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_小学一年级学生科学知识点三篇学习

副标题:小学一年级学生科学知识点三篇学习

时间:2024-09-30 17:51: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年级# 导语】科学是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2017年9月1日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上科学课(未分科);在小学,科学课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究世界的兴趣。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早在2亿年前的中生代,大型爬行动物恐龙曾是地球的主宰,但到了6500万年前,数量众多的恐龙却突然在地球上灭绝了,以至于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恐龙,只有在古化石中去领略了。

  对于恐龙的灭绝,人们曾有过种种猜测和探索,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哪种观点更趋于合理。有人认为,7000万年前,比恐龙更.高等的哺乳动物已大量存在,它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生活:能力都比恐龙强,尤其是这些哺乳动物常以恐龙蛋为食,在相互的生存竞争中,其他的哺乳动物占了上风,恐龙逐渐走向消亡。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生代四季长春,气候温暖,适宜恐龙生息繁衍,后来整个地球变冷,恐龙皮肤*露,没有保暖的羽毛,同时由于脑量太小,行动迟缓,又不能向其他小型爬行动物那样挖洞穴居,冬眠御寒,因此导致了灭绝。

  还有人从大陆漂移学说提出,恐龙生存的时代,地球上的大陆还只有一块,气候温和,四季常青。到了侏罗纪,大陆开始发生漂移,导致造山运动、地壳变化和气候的变化,*子植物逐渐消亡,春花秋落的被子植物成为主导,食物的短缺及气候变冷,使恐龙迅速走向消亡。

  也有人提出,在6500万年前,曾有一颗小行星坠落地球,引起大爆炸,使大量的尘埃抛人大气层,形成了遮天蔽日的尘雾,地球上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恐龙也随之消失了。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说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而且站在一定角度看,似乎都有一些道理,但每一个说法严格推敲起来,又都有许多漏洞,都属于假说,因此恐龙的灭绝原因,可能成为一个永久之谜,让人们去无尽的遐想。

   


【篇二】


  恐龙的躯体为什么如此巨大

  在我国四川省曾发掘出体长30余米的合门马龙化石,在美国也发掘出体长50余米、体重估计在100吨左右的地震龙,因其巨大的躯体行动时会使大地震动而得名。确实,曾经在中生代的1.5亿年间繁荣发展的恐龙,是地球出现过的动物。

  恐龙的躯体为什么这样巨大,回答这个问题离不开生物的进化史。爬虫类的躯体在它死亡以前,是一直可以长大下去的。恐龙的进化,是因为它有四条垂直的腿,可以支持躯体的发展。在自然界只要环境允许,所有生物都具有向大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因为生物一般是体大者强,行动快,无论是攻击、逃避、觅食、确立势力范围、争夺雌性等,都处于有利地位。而且中生代的气候比今天温暖,植物繁茂,为巨大躯体的恐龙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大家知道,恒温性动物是多耗能型的,不利于大型化。而恐龙并非恒温动物,因此巨大的躯体可使恐龙获得保温性,这和把热水倒进浴缸里和倒进杯子的热容量不同一样,有一个惯性力,它可以提高运动能力。由于大型化的体内产生的热不易散逸,可以稳定地维持体内温度,达到恒温的惯性,有它的优势。

  正因为恐龙的这一成功进化,使它在中生代曾称霸全球。地球环境的剧变,才使恐龙的进化优势变成了累赘,而终于灭亡。

  


【篇三】


  为什么骆驼是沙漠之舟

  拥有沙漠之舟的骆驼的两个驼峰是移动的燃料箱,前面的驼峰可以用来挡阳光,后面那个储存脂肪,有的骆驼旅行回来时发现自己的驼峰没了,但可以在吃回来。

  骆驼在旅行前会喝130L的水,双峰驼的驼峰可以储存40公斤脂肪,在炎热缺水的时候,这些脂肪便会分解成骆驼所需的营养和水分。骆驼能在10分钟内喝下100多升水,同时排水少,夏天一天中仅排尿一升左右,骆驼的脚掌生有宽厚的肉垫,走路脚趾叉开,保证了在沙漠行走而不陷到沙中。

  它们有长长的睫毛,自动开闭的鼻孔,长满密毛的耳朵,这些都能使它们抵挡风沙的袭击。

  所以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小学一年级学生科学知识点三篇学习.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PYR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