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导语】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使用课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情绪,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是®文档大全网整理分享的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一滴水经过丽江》,欢迎阅读与借鉴,查看更多请点击®文档大全网课件频道。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篇一:《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学目标
1.了解丽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
3.抓住作者重点介绍丽江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它的魅力所在。(重点)
4.体会作者化身一滴水经过丽江,介绍丽江的新颖构思。(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聚的地方。作者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去游览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就让我们来赏读这篇佳作。
二.作者简介
三.关于丽江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1.文章标题有什么意义?
一滴水实际上是指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历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
2.文章标题中“经过丽江”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具体体现是,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成水车转轮慢慢升高,看到了古城------”,“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过-----经过-----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黄昏时,三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这些语句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来安排的。
3.再读课文,画出文中重点词句,搞清作者在文中介绍了丽江哪些景观?作者介绍了丽江的四方街。
五.课文精读
1.文章的这一滴水在形体上有什么变化?
开始是玉龙雪山上的一片雪,又化成冰成为冰川的一部分,然后融化成一滴水。作者开始交代一滴水的来源,实际上是介绍丽江源头及地理位置------玉龙雪山
2.这一滴水到丽江经历了哪些曲折?
先是玉龙雪山顶上的形体的演变,再是奔入丽江却跌入水洞中,经历漫长黑暗与等待才冒出来,后又经历水车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终来到丽江,穿行于最美丽的四方街。
3.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怎样介绍四方街的?作者在文中对它进行了三处介绍。
一是第三自然段,简单介绍了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因徐霞客扬名天下。二是第十自然段,作者化作一滴水在水车上眺望,苍劲的老柏树,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丽。三是第十三,十四自然段具体而详细的介绍,有银器小店,玉器店,字画店,纳西人家以及黄昏时的茶楼酒吧,喧哗的夜景,等等。
4.第8段有什么作用?
5.第13段中作者为什么介绍东巴文的水字?
6.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安排时间这一线索的?
7.作者为什么让自己化作一滴水游历丽江?
8我们能否以其他身份介绍自己曾游览的地方?
六.据以上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写自己是玉龙雪山的雪化成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的经过,重点是四方街。
七.拓展延伸
八.教学后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篇二:《一滴水经过丽江》
【导学目标】
1.掌握作者游览的行踪,了解游记的一般特点。
2.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3.通过朗读课文,体验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
4.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一滴水,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经历了玉河中的徘徊,终于来到丽江,来到常年鲜花点缀、垂枊依依、小河潺潺的四方街,从悠闲恬淡的白天到灯火阑珊的夜晚。这滴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幻的生命旅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矗立(chù)目眩(xuàn)开闸(zhá)
徘徊(huái)翡翠(fěi)砚池(yàn)
蘸到(zhàn)擦拭(shì)
2.记住重点词的意思
矗立:高耸直立。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苍劲:指老练刚劲。
五彩斑斓:指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3.走近作者
阿来,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作家,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休播放),思考:一滴水的夙愿是什么?
【交流点拨】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2.简要写出一滴水的经历。
【交流点拨】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边的经历。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把握情感
1.纵观全文,如果把一滴水旅行绘成几幅不同的画卷,那应该是什么样的画呢?
【交流点拨】“一滴水”将自己的所见娓娓道来,浪漫而富有童趣,全文所展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如同风景画、建筑画、民俗画,美不胜收。
2.欣赏“风景画”,它美在何处?
【交流点拨】这篇散文所描画的风景——“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再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玉河街道为线索,以四方街小广场为梯形,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运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
3.继续欣赏“建筑画”,它的美又体现在何处?
【交流点拨】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古镇,城里的街道、宫殿、水车、小桥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四方街,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水车: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4.再来欣赏“民俗画”,它的美美在丰富而融合。具体体现在哪儿?
【交流点拨】文中所写的民众活动,前文少后文多,赶路、建设、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构成了丽江民俗画。
步骤四品味语言探究写法
1.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从一滴水的角度,从不同视角去描述丽江,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交流点拨】亲切、自然。不矫揉造作,清新自然,像从玉龙雪山上飘下来的风,里面还夹着冰冷却动人的温柔。有感同身受、如临其境的意味。
2.从写景中,可体会作者所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热爱丽江、热爱美、更热爱给予美的大自然。
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交流点拨】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行文如诗,美不胜收。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
纵观《一滴水经过丽江》全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生动、精美的语言介绍了丽江民俗民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2.拓展延伸
写游记的“技巧点拨”。
【交流点拨】①最需:线索明朗清淅;②最宜:只抓重点;③:突出感受;④最美:语言灵动。
【板书设计】
一滴水经,过丽江)风景画:丽江、玉龙雪山、玉河建筑画:四方街、宫殿、水车、小桥风俗画:赶路、放牧、经商、浇花自然美,无限美)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一滴水经过丽江》.doc正在阅读: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一滴水经过丽江》01-04
从青春走向成熟作文900字01-21
2017年海南海口中考录取分数线已公布01-27
2020村委干部个人述职报告_2020农村干部个人述职报告06-23
万圣节作文700字:不给糖就捣蛋04-18
2020年重庆执业医师考试科目、内容、方案及题型【已公布】12-31
乡村真美作文400字05-23
三岁小朋友睡前故事【10篇】09-04