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第一中学景贤学校:江门景贤学校介绍

时间:2024-02-17 23:02: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升初# 导语】每到小学报名季的时候,很多家长和同学都在思考什么学校好,各个学校有什么特色,为此©文档大全网特别整理了江门景贤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希望可以为大家选择小学提供一份参考。


  景贤简介


  创办历程


  景贤学校是一所由江门市教育局领导、江门市教育促进会主办的国有民办实验型学江门景贤学校平面示意图


  校(市直属学校),前身为江门一中的初中部,于1996年独立成为江门市第一所探索教育体制改革的完全中学。最初命名为江门市蓬江学校,2001年更名为景贤学校。2010年8月31日,经广东省领导批准,为更好地传承江门一中的优良传统,江门教育局正式把景贤学校更名为: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设施建设


  最新增添的“陈献章”像


  学校建有常规教学大楼四座,中心大楼、实验大楼、综合艺术楼、图书馆、宿舍楼、饭堂学校设施(15张)和多功能室内体育馆各一座,并建设了标准塑胶运动场和游泳池,拥有多个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设施。教学设备日臻完善,实现了全校范围的校园组网,课室有现代化信息教育平台,配置了多媒体阅览室、语言实验室以及综合艺术的舞蹈排练室、管乐团排练室及第二课堂活动室等,供教师办公使用的手提电脑已趋于普及,安装了校园智能办公系统进行协同办公,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上又迈进了一步。办学特色


  学校以“励志、求实、勤奋、开拓”为校训,以“依法办学,以德治校,团结开拓”为办景贤学校活动


  学指导思想,逐步形成“务实求活,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在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以学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需要和未来不断学习需要为教育目标的综合学习体系。在狠抓学校常规教育教育科研的同时,学校还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学生的社团活动。另外,学校设有奖学金和助学金,以激励学生勤奋向上和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办学成绩


  秉承江门一中的严谨教风和自主学风,学校在近年的办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初中毕业生考上江门一中的升学率近五年都达到了60%以上,中考全市前50名的尖子生比例占80%以上,2005年囊括全市中考前十名;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及第二课堂的竞赛评比中,每年均保持有三百多人次获奖。第二课堂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包括环保、插花、航模、摄影、集邮等各类综合实践项目,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又发展了学生的特长。


  展望未来


  学校将努力打造实验型学校的特色,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配置高标准的教学设备,实施高效益的管理机制,树立“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的办学理念,为侨乡文明和教育事业作贡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景贤校史


  渊源


  广东省江门市景贤学校,源出于江门一中,转轨于1996年7月,是一所国有民办性质的全日制初级中学。


  1996年,为了争创全国1000所示范性高级中学,江门市政府批准江门一中高、初中分离。初中部由教育促进会主办,江门一中协办,转轨为国有民办性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初名蓬江学校,2001年改名为景贤学校。景为“景仰”,贤为“贤人”,既有仰慕前贤,立志好学,又有沿袭景贤书院——江门一中——景贤学校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之意。


  学校自1996年至今,曾三易校址,起始在钓台小学,继又迁至原江门二中校址,2005年迁至原江门一中校址。而办学规模亦由1997年两个小学班(小学部2003年不再招生)9个初中班,至今有46个初中班,成为江门五邑地区一间极具规模,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校。


  现有校址占地近7万平方米,教学建筑为4万多平方米,有教学中心大楼、明志楼、蓬莱楼(共有约60个高标准课室)、科学楼、生化楼、电教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以及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还有多个篮、排球场及一个网球场。校园内绿树成荫,流水潺潺,姹紫嫣红,鸟语花香,安全设施到位,校园环境深受师生、家长喜爱,教学质量也不断攀升。


  校史简介


  创新进取业绩辉煌(1996—2006)江门市景贤学校校史简介


  广东省江门市景贤学校,源于江门一中初中部,上溯景贤书院(为清朝时所建,在景贤学校今址蓬莱山上)是一所转轨十年、规模较大、设施先进、业绩沛然的国有民办性质的全日制初级中学。


  自1996年创办以来,经历了奠定基础、努力拼搏、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历程,学校在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上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为江门市教育事业开创了一条新路,也为江门一中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质生源。赢得了社会的认同、家长的赞许,学校知名度不断提高,成为江门地区一间颇有影响的初级中学。


  回首办学历程,可谓“十年开拓不寻常”。上级的关怀、社会的支持,给予了我们前进的力量,素质教育方针指引着我们前进的航向,而全校师生团结协作、和谐发展、奋力拼搏的精神更是我们成绩取得的源泉。十年来,我们既感叹创业的艰辛,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明白社会各方面对我们的期待,深觉肩负责任之重。


