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新编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大全

时间:2021-09-23 14:16:3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得体会# 导语】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以下是®文档大全网心得体会频道整理的新编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大全,欢迎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文档大全网。

【篇一】新编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大全


  没有品头论足,没有挑剔,没有说三道四,春晚就难以进步,就难以越办越好。纵观今年的春晚,虽然老百姓的期盼有增无减,但是,实际的效果却不敢苟同。我们甚至怀疑,春晚这道大餐,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还能继续存在下去吗?

  春晚对老百姓来说,要的是喜庆、吉祥、欢快和热闹,可如今的春晚,快要成为奢侈、浪费的代名词了。一定的场景、灯光、舞台效果,以及演艺人员的服饰变化,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的享受,但是,春晚毕竟不是大片,视觉效果的好坏,更多的还在于节目的好差,在于能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给观众带来享受。很显然,如今的春晚,对场景、灯光以及演艺人员服饰的要求,已经超过了对节目质量的要求,几万元、几十万元一套的演艺服饰,穿一次就“收藏”,向观众传递着什么?对一个正在崇尚节约的社会又意味着什么?这些所谓的春晚服饰,其“收藏”的价值在哪呢?除了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叫奢侈、浪费,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春晚难道要成为奢侈、浪费的代名词吗?

  春晚所以成为老百姓每年充满期待、充满希望的一道除夕大餐,就在于过去的春晚一直与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贴近,从相声、小品到歌曲、舞蹈,从戏曲、情景剧到魔术、杂技,很多内容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就象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一样。演员的表演,也是那么的朴素、那么的真实,但是,今年的春晚,却很难看到、听到这样的节目,更多的是在做节目、造节目、编节目,演员演得很累,观众看得听得也很累。不然,“小虎队”重登“春晚”,也不会引起这样的轰动。

  春晚除了给观众带来欢快、热闹之外,还必须通过这道文化大餐,弘扬时代主旋律,表现时代特征、时代精神。然而,今年的春晚,却怎么也找不到这样的因子。众所周知,去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在中央的正确决策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实现了这个目标、完成了这个任务。但是,整个春晚,却看不到这方面的因子,除了几句生硬的克服金融危机的话之外,从节目内容中根本找不到这方面的内容。我们要问的是,春晚节目组有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呢?有没有组织创作人员、演艺人员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和创作呢?

  歌曲历来是春晚不可忽视的重要板块,创作旋律优美、内容健康、观众喜闻乐见的歌曲,也是春晚能够被百姓所接受的重点之一。今年的春晚,虽然演唱部分分量很重,占的比例很大,但是,能够给人充分享受的歌曲却不多。特别是宋祖英演唱的春晚主题歌,实在缺少美感。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春晚的主题歌,都由宋祖英来承包,但是,却似乎没有一首能够流行开来,我们不禁要问,春晚的主题歌是因人而设还是因节目而设?

  对春晚来说,生命力根本不在于有多少高科技的场景、造型,也不在于演员的服饰有多么昂贵、时尚,而在于能否与生活十分贴近,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脱离生活、脱离时代脉搏的春晚是无法与老百姓产生共鸣、与时代产生互动的。如今的很多演艺人员、创作人员,都忙于赚钱去了,很少有人对春晚的演、创真正投入时间和精力,更不要说到群众中去体验生活、寻找题材了。也正因为这样,春晚的节目,绝大多数都给人以“临时抱佛脚”的感觉,缺少生活的滋味,缺少生活的元素。不仅如此,组办方为了把春晚办成一部赚钱的机器,还在节目中植入了那么多的广告,也让人进一步感到,春晚的功利性越来越强了。

  一个被功利所绑架的春晚,还会有多大的生命力呢?还如何成为百姓的除夕大餐呢?笔者要说的是,春晚不是贵族的艺术,而是草根的文化。

  所以,春晚何去何从,已成为一个摆在央视面前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篇二】新编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大全


  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早已不仅是亿万观众除夕守岁的晚会娱乐“保留节目”;演了哪些节目,说了哪些台词,蹦出来哪些“金句”,映射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在很多时候都会对广大受众形成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民意情绪的走向。20xx年央视春晚节目直面社会关切颇为走心。

