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语】高分作文肯定不是临场训练出来的,而是平时修炼出来的,它需要你平时多阅读,多观察,多积累,提升我们的境界,锤炼我们的思想。文章恰如人的影子,人的境界提高了,思想独立了,文章自然也立竿见影。©文档大全网整理了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三篇,一起看看吧。
刺猬如何相拥
纽约的地铁站台里有一块的告示牌,上面写着:请不要与陌生者对视超过两秒,请尊重人们的孤独。
这里的“孤独”未必是某种强烈的情感,而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状态,既人际边界。纽约这座超级城市的繁忙地铁站,其实恰是这个复杂,仓促,人来人往的现代社会的缩影。
人性深处本有着对于孤独和隐蔽的需求,这是人性安享心灵自由的本能,是人们面对现代社会多重现实多重角色所做的自我保护。越是喧嚣的现代社会,人们越需要在精神上沉静放松,与自己对话,否则便会在忙碌中迷失自我。可是在另一方面,这个社会运转的规则又要求人们协作,生活与工作往往充斥着大量的基于规则的协同与合作。人们在会议室交流,在酒桌上交谈,交际能力是在当今社会必备的生存技能。人性对孤独的渴望与规则对协调的要求二者形成了强烈的对冲,这二者的交接处形成了一道所有人心照不宣的红线,即人际的边界。
人际边界在保存了个人有专属的私密空间的基础下,限度地使社会协调井然有序的进行,是现代文明的成果与个人的必备素养,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建立,对于不同个体价值与诉求的包容以构建和谐社会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际边界是对于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保护机制。人是一种对认同与理解有着强烈渴望的动物,绝对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苦闷会在内心被放大,引起过激行为;而一旦与人相处,过于敞开了自己,将脆弱情绪流全部倾泄而出,则是一种对界限的无视,冲破距离感后,也许会换来他人的疏离,或增加了身边人的情绪负担。人际边界则可抑制这种无视他人感受的极端表达欲。人与人有分寸感的交流,尊重彼此内心的隐秘,并逐步确认双方观点的同异,逐步建立起信任,进而调整彼此的人际界限。人际界限不是牢笼,它并不是让人永远封闭疏离,它是增加了人之间的一层保护层。让人慢慢地、谨慎地建立联结,避免两只刺猬由互相吸引到彼此碰撞,身上的刺孔扎进彼此的身体。
这种个体间心照不宣的适度疏离,构建了文明社会尊重人、包容人的空间。我们懂得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片陌生之隅,便能够在群体合作时,将群体的共同信念与每个个体的精神世界彼此相融。不会如加谬的《异乡人》中那样,整个社会自以为是地对主角心中每一丝一缕个人的情感作审判,甚至施以刑罚,人际边界意识让社会营造尊重他人的氛围,个体自由意识获得保障。
其实人都像刺猬。我们既想要彼此靠近,享受人际之间的温情,又害怕互相刺痛。每个人的性格、价值观中都藏有一根根刺,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两只刺猬注定无法相拥吗?不是的,只要他们起初间隔一定距离,让每根刺有舒展的空间,然后在缓慢地彼此靠近中,各自一点点调整每根刺的位置,最终便可紧密相融而不扎伤彼此。人之相与,也如刺猬相拥,人之间的边界不仅是一个机制安排,更多是一种文明。恰如有界,方能无界;恰如有间,方可无间。
刺猬尚可相拥,何况是人。
眼力是一种“定力”
鉴定是一门“眼学”,靠的主要是“眼力”,这是没有问题的。
一般人会把眼力理解为“依靠眼光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这从字面上看似乎也没有错,既是“眼力”,自然全部依赖一双眼睛了。然而,眼力之“力”,却未必根植于你的眼睛。
这要怎么解释呢?打个比方吧,拿一条宽20厘米的长木板放在平地上让你行走,你一定不会走到木板外面去,如果把木板升到100米的高空,你原来的“能力”还在吗?再比如,站在一定的距离,把篮球投进篮框里,是一种与准确有关的“能力”,但是象乔丹那样,在NBA总决赛最后一场的最后一秒,从对方的激烈围抢中高高跃起,空中绕过阻碍,投进压哨逆袭的一球,所需要的能力,却不是“准确”所能概括的。
有句乡谚说:“当官靠提携,撑船真才子”。撑船的知识和技巧并不复杂,但要想从急流险滩惊涛骇浪中全身而退,却需要一种日积月累的,既与外境周旋,又与“我”周旋的真功夫。鉴定一事,实与撑船相近。
晚明书画鉴藏家张丑在其《清河书画舫》一书中指出:“是故善鉴者,毋为重名所骇,毋为秘藏所惑,毋为古纸所欺,毋为拓本所误,则于此道称庶几矣。”这里所谓的“骇”、“惑”、“欺”、“误”,都与“眼”无关,而与“心”有关。
