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导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3·15”晚会将于3月15日晚8点在央视财经频道、央视财经客户端、央广经济之声同步现场直播,本届“3·15”晚会的主题是:提振消费,从心开始。今天®文档大全网为各位搜集整理了2021年315晚会主题心得体会范文全集,供您查阅。
【篇一】2021年315晚会主题心得体会范文全集
2021年“3·15”晚会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
【篇二】2021年315晚会主题心得体会范文全集
无论采取线上外卖、线下打包、错峰堂食等所有限制消费者“聚集性”方式就餐,客观上说只能适应一般的早餐店或快餐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下馆子”。到饭馆消费“下馆子”,一般很少是单人行为,基本都是两人以上的聚餐,聚餐的方式的不能实现,下馆子的意义就几乎不存在,仅靠零星的扫码或外卖打包等很难支撑起餐饮企业的保底经营,官员寄希望通过自己扫码消费几碗拉面、干拉等,就能鼓励市民去下馆子,似乎还不现实。
尽管眼下不少餐饮店已经开门迎客,但真正登门消费的食客却没有几个,尤其是大中小饭馆,出于防疫的需要,目前市民出行不但要戴口罩,走进任何一家店铺,既要测体温,又要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想要进饭馆消费,首先就迈不过心理障碍这道坎,更不要说产生食欲。近两个月来,无论是出门戴口罩,还是在家餐饮,业已成了一种习惯,很多人恐都想不起来还能去“下馆子”。虽然眼下各地新冠状病毒肺炎已呈零增长,被感染的风险也大幅度降低,但疫情形成的心理阴影并没有消退。特别是疫情还没有官宣解除,防控措施依然严格的当下,居民不敢放心消费,餐饮企业更不敢敞门迎客,万一有人在消费中被感染,对于涉事餐饮企业几乎是灭顶之灾,没有哪个老板敢冒这个险。
不能放心“聚众餐饮”,餐饮企业就没法完全恢复营业,而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重压力之下,一方面需要餐饮业作为恢复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标志”,全部开门迎客;另一方面,更需要通过多方干预来逐渐消退疫情给公众留下的心理焦虑阴影,让消费者能够轻松愉悦的“下馆子”。以笔者看来,在严把境外疫情输入的前提下,内地疫情反弹的概率和风险已不是太高,过度禁止人员聚集只能让社会的“疫情阴影”越发沉重,甚至会形成无法完全消除的“痼疾”。而且这样的严控人员聚集非但不利于提振所有消费,从眼下的防疫趋势看,其必要性也值得商榷。
比起官员带头扫码消费来鼓励市民“下馆子”,倒不如采取多种方式来安抚和消除社会因疫情防控造成的焦虑心态与心理阴影,一个趋于正常的社会不可能出门还戴口罩,更不可避免人员聚集,如何更加科学的将防疫同正常社会“姿势”相结合,既能防疫又能放心下馆子聚餐,这才是真正需要动用智慧加以探索的。
【篇三】2021年315晚会主题心得体会范文全集
一、“宅经济”成为提振消费新路径
回首过去的5个月,疫情对线下消费冲击尤为明显,同时使“数字经济”异军突起。数据显示,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8万亿元,同比下降16.2%;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5%。同时,线上需求却呈现高增长态势。1-4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2.56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幅比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其中电商平台成为消费者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渠道。消费者将一部分消费需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并由此催生、壮大了一批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线上新业态。以餐饮配送、在线教育、在线问诊、远程办公、直播等业务为代表的“宅经济”魅力大显,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手段。所谓“宅经济”,是近年来依靠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而兴起的一种经济现象,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以通过网络来消费商品和享受服务,具有个性化强、灵活性高、参与门槛低等特征,也因此倒逼一些行业和企业加快向“线上+线下”转型的步伐。可见,“宅经济”正从需求端与供给端同时推进消费模式的转变,并开拓了新的消费空间。
二、“宅经济”正在重塑消费行为
1、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首先,消费趋势从单一的物质消费转变为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重。传统消费中,消费者更加注重功能性消费,即看重商品的实用价值。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充实精神文化生活已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因此,消费者对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也显著提升。其次,在大数据的驱动下,计划性消费和冲动性消费并存。商品精美的广告宣传、用户的评价与分享、厂商的促销优惠等,无不吸引消费者驻足,化地激发了他们的购买欲望。消费者在“冲动消费”中获得了心理满足,并逐渐成为释放身心压力的一种手段。此外,线上消费极易受情境互动的影响。在紧密的信息网络中,消费者的社交互动日趋频繁,无论是通过电商平台、生活服务类APP等消费者的评述,还是与周围人的交流和沟通,消费者都试图从中形成对产品或服务的预期,进而决定自身的购买行为。