  教育改革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研讨,需要探索,需要总结,需要积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还会碰到许多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虚心地学习,冷静地思考,认真地探索,勇敢地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学校沿革


  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于神州大地,教育战线的改革也十分活跃。除公办学校外,一大批纯民办、国有民办及民办公助体制的学校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上级教育部门为了强化江门一中的高中办学,实现争创全国1000所示范高中的设想,提出高、初中分离的办学思路,并于1996年6月,在江海燕副市长的领导下,由江门市教育局、教育促进会、江门一中三方联手,着手将原一中初中部转轨为九年一贯制、国有民办性质的全日制学校,由市教育促进会主办,江门一中协办、与江门一中资源共用,同抓共管,并定名为蓬江学校,并在2001年初更名为景贤学校。景为“景仰”,贤为“贤人”,既有仰慕前贤,立志好学,又有沿袭景贤书院——江门一中——景贤学校一脉相承之意。校址在钓台小学内,1996年—1997年7月为转轨创办阶段,1997年7月正式招生。其中,1996年~2003年为九年一贯制,2003年小学部划归紫茶小学,学校成为全日制初级中学。


  办学特色


  景贤学校分离于江门一中,由教育促进会主办,江门一中协办,资源共用,同抓共管,因而在办学理念和具体操作上承袭江门一中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根据自身特点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十年来,我们遵循江门一中的“务实求活、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并且以创造“优质教学,优良校风,优化管理,优美环境”的四优学校作为我们的目标。以“爱、严、勤、实、活”为我们的校训。十年来,我们基本遵循江门一中“三主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素质教育为主线)进行德育和教学工作,但同时又意识到一所新创办的学校“质量就是生命”,必须以质量求生存,以和谐求发展,以创新求进步,以特色求提高。十年来,我们始终以抓好德育为一切工作的切入口,从改革课堂教学,活跃课外活动等方面探索素质教育的途径,处理好“文与道,知与能,教与学”的关系。我们没有孤立地抓素质教育,也不把素质教育与应试对立起来,因为任何选拔必须应试,而应试必须结合素质教育,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求两者的结合点。我们也不是片面地、不适当地追求以学生为主体,因为主体与主导是相辅相成的,学生脱离了教师的引导是很难成材的,但主导又必须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克服管、卡、灌的不和谐的教育状况,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着意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从被动走向主动,从约束走向自觉,从应付走向进取,逐步形成了我们的教风和学风,成为该校的办学特色。在具体做法上,我们注意以下几方面:


  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灵魂,是质量的保证,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校十年来,反复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明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神圣职责,为师者必须有德,为教者必须敬业,这已成为广大教师自觉遵守的原则。我们还不断吸收本科以上水平的教师,同时对学历还未达标的部分教师通过脱产学习,业余函授,在职培训等手段,保证了教师队伍学历水平达标。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新知识,使教师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


  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公开课、示范课、探索课等活动,积极参加省、市级说课比赛,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步,要求教师要充分备好课,站稳讲台、站好讲台、向40分钟要质量。因此十年来,教师水平不断有所提高。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强调学生学习目的教育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打好“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强调必须养成学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认真阅读课本,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认真弄懂,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合贯通,以良好的学风和学习习惯带动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同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引导学生进行适合中学生年龄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为培养开放性思维能力打好基础。


  在教学管理上分层教学


  在教学管理上我们提出“小班化、人性化、个性化、层次化”原则,根据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面向大多数,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不搞“一把抓,一刀切”,对成绩好的学生善于引导,让他们“吃得饱、吃得好”;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善于辅导,让他们“吃得消”。注意作业的少而精,重质不重量,不搞题海战术,不无谓地消耗学生精力,不搞疲劳战术,少做“无用功”。始终让学生的学习情绪调整在“兴奋点”,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掌握。


  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积极开展各类型的综合实践课和课外活动。按类型分有提高知识面的各学科竞赛小组,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航模制作小组,有以提高体能技巧为主的体育小组、棋类小组、武术小组,有培养兴趣,陶冶性情的书法、绘画小组,有发展特长的音乐、舞蹈小组。这些小组的茁壮发展,就象一股强劲的东风,推着该校素质教育的航帆冲浪前进。


  2005年11月在东湖广场进行的“景贤金秋”大型文艺汇演,百架钢琴齐奏把汇演推向高潮,获得广泛好评,标志着该校素质教育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三年来(2004~2006),特别是中考成绩的不断攀升,更说明素质教育所起的积极作用。2004年共有毕业学生458人参加中考中考平均分为535分,达到江门一中必录线(587分)的有234人,占学生总人数的51%,全市600分以上有496人,该校占176人;全市前10名,有9人;前30名有22人;前50名有34人;单科状元3人。