从这个角度看,鉴定也是一门心理学。真正的“眼力”,包含了一种“定力”,是通过与自身各种微妙隐蔽的心理作斗争的过程逐渐建立起来的。
“为重名所骇”者,本质上是自信不足,心虚“怯阵”。“重名”就是“来头大”,包括很多因素,比如世家旧藏,著录累累,前辈大师的结论,题跋“帮手”的过硬等等。
与“怯阵”相反的是“轻敌”,古代书画市场上,那些缺乏“证据链”的,“光头光脑”的“真龙”,被冤枉埋没的又何可胜数。鉴定中的求真与务实,需要的是一种“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独立精神,既能“视袁绍如中枯骨”,又能“识英雄于草莽之中”。
刚愎自用无疑是眼力的“毒药”。鉴定乃层层“掘进”之事业,需要不惮改过、从善如流的态度,如果被身份面子绑架,自护其短,不能虚心面对不同见解与前沿知识,自然无法做到吐故纳新,精进不已。而依赖与从众,则是固执的反面。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与其他人一起看东西的时候,或者高水平人士对某件作品已有明确看法,多会不自觉地产生“放松”的心理。据当事者回忆,早年古代书画鉴定七人小组在全国各地文博单位鉴定书画时,就常出现这样的情形----由于鉴定数量庞大,一件书画拿上来后,只要一两个说话影响力大的人发表了观点,其他人除非发现有力证据,多是随声附和。
由贪婪而自欺,因畏难而避责,又是另一对矛盾。贪心一起,智商归零,这是世上绝大多数骗局成立的理由。有些行家帮别人鉴定难得犯错,而自己买东西却时而“马失前蹄”,就是“捡漏”心理的作祟。“捡漏”之心一旦发动,通常八匹马拉不回来,贪念趋进,理性后撤,使劲寻找有利自己判断的“正面”信息,而对反面信息视而不见。于此等处,可知“信息”与“外缘”其实无处不在,只是人心在做捡择。
所以,离开了“定力”,就没有靠得住的“眼力”。“眼学”的背后,是一门“心学”。一方面,要保持内心的清明、中正、开放、虚灵,“活泼泼地”。另一方面,要随时省察“起心动念”的那一瞬间,警惕所有的先入之见和惯性思维,并且能够及时纠正、“转向”。恰如“中锋用笔”,实质上是一种不断让笔锋从偏侧散乱的状态回归中正与弹性的动态平衡的能力。
佛家云“八风吹不动”、“平常心是道”;《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些玄妙的哲理,都可以运用到鉴定的场合。从这个角度看,鉴定与撑船、写字一样,都可以成为一种“修行”。
父亦吾师
一张宣纸,一支毛笔,绘出五彩人生。这是我对父亲的描述。父亦吾师,我从质朴伟大的父爱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一切喧嚣热闹终皈依平静,走向成熟。
钟摆轻叩着木质的钟壁。我在桌前奋笔疾书,咀嚼着用心书写的作文本上老师批评的话语,望着窗外欲坠的夕阳,我如坠深渊,情绪跌入低谷。
“咚咚!”房门开了,是爸爸。他走到杂乱的书桌前,看着满面愁容的我,微笑着轻轻问道:“孩子,怎么了?”我无奈地摇摇头,“我明明很用心写的作文,老师却说言之无物,老是堆砌辞藻,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写了。”
爸爸望了我一眼,迈着笃定的步子走到满是宣纸毛笔的桌前,坚定的眼神把我吸引到他身旁。只见他铺开一张微黄的宣纸,挽起袖子,用毛笔蘸了下墨汁,提着笔悬在半空,时间好像要静止了,钟表的嗒嘀声也仿佛放慢了许多。忽然,他大笔一挥,中锋侧锋并用,墨色浓淡尽然。在黑色白色之间,我仿佛看到了怡人的垂柳、渺茫的月色、幽静的水波和姿态万千的荷花。
爸爸不愧是擅长山水画的高手,短短几分钟,一幅“芰荷映水”的画作便在月光中荡漾开来。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便是点睛之笔。但让我奇怪的是,白色的月光,灰色的垂柳以及墨色的荷花,这黑白灰的搭配难道就不显得枯燥单调吗?正当我想去问爸爸,忽然发现了画上的字——归真反璞何为璞?简单平凡,洗尽铅华即为璞。这句话点醒了我,让我醍醐灌顶,看着我似有所悟的样子,爸爸满意地离开了房间。
我坐在窗前。婆娑的书影摞起微风的一角,乳白色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我的桌面上,点亮了那幅“芰荷映水”,我心中又想起了梁实秋的那句话:“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静了。”书画如此,人生亦是如此。当你在为了五彩斑斓的名利叹惋时,何不去看看湛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这些都是简单而又无价的。
这就是我的父亲老师教给我的道理:墨色才是五彩,朴实才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