2、营商环境的健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以往的线下消费中,消费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消费决策,而在数字经济驱动的线上消费中,消费者的消费感知和决策很大程度来自于大数据为其提供的描述和参考。基于这样的信息反馈,进而影响消费者主观感受。基于此,良好的营商环境、一站式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消费者对消费环境、操作界面友好度、个性化服务、安全及隐私保护、物流配送、客服及售后服务、权益保障等环节的印象都会对支付意愿、消费体验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营商环境的健全还意味着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消费“最后一公里”难题,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
3、新兴技术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数字经济下的电商市场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供求双方间的搜寻匹配效率。同时,也打破了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边界,个体的角色变得多元化和动态化,可以在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动态转换,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率创造条件。搜寻、匹配能力是决定电子商务市场效率的关键,这两种能力的改善对于消费者降低搜寻成本、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尤其重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运用于电子商务,电商平台作为有效的媒介,以更高的市场效率和更低的市场摩擦,实时反映供求双方的信息,高效协调地区间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
三、“宅经济”促使企业加快转型
1、驱动企业生产和研发创新。在“宅经济”引致的变革中,互联网及新兴技术对企业生产方式和研发创新的影响不可忽视。一方面,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依托,国家正在大力推进5G、人工智能、AR等“新基建”行动,目前已有无接触自动化生产、配送、服务投入运营。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应用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和传播,推动了私人化、个性化定制的柔性生产方式的实现。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创新产品设计、生产、销售、营销、配送方案,进一步助推企业研发个性化的、高质量的产品,以打动和震撼消费者,使他们主动为产品进行宣传,即形成“粉丝效应”。
2、驱动企业组织模式变革。企业组织模式向着数字化、扁平化和协同化迈进,促使企业提升以下三种能力。一是数据处理能力,借助大数据不仅可以精准感知市场需求,还加速了组织内外生产要素的流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对消费数据的监控和把握,有助于挖掘消费者的衍生需求,使生产行为更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二是组织管理能力,企业平台化后,员工之间高度分工又高度合作,企业要采取科学的组织管理办法,完善管理体系和机制,进而实现高效运行。三是社会化协作生产能力,企业只需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在优势领域整合资源集中突破,在非优势领域选择外部协作,结成“生产共同体”。
3、驱动企业营销手段升级。政府提出,要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优化推广渠道,突出产品亮点,提供差异化的用户体验,搭建“主体+客体+载体”的营销体系,无疑是企业拓展营销、提振消费的重要途径。当前,“直播带货”“短视频”等新型营销手段已被大多数消费者接受,用户黏性大且转化效率高,已被不少企业作为重要的宣传渠道。此外,对于那些宣传成果转化主要局限在线下的行业,如酒店、住房租赁业,则纷纷通过多种渠道和端口完成客户资源开发与储备,研发新颖的产品组合,并探索创新性服务。
四、多措并举提振消费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各地复工复产逐步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已逐渐恢复正常。商务部数据显示,国内消费将继续保持稳步复苏势头。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内需,适应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政府部门、产业界以及广大消费者要坚定信心,多措并举提振消费。
1、扩大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潜力。政府部门可出台行业振兴计划,适当放松对一些行业的消费管制。还可以通过给予消费补贴、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激发消费者消费欲望释放消费潜力,带动消费市场回暖。
2、积极帮扶企业,稳定生产经营。充分发挥金融、财税政策的支持作用,打好政策工具“组合拳”。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及企业,给予适当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措施。提供专项贷款和必要的金融服务支持,给予适当的贷款展期及利率优惠,维系企业现金流稳定。还应保障企业员工就业及社会保障权益,实行稳岗政策,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给予社会保险、失业保险返还,并给予一定的返岗补贴、培训补贴等。通过落实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举措,提高员工自身消费意愿和能力。