  2005年该校中考人数575人,达到江门一中必录线243人,占学生总人数42.3%。囊括全市前10名,前50名有41人。


  2006年该校参加中考考生人数624人,上一中必录线332人,百分比为53.21%。在将秀的54名学生直接保送江门一中后,市直和两区仅有的两个800分(标准分)全被囊括,市直和两区的50名仍占33人。


  可以说三年中考连升三个台阶,而且是在2004年扩招之后取得的成绩,扩大数量的同时质量持续提升,这对我们的办学实力更具说服力。


  辉煌业绩


  △经数年办学取得不少骄人成果,其中奖项13人次,奖项580人次,省级奖项115人次。


  △香港SWAYDER杯少年钢琴赛三等奖


  △国际舞蹈节少儿组杰出表演奖


  △国际舞蹈节少儿组杰出贡献奖


  △TOYAMA亚洲青少年音乐比赛第五名


  △新加坡少年美术书法摄影比赛铜奖


  △中日儿童书画交流展银奖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二等奖


  △十一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一等奖


  △TI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一等奖


  △第八届华罗庚杯复赛全国一等奖


  △第十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二等奖


  △全国初中英语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


  △全国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四名


  组织沿革


  景贤学校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是在江门市政府、市教育局、教育促进会,江门一中等单位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师生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勇于改革所取得的。


  本组织机构沿革,是通过查阅有关的文书档案卷宗等资料,按照办学的时间顺序、办学宗旨、办学规模、机构设置以及学校的发展、变化等实际情况,简要编写而成。它对于了解景贤学校的面貌,进一步办好景贤学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编写仓促,错漏难免,希社会各界及了解事实的同志指正。


  此沿革,由景贤学校档案室编写


  江门市景贤学校组织机构沿革


  (1996年——2006年)


  (一)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创办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教育战线改革思潮亦十分活跃。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纯民办、国有民办,及民办公助等形式的学校应运而生。


  1995年1月,国家教委颁发《关于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通知》,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这对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带动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了抓住这个机遇,让江门一中迈上新的台阶,1996年7月,市人民政府批准江门一中高中、初中分离,原一中初中部转轨为一所国有民办性质的蓬江学校(后改名景贤学校)。


  学校由市教育促进会主办、江门一中协办,学制为九年一贯制(即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九年级)


  由于原钓台小学与江门一中相连,市教育局决定将钓台小学校址划归蓬江学校。钓台小学1996年9月起停招新生,原有班级逐年毕业后自然取消。而江门一中原有初中部1996年9月也不再招生、初二、初三两个级到1998年亦自然取消。初三级两个蓬江班划归蓬江学校到1997年6月毕业。可以说1996年6月——1997年6月是蓬江学校的转轨阶段。由于是国有民办性质,而且由江门一中协办,所以当时学校主要领导亦由江门一中委派,教育局认可。首任校长是余子焯(原江门一中副校长),副校长是余远安(原江门一中总务处主任)、俞汉鹏(原江门一中物理科组长)、书记是伍克荣(原江门一中党总支副书记)。小学部负责人是容东杰(原钓台小学校长)。期间,1998年9月一中办公室主任蓝学坚调入任党支部书记、副校长,伍克荣不再担任书记。


  其它中层干部有:


  尹锡钧(原江门一中总务处副主任,调任总务处主任)


  林桂婵(原江门一中工会副主席、妇女委员,调任办公室主任)


  梁国衡(原江门一中政体处主任任教导主任)


  卢世雄(原江门一中语文科组长任教导处副主任)


  何金海(原江门一中教导主任任教导处副主任)


  原江门一中政体处主任关健良调入任政体处主任


  任课教师全由江门一中原初中部老师担任


  当时校舍只占钓台小学一层楼,所有设施均与一中共用。蓬江学校除经济上独立核算外,招生问题、人事问题与一中协商解决。1997年7月蓬江学校正式招生,小学部招两个班,直升初中。初中部招生8个班,后又增收1个班,共招生约500人,采用各小学按成绩推荐与选拔相结合原则录取。当时由于生源较好,决定不设试验班。在平等条件下进行教改探索。


  学校创办初期由于学生人数增多而钓台小学原有学生尚未完全毕业,无法容纳,因此小学部在钓台小学,初中部借用一中部分教学楼,其余设施共用。1998年间,原江门二中搬迁至新校舍,兴建的教学大楼归紫茶小学使用,紫茶路旧校址划归蓬江学校。于是1998年7月招收的初一新生在紫茶路校址上课。这时候是一校三址。为了教学上的需要,紫茶路校址改建了电脑室、办公室、图书室及一间音乐舞蹈室。