  小品《站台》前半段都是执勤民警帮助乘客解决各种困难。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麻烦之所以不容小觑,因为它们往往令出门在外的旅客倍感揪心焦虑,如果处理不慎或稍欠及时,都有可能酿成追悔不及的痛心后果。“半是笑声半是泪”,该节目的“泪点”莫过于尚大庆扮演的民警,请求乘客容许他和乘务员的妻子多待一分钟。想和亲人多待一分钟而不得,这是春节期间仍坚守岗位的多少劳动者,“舍小家为大家”的真实写照。也正是有了他们的敬业与坚守,才保障起万千家庭的团圆和幸福。

  “山花烂漫盼天明,万千百姓盼红军”,井冈山分会场的浓烈现场气氛,让人感觉不到这是在深夜、感觉不到萧瑟寒风。一盏盏火红燃烧的火炬映照中,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幼童,还是满头银丝的大娘,他们那坚毅笃定的眼神,让人重温当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理想。一曲歌舞《映山红》,就是要唤起当今人们的革命记忆,就是要让人们既要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共同礼赞《可爱的中国》,就是要勿忘先烈遗志,朝着美好未来永葆奋斗进取精神。

  而小品《“儿子”来了》,直指困扰不少家庭和睦幸福生活的恶疾——违规“会销”。一旦被“会销”人员盯上和洗脑,多么睿智的老年人,都可能深陷别有用心的“关心”“体贴”编织成的欺骗圈套。这既是对众多老年朋友的善意告诫,也是提醒各位年轻人平常生活中多让父母体会到亲情温暖,别给打着“孝顺干儿子”幌子之名、行“会销”骗取钱财之实者可乘之机;还是在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市场监管职能部门发出呼吁,大家要齐心协力动起手来,让各种披着“马甲”、有着炫目名称的违规“会销”行为无所遁形。

  《时代号子》激励我们砥砺前行,《我们都是追梦人》召唤我们重整行装朝着梦想奔跑;《敦煌飞天》让人感受千古悠远文明,《少林魂》传统武术国学给人灵魂深深震撼;小品《占位子》可以触动不少家长反省,自己是不是忽视了陪伴孩子,没有注意学生的个体情况与综合我素质,而盲目迷信教室“学霸区”座位、将孩子成长单方面寄托于所谓的优质教育资源?《演戏给你看》则是告诫无视组织纪律、视民生为儿戏,习惯对群众作威作福、对上级弄虚作假的基层“两面人”干部,他们这种不靠实干而靠“演技”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让人欢笑、让人泪目;让人反省、让人沉思;有催人奋进的高昂新时代主旋律,也毫不遮掩躲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当前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矛盾,20xx央视春晚既文艺又写实、既“高大上”又“接地气”,就这样直击社会关切、走进民众心里!

【篇三】新编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大全


  春晚好比年夜饭,伴随着中国的观众走过了50多个春节,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经典节目和美好回忆。历届的春晚虽然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获得了许多好评,总还是有部分观众频频“吐槽”。其实,一桌十几人的饭菜尚且众口难调,何况十三亿人的“年夜饭”。所以,不论结果怎样,期待春晚的心情却是一样的,所以我也仍然在期待中看了春晚,细细品味了今年的这桌“年夜饭”。

  今年的春晚号称是年味最浓,最接“地气”,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一次。新导演冯小刚首先在主持人和大腕演员的选择上就让人跌破眼镜。他不仅选择了大叔级的演员张国立做主持,成龙、梁家辉、黄渤、赵忠祥、倪萍、张明敏、李谷一等众多老明星也纷纷闪亮登场,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虽然布满了岁月的沧桑,却也增添了许多的亲切和温馨的感觉,尤其是最后一曲《难忘今宵》真是太让人怀念了,中国老百姓的特色不就是念旧么。

  正因为念旧,当剧组用一双筷子拍出短片,把传统文化的继承、华夏血脉的认同、睦邻友善的帮助融入其中,在带出中国数千年的特色、味道时,更多的是带出了观众的热泪和情感。

  晚会创意的节目还是《中国符号》,匈牙利Attraction舞团用配合默契而巧妙的人体组合摆出的背景图案,既体现了中国特色,又让人大开眼界。

  晚会的亮点莫过于杨丽萍外甥女的旋转“串场”,15岁“小彩旗”四个小时的旋转表演,让观众的心从开场揪到了结尾,且不说那美轮美奂的四季变装,就一个小女孩这样持续做一个动作四小时就已让人叹为观止了。

  相对这些创新,小品、相声类节目没有了本山大叔的表演,总还让人留了些遗憾,多了些让人吐槽的借口。无论怎样,春晚依旧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它依旧在我们的期待与纠结中成长、发展。

新编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大全.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SXg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