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历史必修一电子书:高一上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副标题:高一上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9-18 00:44: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 导语】高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是将来决战高考取胜的关键阶段,今早进入角色,安排好自己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文档大全网为你整理的《高一上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学习路上,®文档大全网为你加油!
15378615269243284.jpg

1.高一上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

  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

  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

  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

  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

  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

  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

  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

  ②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2.高一上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与国王斗争

  (2)过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共和国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

  2.确立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1)内容: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概况

  18世纪初,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2.组成: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多数党为首相

  3.职能

  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4.特点

  内阁成员(各部大臣)集体负责,与首相(内阁首脑)共进退;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行政权立法权);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5.意义: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权,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议会改革

  1.概念:使*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2.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3.过程:英国1832年议会进行选举改革

  4.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君主立宪制的意义

  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避免*统治。

  2.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3.高一上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夏商政治形式

  商的政治特点:

  (1)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

  (2)实行宗法制;

  (3)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1)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

  (3)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4)权利和义务:

  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

  (5)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

  (6)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7)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8)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

  2、宗法制:

  (1)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

4.高一上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____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3、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朝对峙的局面。

  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7、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早期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无法实行的空想;后期有《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

5.高一上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皇帝制度:

  1、确立“皇帝”名号:秦统一后,秦王嬴政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使用“皇帝”称号,为以后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沿用

  2、基本内涵:由三点组成,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①为了显示皇帝独尊规定: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所用的玉印称“玺”,以增强皇帝的神圣感;

  ②皇权至上: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中央、地方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③皇位世袭:自称始皇,后世为二世、三世以致千万世。

  (二)秦朝的中央机构

  三个XX官职是丞相、御史大夫与太尉。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XX军务,地位与丞相一样,但始皇实际并未任命太尉,而是自掌兵权。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三)郡县制

  1、确立:

  ①郡县制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③秦统一后,经过两次廷辩,秦始皇采用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2、规定:

  ①郡是中央政府下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行政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②郡的下设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③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

  3、作用影响:郡县制的推行,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对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

  (四)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对秦朝的影响:

  (1)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秦朝国力增强,疆域不断扩大,秦朝成为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秦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3)XX导致秦实行XX,阶级矛盾激化,造成二世而亡。

高一上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Rdth.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搜索大全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