  1998年12月,江门一中丁继开校长退休。吴军校长接任。同月,市教育局宣布蓬江学校余子焯、俞汉鹏不再担任正、副校长职务,已退休的中层干部也不再留任。蓬江学校校长由原福泉学校校长朱锦华担任。蓝学坚、余远安、尹锡钧、林桂婵继续留任,关健良调教育局后病逝,校址仍然是一校三地。为了加强教育教育教学工作,提拔了一批年青干部:2001年5月原江门一中教导处副主任戴旌调入任教导处主任、蓝天任办公室主任、林桂婵任政体处主任、冯海燕为团总支书记。


  2002年9月人事上作进一步调整,袁荔生调景贤学校任党支部书记,蓝学坚调一中任工会副主席。戴旌任副校长。


  2002年7月,江门一中、江门二中进行资源重组,市政府、市教育局决定景贤学校逐步搬迁至原江门二中校址,小学部划归紫茶小学。从而结束了一校多址的情况。也结束了九年一贯制的办学过程。2004年4月,林耀光任景贤学校校长,朱锦华任顾问,黄玉玲为教导处代主任(后为主任),增补邝羡沛为总务处代主任(后为主任)、原江门二中政体处主任张仕勋为政体处主任,曾林茂为副主任。2005年7月,江门一中搬迁新校址,景贤学校迁入江门一中原址,至此,景贤学校经过数次搬迁后终于有了固定的校址。


  现有校园面积近七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四万多平方米,有教学中心大楼、明志楼(有25个高标准课室)、蓬莱楼(有30个高标准课室)、图书馆、科学馆、生化实验楼、地理园、生物园、综合音像室、体育馆、游泳池、高标准的田径塑胶跑道运动场、网球场、篮球场、电脑办公系统、闭路电视网络、音像资料视听室、语言实验室、卫星电视接收站、以及各种劳动技术教育专用教室等。成为规模宏大,设施先进的一所全日制国有民办的初级中学。


  现在校园环境优雅,树木葱葱、绿草茵茵、流水潺潺、鸟语啾啾、姹紫嫣红、空气清新而且安全设施到位,是一处市区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2005年12月,实行竞争上岗,一批中青年干部脱颖而出,他们有朝气,有活力,肯实践,不仅充实了干部队伍,也为景贤的继续前进提供了动力。新的主要领导和中层干部是:


  校长:戴旌负责全面工作


  党总支书记:袁荔生负责党务及政治思想工作


  校长顾问:朱锦华


  副校长:曾林茂负责教学工作


  副校长:邝羡沛负责总务、后勤工作


  教导处主任:黄玉玲副主任:刘明霞、商庆平


  总务处主任:张仕勋总务一室(负责总务后勤工作)


  副主任:陈登攀


  总务二室(负责原办公室工作)


  副主任:梁瑞萍、江龙飞


  政体处主任:张冬梅、温洪仕


  团总支书记:冯海燕


  至此,景贤学校已基本完成校舍建设,教学设施,干部队伍的完善工作,为下一个腾飞做了充分的准备。


  2010年学校干部名单:


  校长,党总支书记:戴旌负责全面工作


  副校长:戴旌负责教学工作


  副校长:邝羡沛负责总务、后勤工作


  副校长:曾林茂


  教导处主任:商庆平


  副主任:刘明霞、赵同生


  总务处:


  (1)办公室:主任:江龙飞副主任:梁瑞萍


  (2)总务室:主任:陈登攀


  政体处主任:主任:张冬梅副主任:温洪仕冯海燕


  团总支书记:冯海燕团总支副书记(代):张旭良


  (二)在素质教育下腾飞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教育部门已提出从应试教育转轨素质教育。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认真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才取得十年来的辉煌业绩。为此,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传承江门一中优良传统


  分离于江门一中,与江门一中有深刻的渊源关系,江门一中好的传统我们必须传承,“发愤图强、勇于改革”是江门一中的光荣传统。又逐步形成了“务实求活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以“爱、严、勤、实、活”为校训。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上推行富有现代化教育思想的“三主教育”模式:即“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素质教育为主线”。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信和尊重学生


  进入新千年以后,江门一中更提出“明志崇德,砺教笃学”的新校训。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建设优美恬静的园林化校园,建立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建造愉悦快乐的学习生活,江门一中行之有效的这一切,我们都很好地传承过来,成为我们办学的指导方针。