3、总结当前“宅经济”成功经验,加大数字经济研发投入,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推进5G、人工智能、AR等“新基建”行动,依托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壮大新型消费,带动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篇四】2021年315晚会主题心得体会范文全集
一是疫情反复仍存较高不确定性,服务消费恢复周期拉长,恢复速度滞后于商品消费。当前服务消费恢复程度明显不及商品消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2月餐饮收入当月同比仅为0.4%、低于商品零售4.8个百分点;2020年全年,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比有所下降,居民在食品烟酒和居住方面的消费支出占比较2019年明显上升,而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分项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服务消费已损失份额无法回补,一旦疫情多点散发,防疫措施常态化,服务消费增长就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恢复周期拉长,恢复速度仍将滞后于商品消费。
二是疫情推动居民网上消费快速提升,依赖线下场景的零售消费将持续受到冲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为24.9%、较上年提升4.2%,疫情推动居民网上消费上台阶。其背后是居民消费线上化水平快速提升和线上渠道快速向下沉市场渗透。线上消费大数据显示,在疫情最为严重的2020年2-5月,线上消费的活跃用户数量月度同比增速明显抬升,且农村用户数增速更快、韧性更强。疫情在加速消费线上化转型的同时,依赖线下场景的零售消费将持续受到冲击,其发展面临不小挑战。
三是限额以下单位销售增速不及限额以上单位,消费供给侧恢复不均衡可能传导至收入端和需求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增速为-1.9%、高于社零总额的-3.9%;估算可得,限额以下单位约为-5.7%,明显低于限额以上单位。疫情冲击导致部分中小企业退出市场,大型企业占比提升。消费供给侧这种结构性变化的影响不容小觑,如进一步传导至收入端和需求侧,居民总体消费活力将被弱化。
四是各线城市可选消费仍在下滑,疫情或将继续放缓居民消费升级步伐。线上消费大数据显示,疫情显著冲击各线城市可选消费,2020年全年线上消费必选消费增长较快,但可选消费部分城市出现负增长。当然,随着经济的改善,可选消费降幅幅度缩小,从季度数据来看,一、二、四线城市2020年年四季度人均可选消费的环比下降额均小于三季度,可选消费降幅已在收窄;但2021年一季度疫情反复之下,居民消费升级步伐放缓之势或将延续。
五是中低收入群体风险抵御能力差,消费增长的收入基础有待加强。疫情期间中低收入群体遭受较大冲击,线上消费大数据显示,2020年除了高收入人群的年度人均消费额增速表现好于2019年以外,其他各收入群体的消费表现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且整体上符合收入水平越低、品类消费表现越差的规律。从深层次原因来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近年来有所拉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20%高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20%低收入户的10倍,低收入群体暴露于疫情等风险之时更加脆弱,消费增长基础存在较大隐患。
为确保消费反弹的可持续性,近期中央层面的消费政策仍不断出台,202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印发《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11月国常会部署提振汽车、家电大宗消费和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等相关措施。近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从进一步发挥消费品牌引领作用与完善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消费市场体系的具体要求。积极的政策面将推动居民就业、收入状况进一步改善,为消费延续回暖态势提供良好基础。
下一步政策,应对提振消费的五大挑战,应巩固前期消费券的发放效果,继续扩大消费券支持力度,特别是可结合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协同落地;更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尽量避免“封城封路”对商品流通和消费的冲击;发力可选、下沉消费市场,强化中低收入群体就业、收入保障;加快提升品质消费、线上服务消费供给,大力鼓励新型消费发展等方面重点部署,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效助力。
2021年315晚会主题心得体会范文全集.doc正在阅读:
2021年315晚会主题心得体会范文全集09-26
2020年山东东营初级会计职称成绩查询时间:9月30日前(附查分入口)11-13
小学六年级关于路程的奥数练习题及解答12-05
浅香作文800字12-30
2019年9月贵州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成绩查询入口【9月29日正式开通】03-11
2018年陕西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2018年天津西青中考历史试卷05-24
襄阳市教育局查分:2023年湖北襄阳中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07-11
2017年贵州遵义市师承和确有专长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技能成绩单01-16
2017下半年湖北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证书申请时间:2018年1月9日至1月22日04-01
简单的相声绕口令:季姬击鸡记05-02
凤凰古城的作文1000字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