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 导语】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简短四字成语故事阅读。欢迎阅读参考!
1.简短四字成语故事阅读
画饼充饥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卢毓[yù]的人,他是前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卢毓为人忠厚,学识渊博,魏文帝把他提拔为侍中。
在职三年卢毓对魏文帝曹丕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魏文帝最初不太高兴,但是后来见他忠心耿耿,踏踏实实,就提拔他做了吏部尚书。接着魏文帝要卢毓推荐一个与他自己差不多的人接替侍中的职位,卢毓推荐了郑冲。
魏文帝说,郑冲这个人你不推荐我也知道,你重新推荐一个我不知道的人吧,卢玉推举了阮武和孙幽二人,后来魏文帝选择孙幽担任了侍中。
有一次,魏文帝对卢玉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在于选拔人才,选拔人才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不可能真正得到有才能的人,只能发现一般的人。我认为好的办法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的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辨,虚实混淆。
后来,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现在人们就用画饼充饥来比喻只凭虚名空谈或者空想,借以自我安慰,而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2.简短四字成语故事阅读
郑人买履
古代有一个郑国人,鞋子破了,想到集市上去买双新的,买多大的呢?
他在家里找了把尺子,用尺子仔细量了一下自己的脚,做了一个尺码,然后就放心的到集市上去了。
集市上人山人海,热闹极了,他随着人流挤来挤去。
啊,有了,他眼睛一亮,终于找到了卖鞋的摊子。到了鞋摊,他挑了又挑,好不容易选中了一个式样,刚要买,一摸兜,哎呀,刚才出门太匆忙了,把量好的尺码忘在家里了。
说完,他要跑回家拿尺码去。
卖鞋的人叫住他,“你给谁买鞋啊?”
“给我自己买啊!”
卖鞋者说:“那有什么尺码?穿上试试不就行了吗?”
那郑国人说:“不,我量的尺码很仔细,可准了,照着买准错不了,我还是回去把尺码拿来吧,免得买的不合适。”
说完转身跑了。
郑国人跑回家,东翻翻西看看,那个尺码竟找不到了。他终于在床下找到了那个尺码,他又急急忙忙地赶回集市,等他气喘吁吁在走到集市时,已经晚了。集市散了,鞋摊也早收了,郑国人穿着开着口的破鞋,手里拿着尺码,懊悔的在街上走来走去。
人们听说这件事以后都很奇怪:“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却偏偏要回家取那个尺码?”
郑国人瞪圆了眼睛,一本正经的说:“这尺码是我反复量出来的,最准确,我当然相信他了。我的脚不一定可靠啊!”
人们听了,禁不住哄堂大笑。
后来就演变成郑人买履这句成语,人们用来讽刺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相信客观实际的人。
3.简短四字成语故事阅读
亡羊补牢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 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亡羊补牢典故的意思: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4.简短四字成语故事阅读
拔苗助长
有一个宋国人靠种庄稼为生,天天都必须到地里去劳动。太阳当空的时候,没个遮拦,宋国人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浑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湿,但他却不得不顶着烈日躬着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时候,也没有地方可躲避,宋国人只好冒着雨在田间犁地,雨打得他抬不起头来,和着汗起往下淌。
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当劳动了一天国人回到家以后,便累得一动也不想动,连话也懒得说一句。宋国人觉得真是辛苦极了。更令他心烦的是,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庄稼,似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庄稼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还不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蔓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一大截。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一跃而起开始忙碌起来。
傍晚,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庄稼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什么?你……”宋国人的妻子大吃一惊,她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庄稼已经全都枯死了。阅读心得自然界万物的生长,都是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的,人无力强行改变这些规律,只有遵循规律去办事才能取得成功。愚蠢的宋国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心只想让庄稼按自己的意愿快长高,结果落得一个相反的下场。
5.简短四字成语故事阅读
扬扬得意
晏婴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齐国的名相。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他都在齐国做官,称得上是“三朝元老”。据说晏婴身材矮小,“长不满六尺”,也就是不足一米五,貌不出众,但他足智多谋,刚正廉洁,名闻天下。
晏婴有一个车夫,他很为自己能替晏子驾车而自豪。一次,他驾着车正好从自己家门前经过,表现得“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就是说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非常得意。他的妻子从门缝中看到了丈夫的样子,心中很不高兴。这天,当车夫一回家,妻子便沉着脸说:“你今天驾车路过家门口,那副扬扬自得的样子,简直令人作呕。你看人家晏婴,位居相国,德高望重,虽然他身长只有六尺,但坐在车子里,看上去又稳重,又谦恭。可你呢?虽然身长八尺,可只能当人家的车夫,居然还这么神气十足,好像你比晏婴还了不起似的。”车夫听了妻子的话后,向妻子认了错,态度也慢慢变得谦恭有礼起来。晏婴察觉到了车夫的这种变化,就向他询问缘由,车夫便把妻子的`话老老实实说了一遍。晏婴很有感触,他觉得车夫知错能改,是个可造之才,便提拔他做了官。
成语“扬扬得意”是指一个人因为自我感觉太良好而志得意满的样子。
简短四字成语故事阅读.doc正在阅读:
2021年音乐教师学期个人工作总结07-10
新编歌咏比赛心得体会【四篇】08-30
小学二年级周记250字九篇08-19
瑞士留学打工情况介绍08-10
2021年海南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报名入口、报名时间【3月23日-4月7日】06-30
2021广发银行湖南衡阳分行实习生招聘公告【6月25日截止】07-24
2022年9月浙江舟山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生防疫要求须知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