  建立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


  景贤学校的教师队伍大部分来自江门一中初中部,很多老师既有良好的师德,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如“十杰”班主任卢忠诚,长期抓初三毕业班的尹丽冰、潘伯钧、吴聘云、李慧容、梁灿荣、文小燕、温惠芬、刘明霞、傅启玲、黄玉玲、张冬梅以及戴旌、林铭协、马绍成等。还有从他校调入的陈小珠,以及新分配来的年青教师冯海燕、罗淑芳、黎碧琳、吴东敏等,一、二中合并后二中一部分干部和骨干教师也融汇进来如张仕勋、关凤、彭理中、陈圣群、麦淑玲、赵燕玲等。这些老师很快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有的还提拔到领导岗位。有了这样一支高素质的稳定教师队伍,起着骨干和中坚作用,使后来的年青教师有了榜样,对他们提高起着积极的影响,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可持续性发展,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各学科每月至少有一次科组学习活动,每次活动要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各备课组每月至少有两次集体活动,原则上每位教师每年在备课组或科组内举办一次公开课。


  每一学年要求教师写一篇教学论文参加选评活动。


  坚持听课,点课和评课制度


  加强课题研究,开展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研究与探讨。


  每年进行一次开放日活动,旨在加强校际交流,促进信息互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加强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


  要保证素质教育很好地贯彻,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我们实行了以校长领导下的年级组长负责制,并且在校长领导下实行三会制度:一是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学校重大问题部署,协调年级与职能部门工作;二是职能部门办公会议,研究各职能部门涉及全局的工作计划、规划、制度建设,协调各职能部门工作;三是年级组长办公会议,研究年级涉及全局的工作,协调年级之间的配合与合作。


  学校还以人为对象,逐步建立人事管理制度,教职员工奖惩制度,学生奖惩制度;以事为对象,建立德育工作制度、体育工作制度、卫生工作制度,消防制度;以环境为对象,建立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图书馆管理制、电教室管理制度,使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场所有人管,各人司其职。


  对各项管理我们还做到网络化、制度化、规范化、例如德育工作,各年级成立德育工作小组,团委、学生会组成学生自治委员会;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社会德育网,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新格局。所以创办十年来,学生优良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学生中没有赌博、群殴、抽烟、吸毒等现象,违法犯罪率为零。


  开设综合实践课


  加强各类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特长,在实践中激励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各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不仅可以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结合于实践,更重要地可以充分发挥青少年的智慧与才干,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让他们的潜质得到凸现,潜能得到发挥,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年来,各学科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和竞赛小组,培养了一批对学科有特殊兴趣的尖子,在历年的物理化学数学竞赛中获奖。2005年11月在东湖广场举行的“景贤金秋”大型文艺演出,更是获得巨大成功。


  我们坚信,在开拓创新中取得辉煌业绩的景贤学校,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继往开来,跟上改革开放时代的步伐前进,迈向更辉煌灿烂的前程。


  开设英才班


  自2009年开始招收英才班以来,英才班的成绩逐渐攀升,原因是学校选择利用英才班来“试验”全寄宿,每天都放学学生都能到体育场接受老师的体育辅导,晚上有老师指导功课,有生活老师悉心照顾,配备一流的老师进行教学,英才班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基础较低的学生,但是学校却不放弃他们,把他们进行“改造”,经过一年的培养,2012届的英才班中产生许多尖子生,可以与年级的高手媲美,所以经过学校决定在2010年继续开办英才班,而且增多一个班级,由原来的两个班增加到三个班。


  学校重视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


  2009年,学校领导在学校设置斑马线,现在学校有两天斑马线,交通标示若干,这说明了学校领导对学生的交通安全的重视,自2009年以来,学校的校道经过多次的修改后,改为二人行道双向机动车道,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上放上雪糕筒,用塑胶线连接起来,形成一堵“安全墙”,有关部门还在校道上增深车道分界线的颜色。


  每年学校都有例行的防空逃生演习,例如开消防讲座,放消防,地震教育片,开消防,地震特色班会,每年还会请来消防局的教导员为学生讲解。


  学校每天12点30分之前有保安人员进行“清场”,检查每一栋教学楼是否有学生在逗留,并检查每间课室是否关好门,关闭用电器,做好安全工作,并锁好每一栋教学楼的大门;晚上6点也例行“清场”,并且对体育场上活动的学生进行报时间,让他们早早回家,不让家长担心。学校有大约10多名保安保证学生的安全。


  学校有良好的闭路电视网络,能观察到每一间课室和大门,有助于保证学生的安全。


江门景贤学校介绍.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T4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