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导语】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下面是©文档大全网为大家带来的李白《冬日归旧山》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冬日归旧山
唐代:李白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注释
旧山:此指江油境内的大匡山,李白长期在此隐居读书。
染尘缨:沾满灰尘的帽子。
芳草平:即芳草坪。
篁(huáng):竹子。
雉(zhì):野鸡。
素鱼:白色的蛀虫。
素贞:指清操。这两句的意思是要发愤读书,养成青松一样高尚的品格。
三清:的神仙境界,比喻朝廷。
鉴赏
这首诗收录在《文苑英华》、《李太白全集》及《彰明县志》,是李白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时所作。“旧山”就是大匡山,《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载:“太白旧山大明古寺,靠戴天之山”。“冬日”,一般学者认为是公元721年(唐玄宗开元九年)冬天。
这首诗首先写冬归旧山的急切心情,再写归山所见景象。虽然时值寒冬,地冷谷寒,但难掩诗人对旧山的喜爱:万点雪峰,在阳光下闪烁;爬满青藤的山间小路,依然充满生机。接着近距离描写旧居的荒凉破败。由于离居时久,诗人居所已成雉飞,猿啼、鼠走、兽奔之地。铺陈描写中诗人难以掩饰的叹惋之情表露无遗。最后诗人表示要重新振作,发愤读书,以求闻达于当世,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这首诗采用移步换形之法,铺陈描写旧山景象和旧居的荒败,实际上表达了一种即将告别隐居读书生活的留恋之情。结尾两句收束有力,正是年轻诗人又一次整装待发前的坚定誓言。
李白《冬日归旧山》鉴赏.doc正在阅读:
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李白《冬日归旧山》鉴赏06-27
2019年上海咨询工程师(投资)职业资格考试工作通知09-27
二年级暑假作文500字:北京游03-02
小学二年级期末学生评语(三篇)04-15
小学三年级关于冬至的作文大全10-02
事务所审计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09-04
一个好地方作文(精选17篇)05-08
五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六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