济腹地大小,国内外对本区域主要产品的需求状况

  ⑤经济基础:开发历史的早晚、技术水平高低(是否文化中心,大学多少)

  ⑥国际环境:是不是国外、境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⑦国家政策:中央政府是否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如:改革开放政策、西部大开发、老东北振兴、中部

  地理必修3期末知识点汇总(二)

  1、荒漠化

  荒漠化类型包括:沙漠化、次生盐渍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不同类型的荒漠化,其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并不一样。

  [成因分析]沙漠化的一般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物质条件: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一般发生在林牧交接带、农林交接带,如河西走廊)

  过度放牧(一般发生在畜牧区,如**草原)

  过度开垦(一般发生在农牧交接带、农林交接带,如河套平原)

  ②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如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点状或斑状沙漠化)

  [防治措施]沙漠化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

  ①设置沙障工程、拦沙固沙

  ②(若有河流)建设蓄水工程、防漏工程、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

  ③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

  生物措施:

  ①封沙育草,构建乔、灌、草结合的防沙林带

  ②退耕还林、还草,因地制宜调节农、林、牧用地

  ③推广省材灶;(林牧区)营造薪碳林,兴建沼气池;(牧区)培育人工草地,利用风能,太阳能管理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2、水土流失

  [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①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

  ②地貌:丘陵山地面积广,多坡地

  ③土壤:(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④植被:稀疏

  人为原因:

  ①破坏植被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取石、开矿

  [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

  ①修建排水沟

  ②修筑梯田、垒建小坝,减小坡度

  生物措施:

  ①保护现有植被,植树造林、种草,恢复已破坏植被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小流域综合治理蓄水保土

  水土流失影响①气候变得更加干旱②地形的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③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单产量降低④黄河含沙量增大,下游河床抬高,洪灾加剧⑤使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加剧⑥生态环境恶化,植被更加稀疏(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

  3、洪涝灾害

  [成因分析]自然原因:

  ①气候:降水多且集中,持续时间长,多暴雨(季风降水、台风、厄尔尼若现象等)

  ②水文:河道弯曲,集水区域广,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③地形: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排洪速度慢

  人为原因:

  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②围湖造田,蓄洪能力下降

  ③不合理开发占用河道,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①中上游修建水坝

  ②中下游修建、加固大堤,修建分洪区

  ③疏通河道,清除河流与湖泊淤泥

  ④裁弯取直

  ⑤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

  生物措施:①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

  ②退田还湖

  4、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1、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

  湿润地区(山区、河流上游)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地、减少水土皳失

  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沿海地区防止海风、海浪侵袭

  城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

  2、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

  (1)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

  水减少,气候异常,全球旱涝失衡的频度和强度将加大,全球自然灾害频发。

  (2)使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变暖。

  (3)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3、保护雨林的措施

  (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5)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地理必修3期末知识点汇总(三)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能源资源开发评价内容

  ①区域资源集群状况;②市场开发前景;③交通等基础设施。

  2、能源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资源枯竭;②经济结构单一,效益低下;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3、矿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下采矿,地表塌陷;用水量大,水资源紧张;废水排放,污染水源;

  矿渣堆放,占用耕地,破坏生态环境。

  4、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①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推行清洁生产;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③调整工业布局;

  ④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⑥建立自然保护区;⑦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5、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原因:

  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

  ②我国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

  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⑤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⑥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

  ①采取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

  ②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③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特别是西北、沿海等重点地区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产量;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

  ⑤稳妥发展核电(我国已在常规能源资源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且能源需求量大的东南沿海地区,建设了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和阳江、台山等核电站);

  ⑥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

  ⑦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⑧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

  ⑨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2、河流开发及治理

  1、评价河流利用条件

  (1)水能丰富

  落差大——多山地、起伏大;水量大——降水丰富。

  (2)航运价值高

  流量大——降水量多,流域面积广;流速缓——流经地形区(平坦);冰期(无、短)——纬度低;客货流(充足)——城市分布密集。

  2、不同河段的开发利用

  上游——流速快——水能开发(旅游资源)

  中下游——流速较缓——航运(淡水资源灌溉)

  3、河流的治理原则

  对某河流治理则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方面说明,其中前两方面易于理解,而对

  航运有利是因为水利工程使上游水深增加,水流变平缓且季节流量变化小而实现的。

  (2)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

  (3)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保护水质、安全供水。

  例2:塔里木河流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水资源稀缺、河流断流、林木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简述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措施。

  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节约用水,依法治水。上游实施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修建水

  库;中游修建堤防,减少浪费;下游跨流域调水。

  4、如何评价水利工程的影响

  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

  (1)评价水利工程的利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发电、航运、供水、灌溉、养殖、旅游、防洪等方面。

  例: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

  积极的影响

  (1)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修建,提高了长江灌溉、防洪、发电、养殖、航运等利用效益。

  (2)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主要发生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①有效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民的生存环境;

  ②减轻下游湖泊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③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

  ⑤以水电代替火电,大幅度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的危害。

  社会经济效益:对缓解华中、华东、重庆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

  (2)评价水利工程的弊多从工程本身、上游、下游几方面进行。如下图:

  对库区本身的影响:

  (1)诱发地质灾害——岩崩、滑坡、泥石流;

  (2)地下水位上升,河流水位上升淹没沿岸平原,不利于农业生产;

  (3)淹没土地,移民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对库区上游的影响:

  (1)泥沙淤积、危及港口及航运;

  (2)水流减慢,河流自净作用减弱,增加环境污染程度;雾日增多,酸雨加重,对库区下游的影响:

  (1)洄游性鱼类的影响;

  (2)泥沙减少,海岸沉积减慢;

  (3)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土壤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而后退。

地理必修3期末知识点汇总.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OT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